对于最近发生的大连男孩杀人案件,我认为这应当引发父母及社会人士们的深思。在我们父母的过去的观点看来,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成绩是否优异已经是最值得挂心的事情。至于心理是否健康,压根儿不曾细想过,自然不会主动过问。
我们的思想的固定性从上一辈的教导开始,一直传承给下一代。我们对于孩子自以为是了解的,其实并未真正了解过。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行为,我们总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去评判。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而我们很多的家长都不曾细思过这种悲哀,只当是自成的规定。可曾思考过老一辈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否实用于当今的社会么?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真的快乐么?为了生计疲于奔波的我们不就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么?
我们把教育这件事想的简单而又明确了,或说教,或打骂。孩子们如同我们所想的那样懂事了,成熟了。却也对我们生疏了,存在着巨大的隔阂了。于家长而言是满意中的苦涩,于孩子而言是痛苦中的坚强。未成年人犯罪这事,我们的家长或许压根儿就未曾想过,突然的发生如同一阵惊雷,把我们从应试教育一条龙的美梦中震醒了,变得难以置信,不能接受了。
我以为这例案件的发生绝非偶然,这种必然性往往是我们选择性忽略的,这恰好能为我们对于教育的态度起到警示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十分重要,它关系着未成年人的未来走向。现在的未成年人由于发达发科技时代提前趋向于早熟,可繁多而杂乱的网络知识并不能明确地告知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时候,未成年人的心理很容易走向误区,他们会出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或于生活的不满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这需要引起家长与学校的重视。
于家长,他们应当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于考试成绩,认真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去引导孩子正确认知世界,建立正确的三观,以阳光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而非以心理学为旗帜去控制孩子,把心理教育转变为说教孩子的工具。
于学校及社会人士,也要有基础的心理知识,当发现类似犯罪的倾向性时,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有效的引导,营造积极正义的社会氛围。这么做看似多管闲事,实则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及时遏制了犯罪的苗头,救了一个尚未走向犯罪道路的少年,而且伸张了社会正义,融化了人性的坚冰。
如果人人都去做这样的事情,那么不仅有助于家庭氛围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几率。纵使心理教育的道路仍然漫长,但是有心做这件事情总会有大的改进。
追思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