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东扩最主要的是要和一个国家打交道,这个国家就是当时最强大的,也是领土最广阔的晋国。秦穆公在和建国打交道的时候,他做了哪几件事情呢?
秦穆公东扩的第一个阶段——网罗人才。恰巧在秦穆公即位的第五年,发生了一件事,晋国要去讨伐一个国家叫虢国,但是晋国跟虢国两个国家不相连,晋国和虢国中间隔了一个虞国,晋国灭了虢国回兵的时候,就顺手把虞国灭了,那么虞国的国君就被抓起来了。抓虞国的国君时,也连累了一个人——百里奚。这个时候正赶上晋国的国君晋献公,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他把抓过来的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要陪嫁到秦国去。当时百里奚已经是七十多岁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给别人闺女陪嫁,作为陪嫁品。但是百里奚又很有才华,觉得这是个奇耻大辱,他就趁机而逃,逃到了宛(今河南的南阳),当时是楚国的国界,但是到了宛被人家逮住了。等到秦穆公把自己的妻子娶回来,听说逃了一个人,一打听这人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就想办法要把这个百里奚赎过来,他用五张黑羊皮去换百里奚,当时楚国的边境官觉得这很值,70多岁的老人没用了,还能换五张黑羊皮,痛快地成交了。送回来以后,秦穆公把他当作宝贝,亲自给他打开囚车,然后给他洗尘压惊接待他,然后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道理,百里奚说∶“我是个亡国之臣,你别问我。”秦穆公对他说∶“虞国亡国和你无关,他是因为虞国的国君太昏庸了,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啊?”所以秦穆公就和百里奚洽谈了好几天,越谈越投机,越觉得这五张羊皮换得很值,之后干脆就受以国政,就把整个国家的大政交给他了,而且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大夫。这么,秦穆公就得到了第一位在他手下很有才华的大臣,对百里奚非常称赞,百里奚就说∶“还有一个比我的才华更出众、更横溢的人”此人乃“蹇叔”,
百里奚给他讲了几件蹇叔才华比我厉害的事∶
第一次百里奚想在齐国辅助国君,去做官。蹇叔说这个官不能做,有危险。百里奚听了他话,没有做官,后来,齐国的国军被杀了,百里奚幸亏没做官,他又做了官一起被杀。
第二次百里奚到周天子那去,周天子有一个王子很喜欢百里奚,百里奚又想跟他一起处理政务,蹇叔再一次阻止了百里奚,后来王子被杀的时候,百里奚也没有被杀。
第三次百里奚到虞国去做官,蹇叔再一次阻止了他,这次,百里奚没有听蹇叔的话,去了做官,这一去,被俘虏了。
所以百里奚知道,蹇叔才华比我强得多。秦穆公听见百里奚这么说,就把蹇叔请去了秦国,然后把蹇叔封为上大夫,这样,秦穆公就一下子得到了两个王佐之才。
秦穆公东扩的第二个阶段——打道义牌。秦穆公打道义牌主要是和晋惠公的交往的过程中间“三救晋难,道义尽显”,他所有的道义都表现出来了。
“三救晋难”是指秦穆公三次救援晋国∶
第一次救晋难涉及晋国的一场内乱,而晋国的这场内乱是由晋献公引发的,晋献公的晚年晋国出问题了,这个问题又出在女人身上,当时晋献公宠爱一个女子,叫骊姬。骊姬很坏,就陷害太子,结果把太子给弄死了。太子一死,太子的两个弟弟(一个叫重耳(后来的晋文公),一个叫夷吾(后来的晋惠公))两人全逃了。那么,晋献公一死,骊姬的儿子就当了国君,这个国君是坐不稳的,因为他违反了当时国君即位的一个规则——立嫡立长。而这个时期,整个天下特别讲究的是宗法,讲宗法就讲血缘关系,所以这个骊姬之子是不能够立的,所以就有大臣把骊姬儿子给杀了,而骊姬受宠幸,不是他一个人,骊姬受到晋献公宠幸的时候,是骊姬和她的妹妹一起受宠幸,她妹妹也生了儿子。骊姬的儿子被杀以后,又有大臣把她妹妹的儿子立上去做国君,结果又有大臣出来把她妹妹的儿子还有立她妹妹的儿子的那个大臣一块杀了。晋国就乱了套了,原来的太子死了,后来骊姬的儿子死了,她妹妹的儿子也死了,没有继承人了,权力真空。就在这个时候,逃在外面的夷吾,他向秦穆公提了一个要求,他说∶“你送我回去,作为回报,我把河西的八座城池割让给你。”秦穆公答应了他的要求,武装送夷吾回晋国继位,他就是晋惠公,但是晋惠公一继位,立即反悔,原来许给秦国的八座城池全当没说。这一下秦穆公傻了,
秦穆公有两种选择∶
第一,打;
第二,不打。
秦穆公的选择是忍,不打,我看他怎么办。
这就是一救晋难。
二救晋难,是在秦穆公十二年,晋国一下子遭了灾,颗粒无收,晋国没粮食吃了。晋国就向秦国求救,
当时,秦穆公手下的大臣分为两派∶
一派主战,主战派提出来了一个方针——趁“饥”讨伐。趁着他饥饿的时候讨伐他;
一派主和,主和派意见是不能够见死不救,秦穆公就征求百里奚的意见,百里奚说了两句话∶“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史记•秦本纪》)”就是晋惠公上次答应你,把河西之地割让给你,他反悔,这是晋惠公的错误,但是它不关系到晋国的百姓啊。现在晋国的百姓没有粮食吃了,饿肚子,你怎么能看着晋国的百姓没有粮食,而不出手相救呢?秦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意见,大规模的对晋国赈灾,从秦国的都城到晋国的都城,水陆两路向晋国大规模运粮,帮助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赈灾。这个叫秦穆公“援劲敌”天下称誉,“树形象”政治得分。虽然帮了他的对手,但是在天下所有的诸侯中间树立了一个讲道义的一个国君的形象。秦穆公在政治上得了很高的分。
这就是二救晋难。
但是在赈济晋国灾荒两年之后,秦国遭灾了。秦国的土地大面积颗粒无收,然后秦国向晋国求援,结果晋惠公不但不振秦国的灾荒,反而是趁饥发兵。趁着秦国灾荒发兵,然后晋惠公、秦穆公在韩原打了一仗,这一仗非常有名,叫“韩原之战”,这一仗一开始打的时候晋惠公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但是他在回车的时候,他的马陷泥潭里走不动了,秦穆公一看这个机会,他就冲上去想把晋惠公抓下来,结果没有抓住晋惠公,反而被晋国的军队包围了,把秦穆公围到里面,而且他还受了伤,眼看形势十分危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国的军队中间突然冲出了三百个人的敢死队,这三百个人冲进去撕开一个口救出秦穆公,而且顺手牵羊把晋惠公也给抓了。这三百个人,当时谁都没料到他们会冲出阵营,这三百个人的敢死队有一个成因,秦穆公当年丢了一匹宝马,宝马丢了之后跑到野外去了,被三百多个野人,野人就是农民,是住在京城外的人,秦穆公的宝马被三百个野人逮住了,而且宰了、吃了。这个案子发了以后,官吏就要惩办他们。秦穆公说∶“君子是不能够以牲畜惩罚人的,而且吃了良马肉,一定要喝酒,如果吃了良马肉不喝酒,可能会导致死亡,不但不杀这三百多个野人,而且还给他们好酒,让他们喝。”这三百多个野人大受感动,所以这一次打仗的时候,这三百多个野人全参战,等到秦穆公有危险的时候,这三百个人冲上去就把他救回来了,这三百个野人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俘虏了晋惠公,抓住晋惠公以后,秦穆公对他说∶“这回你没话可说了,当年你闹灾荒,我赈济你,现在我闹灾荒,你还趁饥发兵,你打我,我还把你抓住了,怎么办呢?杀!”要杀晋惠公,而且要用他来祭天,结果这件事情闹得很大。首先是周天子出面调解,说这个晋国和周天子是同姓,都姓“姬”,然后秦穆公的夫人也出来调解,因为秦穆公的夫人是晋国人,她也出来调解,她说你这次抓的是我弟弟,我是你老婆。秦穆公在这种情况下,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其实秦穆公完全可以一句话把晋惠公给杀了,
他最后的决定∶
第一,以诸侯之礼来接待他;
第二,两国订立盟约,互不侵犯;
第三,送晋惠公回国。
这是秦穆公第三次就晋难,这一下晋惠公无话可说了,
回去以后做了两件事∶
第一,把河西的八座城池割让给秦穆公;
第二,派了晋国的太子到秦国做人质。
秦穆公重点打交道第三个国君晋怀公,晋怀公是晋惠公的儿子,也就是到秦国来做人质的这个太子,秦国之后把他送回晋国做国君,晋怀公做人质的时候,秦穆公对他很好,他把他的女儿许给了这个做人质的晋国太子,然后在秦穆公22年的时候,这个做人质的太子突然消失了,逃走了。他听说晋惠公病了,他急了,他怕自己在秦国作人质,万一晋惠公有什么不幸,他回不去,他就不能继承君位了。所以 走为上计,就跑回了晋国,而且走的时候没有带他的妻子,把秦穆公的女儿给抛弃了,所以秦穆公很恼火,他对晋怀公的办法是“另立新君”,晋怀公不行,晋怀公把他的女儿给抛弃了,而且这个时候选择晋惠公的一个哥哥重耳,他在外面流亡已经将近20年了,这时候流亡到楚国去了,然后秦穆公就派人到楚国把重耳给接过来,接过来以后又把自己被抛弃的女儿要嫁给这个重耳,重耳和晋怀公是什么关系?他两个人的辈分差一辈,逃走的晋怀公是他的亲侄子,现在秦穆公要把她侄媳妇再许给他,当然我们今天看叫乱伦,但是这个乱伦是宋代以后才有的概念,但在当时春秋时代是完全正常的,重耳一开始也觉得不大方便,拒绝,后来还是照单全收。重耳一接受秦穆公很高兴,那怎么办呢?刚好你是合适的人选,你也是一个公子,秦穆公干脆把重耳送回国,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直接把重耳送回国,让他去继位,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回到晋国去了之后就把晋怀公给杀了,他继承了君位,晋文公是秦穆公打交道的第四个国君,他跟晋文公打交道,秦穆公是全面合作,因为晋文公是当时天下的霸主,晋国的实力比秦国的实力要强,所以秦穆公尽管这时候非常想东扩,但是实力不如他的女婿,不如晋文公,所以这时候他采取表面合作,保存实力的做法,在秦穆公三十年,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时候,秦穆公作为老丈人还去帮助晋文公攻打郑国。郑国是一个小国,秦晋两家的大兵,兵临郑国城下,这一下子,郑国一定要完的,在这个危急关头,郑国派了个使者,出来见秦穆公,他说秦和晋两国大兵一到,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完了,但是郑国完了,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当时的地理位置是郑国在河南,它的都城是现在河南新郑,秦国在陕西,陕西和新郑之间还隔了一个晋国,晋国在秦和郑之间,他说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你把郑国灭了,那怎么办?这个土地归到秦国去吗?将来肯定是归到晋国去的。你想想“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僖公六年》)”你的邻居土地扩大了,你的土地相对不是变小了吗?对你没有好处啊。秦穆公一听,说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决定不打了,而且派了三个秦国的将领帮助郑国防守,自己单方面撤退,秦穆公一撤退,晋文公也不打了,晋文公觉得,他能做国君是秦穆公的帮助啊。所以晋国也撤兵了,郑国就有了一线生机了。
两年以后,晋文公死了,因为晋文公即位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晋文公一死,继位的就是“晋襄公”,但是秦穆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秦穆公三十二年,晋文公死了,恰恰在晋文公还没有安葬的时候,秦穆公得到一个消息——两年前派去郑国防守的三个将领,给他传了个话,我们在郑国混得很好,郑国人很信任我们,给了我们“北门之管(钥匙)”现在郑国人把郑国北门的钥匙都给我们了。“遣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三十二年》)”如果你偷偷派兵来,我把城门锁一开,郑国不就是我们的吗。这下,秦穆公做了一个决定——“远程偷袭”。做了这个决定以后,他就去征询两位元老重臣的意见,结果百里奚和蹇叔两位重臣都反对秦穆公攻打晋国,理由是“劳师以袭远,未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左传•僖三十二年》)”动用这么多军队去攻,打一个远方的国家,我从来没听说过;等军队赶过去的时候,肯定都疲劳了,而且郑国也不可能不得到消息啊。我们的军队疲劳了,而且对方又有准备了,你说这个仗怎么打?这一次,秦穆公是铁了心了,一定要打。秦穆公三十二年以来,在东扩的问题上,一向是谨小慎微,打政治牌,这一次,为什么突然变得要打军事牌了?
我想,主要是两个理由∶
第一,晋文公下世,他觉得晋国最有才华的君王去世了,晋襄公那不值一提的人物,秦穆公没把他放在眼里;
第二,此时已经进入秦穆公的晚年了,所以过去的政治牌到这次洗牌了,换成军事牌,决定偷袭。而且下死了决心。
等到出兵那天,一个百里奚一个蹇叔拦住军队在那哭,这一哭就是很有名的——“蹇叔哭师”。这一哭,也把秦穆公哭恼了,你这不是败我的兴吗?我这出兵,你在这哭丧,什么意思?因为这一次出兵,他派了三个统兵的将领,这三个将领,一个是百里奚的儿子,一个是蹇叔的儿子,另外还有一个。三个将领,蹇叔认为“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入也。(《左传•僖三十二年》)”我看见军队出去了,我看不见我们的军队能回来。所以他哭了,秦穆公一恼,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三十二年》)”秦穆公说你们两个老头懂什么?假如你能活到一个中等的年纪,你们墓地上的树长的都有一拱粗了。意思是说这两个老头多管闲事,你们早该死了,这句话很粗野。两个老头说∶“我们哭,实在不是想败你的兴,实在是我们老了,我们的儿子出征,肯定是回不来了,而且打败仗的地方,一定在殽这个地方。”秦穆公不管这一套,硬着手脖,让军队去偷袭郑国。到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军三帅带领的主力走到了滑国,滑国是晋国的一个附属国,到了滑国以后,碰见郑国的一个商人,这个商人也很有名叫弦高,弦高赶了12头牛,要到外面去卖牛,一下子碰见了远程奔袭的秦军,他就慌了,他怕秦军杀他,赶快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你们要来了,一方面加强防守,另一方面派我带着12头牛来犒赏秦军,他编了一个谎话。然后把12头牛献给秦军这三个主帅一听,完了,人家已经准备了,还派人来献牛,这仗不能打了呀,也不去郑国了,干脆把滑国一灭回去吧,仗打不了啊,顺手把滑国一灭就要回去,这一灭滑国,激怒了一个人——“晋襄公”。
因为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晋文公刚死,晋襄公继位。他就觉得你趁着文公丧葬没有举行,你就趁这个机会把我的滑国给灭了,所以,晋襄公决定打秦军一埋伏,晋襄公在“殽”伏击了重兵,秦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经过晋国殽的时候,晋国的重兵出来,这一次,秦军是全军覆灭,三位主帅被俘。这就是在出师之前,百里奚和蹇叔断定的被围歼的地方,然后晋襄公抓了三位秦军主帅,就要杀这个时候晋文公的妻子出来说话,她就和晋襄公说∶“我爹也恨这三个人,让秦国军队全军覆灭,非常恨他们,你何必杀他们呢?你把他们送回去,让我的父王把他们杀掉,你不用动手了。”晋襄公一听,很有道理,三位主帅回去的时候,秦穆公郊迎几十里地,在郊外去迎接三位主帅回来,而且穿着丧服,说了一句话∶“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二三子。(《左传•僖三十二年》)”我因为没有听百里奚和蹇叔的话,让你们受辱了。然后不但没有惩罚这三位主帅,而且让他们官复原职,重赏他们。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停了几年,直到秦穆公三十六年的时候,秦穆公又派百里奚的儿子做主帅带兵,这一次是要打晋国了!因为这个时候离秦穆公去世只剩三年。换句话说就是秦穆公已经等不及了,所以这一次打仗的时候,秦穆公亲自去,而且这次打仗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战法一渡过黄河,秦穆公就下令,把所有的船沉了,晋国的士兵一看秦穆公的军队过了黄河就把船给沉了,那明摆的是要决一死战了,所以晋国的军队不敢交战了,活不跟死斗嘛,所以这一场秦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打败晋军,夺了地。
所以我们可以说秦穆公毕生是致力于东扩的,但是他东扩的路走得并不顺,虽然他最终打败了晋军,但是晋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晋国的军事实力仍然被保存下来了,所以秦国东扩之路并没有走完,并没有走全,这需要后代秦国的国君继续走下去。三年以后,秦穆公去世了,秦穆公去世以后,又过了秦国的十五代国君,将近260年,这十五位国君碌碌无为,十五位国君以后继位的是21岁的秦孝公,秦孝公才继续了秦国的崛起之路!
历史上的秦始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