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共50—60分;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绪论
1.国内第一篇经济地理著作:《史记·货殖列传》。
2.最早以地理为书名的著作:《汉书·地理志》。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由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4.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此外,他还具体提出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这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经济地理学的前身是商业地理学。
6.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1993年克里斯泰勒——以商业为中心的中心地理论,1940年廖什——区位经济论
7.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技术学科。
8.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间的边缘科学/经济地理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
9.经济地理学:
(1)定义: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从古发展到现在的学科特点:①地域性(区域性)正因为如此,经济活动区域是具有度量性、系统性和不可或可重复性的特征。②综合性(这是学科的边缘特性所决定的)
(3)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②全球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⑤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与空间格局研究。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
1.区位:人类活动(区位主体)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
(1)定义: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为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情况,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
3.区位条件:区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选择也随之不同。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获得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布局学的奠基人,生产区位论的鼻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3.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①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②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③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④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⑤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
⑥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注: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局限性
①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问题
②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符合。
③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
(4)意义
①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②经济学上的意义:系统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
4.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前提及局限性☆:
(1)前提条件:
①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②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③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2)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力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3)理论的局限性: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发达程度以及地域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
5.综合等费用线:运费相同点的连线。
6.临界等费用线: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7.运费指向论
(1)原料指数=局地原料质量/产品重量
(2)区位质量=(局地原料质量+产品质量)/产品重量=原料指数+1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工厂区位为自由区位;
(3)最小运费原理:①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②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③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8.劳动费指向论
(1)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费/制成品重量
若劳动费用系数大,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
(2)劳动系数
劳动力系数=劳动费/制成品重区位质量
9.聚集指向论:
(1)概念
①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②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企业集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③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
④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
(2)类型
集聚分为纯粹集聚(技术性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和偶然聚集(纯粹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成本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这两种类型。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2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区域的相对重要程度。
3.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①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按3的倍数在变化。1,3,9);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从第二个开始按3的倍数在变化。1,2,6,18); ②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按4的倍数变化。1,4,16);中心地之间的数量(1,3,12,48); ③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7的倍数。1,7,49);中心地之间的数量(1,6,42,294)。 [1级市场相当于几个2级市场;低一级中心地为高一级中心地数量的几倍]
4.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存在的问题:
①只重视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②K值固定(上一级区域管的下一级区域的数量)③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④忽视集聚利益⑤没有对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变化加以论述。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区位
1.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2.规模经济/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3.企业增长的动因:①实现规模经济②实现交易内部化(市场的不完善增加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扩大经营范围可实现内部交易)③技术优势的发挥(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④来自竞争的压力(不被竞争对手击败)
4.企业增长的战略和方法
(1)横向一体化:扩展现有生产活动并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扩大。
(2)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顾客)生产阶段扩展。
①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3)多样化: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5.企业的空间扩张
(1)地理扩散规律:
①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②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的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2)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迁移式扩散);②企业空间扩张规律(企业接触扩张、企业等级扩张);③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
6.企业实现扩张的方法
(1)内部发展
(2)外部发展:合并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称为兼并。
7. 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①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早期具有成本优势的公司,通过兼并众多相邻小公司)②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跨越了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决策空间三道门槛,难度系数越来越大)③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④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以上四个模式的共同特点:①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②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③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8.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相同隶属关系下的相互作用关系)、生产通道、距离通道(地理空间的邻近性)。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1. 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
(1)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此时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折中理论:
邓宁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相结合。综上所述,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2.跨国公司: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3.为什么要进行跨国经营和跨国投资?
①保护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②占领市场空间,提高市场份额
③避开贸易壁垒,尤其是关税壁垒
④利用外国的优惠政策
⑤在全球寻找最佳生产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
⑥将东道主作为其全球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成本学派)、利润取向、市场取向(市场学派)、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为了公司整体利益)。
5.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6.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特点
①占领市场为主要动机②以合资为主向以独资为主转变③来源国以发达国家为主④产业部门以工业为主⑤外商大量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和进行研发投资⑥投资规模较大⑦区域分布呈现新特征。
7.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①便利的交通运输②及时的信息获取③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2)实际区位: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因为大都市区具有以下三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与其它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8. 公司研究与开发(R&D)机构的区位特征:
(1)R&D的区位要求:①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③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获得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的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2)R&D区位:公司的R&D区位应该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R&D在空间上倾向于公司总部所在地。
9.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图和类型):
①全球集中生产型;②市场地生产型;③专业化生产型;④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10.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①广泛性②层次性(直接、间接影响)③区域性(集中于经1济中心)④多面性(双刃剑)⑤差异性⑥时间性
10.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
(1)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①互补性②竞争性(双方为各自利益而竞争)③变化性(关系随时间变化)。
(2)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①社会政治背景②结构状况(纵向一体化联系较强者,较难与当地建立供应关系)③相对地位(决定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
(1)定义:是指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不断增长。
(2)区域经济增长因素:①资源禀赋②资源配置能力③区位条件④外部环境。
2.增长极:
(1)定义: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
(2)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而且,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3.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集聚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 ,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4.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5.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6.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
7.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8.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
9.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10.主导产业:是指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它是区域产业结构的组织核心。
11.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最大,具有广泛而稳定的资源来源、产品市场的企业。
12.潜导产业:指当前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的进步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13.基础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其他支持的基础性部门。
14.配第定律:产业间相对的“收入差”,会推动劳动力向更高收入的部门转移。
15.库兹涅茨法则: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不断下降。
第二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他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来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16.霍夫曼定律:
第一阶段,轻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重工业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比轻工业快,但规模上仍比轻工业小得多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轻工业和重工业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为1(±0.5)。
第四阶段,重工业的规模超过了轻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在1以下。
缺陷:①适合工业过程完整的国家②仅分析工业结构演变。
17.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了解)
(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①自给自足阶段;②乡村工业崛起阶段;③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④工业化阶段;⑤服务业输出阶段。
(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①传统社会阶段;②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③起飞阶段;④成熟阶段;⑤高额消费阶段;⑤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3)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①待开发(不发育)阶段;②成长阶段;③成熟(发达)阶段;④衰退阶段。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的原因:①区位性衰退;②资源性衰退;③结构性衰退;④消聚性衰退。
18.区域发展战略
(1)特点:全局性(世界高度)、总体性、关键性(重大问题)、原则性(不涉及具体细节)、长远性、稳定性。
(2)基本内容: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对策。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1. 区域空间结构:
(1)定义: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2)基本要素:点、线、网络、域面
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1)区位指向: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②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④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⑤市场指向;⑥运输指向)。
(2)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作用机理(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扩散机制:形成原因(①避免集聚不经济;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③政府的政策作用)。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初期,集聚起主导作用;发展时期,集聚作用逐渐减缓;成熟期,情况特殊,一般是扩散作用强于集聚作用)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3)空间近邻效应:
1)定义: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2)产生原因:①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②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③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3)影响:①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②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③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3.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
(2)点轴式空间结构:点是各级中心地;轴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
(3)网络式空间结构
(4)区域城市对称发展
4.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5.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6.地理学第一定律:强调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距离越短,则关联程度越高。
7.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①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②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③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④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均经济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学无止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