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的夏天,当康良正在为自己的维新变法大张旗鼓的时候,一位83岁的德国老人悄然病逝。皇帝是在海上度假的时候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的,当即他就取消了他的假期,带着奔丧的归心似箭心情顺着海上航线往回赶。那个老人曾经是德国最闪耀的人物。他肩负着代表全国人民在老人灵前痛哭的责任。第二天,皇帝威廉二世本人率众人来到灵堂前默哀。
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云层随着西北风慢慢飘来慰问,太阳也收起光表示默哀。灵前的鲜花虽然鲜艳耀眼,但每瓣花朵都在哭泣。来的官吏都穿着丧服,低着头沉思不语。牧师在为逝者祈祷,皇帝在一旁安慰家属,稀稀落落听见一些抽泣声,但是碍于情面没有放开哭——有谁有勇气放开嗓子、不顾仪态、扑在棺材前向着这个被废黜近十年的、皇帝威廉二世十分不喜欢的老头哭泣呢?那不是明摆着表明与皇帝相对的立场吗?
这个自自己爷爷时代就叱咤风云的政坛老手、这个冥顽不化的倔强老头子终于走了。威廉心中甚是高兴,但表面上还是要严肃庄重一些。
皇帝开始念追悼词:每一个词都充满了感情,但是联起来似乎就没有什么味道,就好像是人工智能读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在流利地背课文的小学生而已。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鸟之将死,其言以哀,人之将死,其言亦善”。逝者似乎早预料到了威廉的假心假意,特意在生前留下一句话(不知道威廉二世本人是否清楚)。
俾斯麦:“……我去世20年后,威廉二世的皇冠也将保不住了。”
20年后,这个存活时间比较短的帝国结束了,依靠着王朝战争发家的普鲁士,又因为对外战争被断送了——历史证实了俾斯麦的预言(这个预言竟然是有史可查的!这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后人在整理俾斯麦的史料的时候把这句话杜撰出来的呢?它的性质会不会类似于我国很多史学家在给历史名人编写小时候的故事?)——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威廉二世,德意志最后一个皇帝,草草完成了这场任务式的追悼,结束了仪式。
在此时,还有整整20年的时间等着这个君王去花费。但是我们并不能说老人的去世是威廉二世开始改变德国发展方向的转折点,德意志政坛早在十年前就没有俾斯麦了,德意志已经不需要俾斯麦了。没了他德国还不是一样的好甚至更好?
皇帝威廉二世只是来完成在生命和人格意义上对老人的追悼——而在政治上的已经很早很早以前就结束了。我之所以再三的强调这个点,就是为了引出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纵使俾斯麦如此之专横跋扈,他依然迅速地离开了他的岗位?第二个问题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的权力源于哪里呢?为什么一道命令一张纸,就能让俾斯麦离开宰相之位?
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威廉们中的“爷爷”开始说起。
千古君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