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服内才算做亲戚吗?为什么?
在我们了解到五服之后,我们也总算知道,平时他人念叨的五服究竟是什么?但是同时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只有五服内才被看做是亲戚,难道其余的都不是吗?
其实我们可以从现代的婚姻法当,发现一些端倪。
在现代的婚姻法当中,有明确的规定,五服内也是不允许结婚的,否则被看做是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不被允许的,一是因为有违伦理纲常,二就是因为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基因受影响。
其原因也在于,一般五服内,身上总是会有相同的基因。从基因学来说,二者的后人一般都会出现身体残缺,或者是智力受损的问题。
而出五服之后,就可以结婚,所以从现在看来,五服外似乎就不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
但五服外的就不再是亲戚,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还是因为我们先前提到的,亲疏有别。一般亲戚往来,那些离得远的,见的少的,真的会来往吗?
尤其是现代社会,三代内的人往来的都不算多了。
对于许多地区来说,宗族祠堂发展不是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最近的几百年以来。清朝末期,湖广填四川,又或者是因为各种战乱逃亡的,许多人现在能往上追根溯源的,也不过是三代而已。
所以如果严格按照五服划分,许多人如今连自己的高祖父那一辈,也许都不再有相识之人,或者都不再是看做亲戚了。那么五服之外的,则更不是亲戚了。
而对于古人来说,会认为五服内才是亲戚,则是因为一般他们认为,祖先的坟墓只能保佑后人直到第五代,再往后就不会保佑他人。加上古人丧葬时,常常我们说服丧,而这个服,也是指的五服。
五服内服丧,就是指穿丧服,而出了五服也就不用穿着丧服了。那么葬礼中不需要穿丧服的,的确也就不算是亲戚了。所以古代人,只会把五服内的人,看做是自己的亲戚。
时至今日,现代人也受到长久以来的影响。
说到这里,有些人也许好奇,总是在古代的影视作品中,看到表哥表妹成亲,按照现代的挂念,这两人自然是实打实的亲戚,并且也都算在五服内,为什么古人却会成亲呢?
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我国古代是父权社会,他们的五服是在父权的基础上践行的。
所以古人,将母亲这一边看做是外戚,简单来说,他们认为身上流着的不是同样的血脉,所以是可以成亲的。但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古人的荒谬,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每个人身上都拥有父母共同的基因,这也是古代人与现代人思想观念不同的地方。
不过总体而言,我们依然是将自己五服内的,都看作是亲戚,反之则不会。
三、丧葬制度下的五服又是什么?
除去我们常说的亲戚之间的五服关系,以及古代天子的五服制度之外。
五服还有一个来源,便是因为丧葬制度下的丧服,而这丧服也划分为五个等级,也分别对应亲戚中的五服,应该穿戴的服饰。
可以说不论是什么样的五服,他们都是息息相关的。第一种丧服,名为斩衰。他也是所有丧服中,最重的丧服,一般是由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而成,而这样的丧服,一般也是由最亲近的人穿着。
比如子为父,孙为祖父,一般的斩衰期限是三年,而女子服斩衰则必须将头发竖起来,梳妆成丧髻。实际上服丧期间为二十五个月。一般都是最亲近的人服斩衰,在古代也多为嫡子、嫡孙、或是没有出嫁的女子,为父母、曾祖父母服丧。
第二种称作齐衰,这一种由粗麻布制作而成的衣服,而这个的服丧穿着以及人员,就要看和死者关系如何了。也分为好几个不同时间的服丧期限,而和死者一般也是比较亲近的人,才可以穿着齐衰。
第三种被称作大功,或者也有人称呼为“大红”。比齐衰低一个等级,是用粗熟麻布制作而成,一般的服孝时间也只有九个月。一般而言,是堂兄弟或者是已经出嫁后,为叔伯之类的服丧,只需要穿着大功。
而在大功之后则是小功,也可以被称作“上红”。是用稍粗熟麻布制作而成,也只需要服孝五个月。一般是给叔伯父母,或者是已经出嫁的姑姑,或者是出嫁的堂姊妹,或者是外亲中的母舅,母姨等等。
而最后一种,则是缌麻,也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也是使用的细熟麻布制作而成,一般也都为素服。是男子为族中长辈,或者是族中的兄弟,又或者是外孙、外甥之类的。到了缌麻这一层,我们可以看到关系基本上都很淡了。
所以从丧葬习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五服的区别划分,由最亲密的再到最疏远的,不过只要穿戴丧服,则都被看做是族中亲戚。
所以五服内的,我们都称作亲戚,而五服外的,就不会被看做是亲戚了。
其实五服,和整个古代社会还真是密不可分,这都是在历年来的演变中,发展而成的。一直到现在,都被现在的人沿用。
可以说,一个人的五服,可以让我们追根溯源,这也是每个人出生之后难以忘记的根本。
历史异志文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