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以为她和老八的感情经得起考验,戏剧里演的多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可现实里没有江山皇子们连美人都保不住。
还没有到手的人家父母不可能将其许配给一个注定没有前途的人,已经到手的,没了权力的供养,贫贱夫妻百事哀,感情哪里能如初时一般甜蜜?
操心生计以及孩子的前程还来不及,哪有时间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而且,现在可不是老八想喊停就能停的,连皇帝都不能制止他的那般大臣,何况胤禩只是一个皇子呢?
他们想拱老八上位的目的,也不是真诚的想要奉对方为主,而是老八面对这些老臣的态度素来绵软,以拉拢为主,这些人认为,胤禩上位,将来他们的家族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遏必隆之子)、内大臣鄂伦岱(佟国纲之子)、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明珠之子)以及户部尚书王鸿绪,哪一个是现在的老八能彻底降服的?
这些人仗着祖先的功绩以及和皇帝的血缘关系,都能对康熙提出复立废太子的意愿视而不见,进而一意孤行地推举他们认为更合适的人选——八阿哥胤禩。
何况是素有八贤王之称的贝勒胤禩呢?
指哪打哪,唯令是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当然,其中也有这些人当初和太子并不和睦的原因,虽然都是外戚家族,但太子的生母是元后,钮祜禄氏和佟佳氏是继后,叶赫那拉氏之前更是一直支持直郡王夺嫡,和太子作对,若是太子或者太子党继位,他们的家族不说不会再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可能要保持如今的势力和地位都是问题。
反正太子都拉下来了,总不能大好的时机突然就怂了吧?
几乎大半个朝堂都推举了老八,甚至很多外地的官员也跟着联名上书,就是皇上总得考虑考虑民心所向吧?.
当然,这是他们的想法。
毕竟康熙年纪大了之后已经很少大开杀戒了,对老臣也多念旧情。
八贝勒府人来人往,车马有时候甚至排满了门前那一条街道,但来往多年的旧客兄弟,老九,老十,老十四却有志一同的只来往于两点一线。
当差-回家。
连皇宫都很少回去了,只让几位福晋每逢初一十五照常入宫给太后,额娘们请安。
更绝的是老四,干脆称病在家,闭门不出,端出一副无欲无求的姿态来。
可惜,老八身边有一位洞悉未来发展的穿越女——马尔泰若曦,对于雍正的上位史不说如数家珍,但最基本的不争是争,四爷党中坚人物还是知道的。
反正就是,老四看着对太子忠心耿耿,其实内里对皇位也是有想法的。
“务必多多堤防四爷,隆科多,年羹尧等人”
老四作为历史上的最终胜利者,若曦作为老八的侧福晋,甚至马尔泰家的两位女儿都嫁入了八贝勒府,马尔泰将军没有其他选择,若曦也没有。
史书没有秘密,若曦更是老八阵营里的一个bug。
最后老八被大臣们和他自己坑了,老四伪装得再好,也输给了若曦的不按理出牌。
就算十三替他顶了罪,皇上也还是将怀疑的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
皇帝:八阿哥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今其事皆败露,削其爵位,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
十四几乎一身冷汗地被人扶了回来,可见当时朝堂的情况是何等地严峻,八阿哥被皇帝夺爵,辱骂,不说他们几个原来和他交好的皇子了,就是明玉都觉得有些过了,连对方的亲娘都不放过。
迁怒也没必要这么明显。
几个人虽然没有像剧中一般以死相逼,但还是为胤禩求了情,但这求情更是惹得皇帝大怒,内臣,地方官,兄弟,就没有老八手伸不到的地方,他这个帝王都没有胤禩得人心。
最后,连着老九,老十,老十四,也一个不落地被皇帝罚了闭门思过。
剩下的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五胤祺,老七胤佑不是太子党就是中立派,老三在太子重新挽回君心这件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别人一定不会相信他心怀异心;老五被流矢伤了面容,已经绝了夺嫡的希望,又是老九的亲哥哥,无怨无仇的,没必要搞他;老七生来残疾,搞他,不说有没有必要,要是被皇帝发现了,才是真正绝了夺嫡的可能,其他人也会寒心。
若是连老七这样既绝了夺嫡的可能,又安分守己,不掺和夺嫡之事的兄弟都容不下,其他兄弟岂不是更加危险?
皇帝生了那么多儿子,虽然后面已经不怎么稀罕了,但可不是留着给新帝杀光的,反正有能力的皇子多得是,皇帝肯定第一时间将这样的人踢出考量的队伍。
唯一剩下的就是被若曦反复提及的四阿哥胤禛了,拿着答案写过程,确实要简单许多。
他先是利用四阿哥的消息打击太子,再籍此散播谣言,诬陷四阿哥才是钻营谋取王位者。
但比起剧中含糊不轻,没有特别实在的证据,这次一来若曦已是老八的侧福晋,老八相信对方不会骗他,也没有理由骗他;二来四爷也确实有和部分臣子勾勾连连,虽然有十三阿哥顶锅,但还是没能完全撇干净关系。
和老八一样喜提废除爵位套餐。
老八选择这个时候打压老四,可不单单只是为了铲除异己,更不是为了替太子把二五仔筛除出队伍,他深知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太子要出来,就必须把所有的罪名推到老大用喇嘛魇镇太子案中,涉及巫蛊之祸,就算皇帝有心,老大也不可能再出来了。
为了平衡朝局,皇帝必然要再选一位皇子和太子达成制衡的目的,这就是他的一线生机。
老八明显是一个心性坚韧的人,不可能就此认输,自然要积极谋求复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皇帝来说有利用价值。
他也猜的很对,现阶段他的确是皇帝制衡太子党的最好选择。
就算老四没有被波及,他仍然是。
毕竟四阿哥碍于之前太子党的身份,面对太子少不得要心虚理亏,甚至退让。
但老八这一出手,也不算是错,毕竟老四无论怎么选,都不会是他的盟友,无论是脱离太子党自己单干,还是继续倾向太子,反正都是老八的敌人。
当然,现在被老八掀了老底的老四,也没办法再当太子党了。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正式复立胤礽为太子。同时,以皇帝复立太子,心情大好,又宣布等太子册立次日,就宣封三阿哥、五阿哥为亲王,七阿哥和十阿哥为郡王,十二阿哥、十四阿哥为贝勒,同时恢复四阿哥、八阿哥的贝勒封爵。
太监:诏曰:朕惟建立储嗣、承奉宗祧、国本攸关、元良是托。信能饬身澡德敬学勤修行懋著于宫庭论允孚于臣庶申命主器实协彝章。皇太子允礽、久践青宫、夙标誉望、克殚诚孝、笃守恪恭。不意忽染迷惑狂易之疾、朕深惟祖宗洪业及万邦民生所系至重。不得已而有退废之举。嗣后渐次体勘、当国家有此大事时、性生奸恶之徒、各庇邪党、借端构衅朕。觉其日后必成乱阶、遂穷极始末、究其情实、因而确得病源悉由镇魇所致。亟加除治尽涤前疴。累月以来、朕因诸事愤郁心神耗损允礽朝夕侍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丕基克荷此诚仰赖上天垂庥列祖笃祜以默相我国家于有永者也。兹特昭告。天地宗庙社稷。载稽典礼。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授以册宝。复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用洽四海之人心。茂衍万年之历服。聿成庆典。宜沛洪恩。于戏。春阳应律、协气溢于宫闱。海润溤膏恩波遍于寰宇。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复立太子之后,皇帝当着众皇子以及百官的面,斥责自己的舅舅佟国维违背圣意,勾结百官,诬陷忠良,其心可诛,命其回去闭门读书,佟国维就此下台。
自康熙上位,对于佟家以及佟国维一向维护,佟国维甚至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品的大学士,完成了别人汲汲营营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达到的官阶,就因为佟家是康熙皇帝的母家,是他的坚定维护者,仅是汉军下五旗出身的佟家不但摇身一变成了满军镶黄旗上三旗出身的佟佳氏,两个入宫的女儿虽然无子,但一个是康熙的三继后,一个是如今的佟贵妃,基本都是当时后宫的位份最高者。即使拥有这样雄厚的背景,人称“佟半朝”的佟国维,依然被康熙一句话就打发回家,康熙这是杀鸡儆猴给儿子们看呢。
也唯有打压这样隆宠的佟国维,佟家,才能让党羽众多的“八爷党”明白皇帝的底线,再不敢一条岔道走到黑。
任何企图猜测圣意者一定没有好下场,一门心思揣度君王意图者,很可能会招至大祸。
//
一场废立太子的大戏看似落下帷幕,但其背后仍然暗潮汹涌,皇权与党争的矛盾也不会立时便消失无踪,何况,太子复立不假,众皇子的夺嫡之心却没有因此而消亡。
而是众志成城准备再将太子拉下马一次。
但总归皇帝立了太子,就算不尽如人意,也是一件喜事。
何况,皇帝还给了众皇子们升爵甚至复爵甜头,不表现得高兴点,岂不是告诉皇帝你心有怨怼,觉得皇帝恩赏的这个爵位配不上本人,要做太子,做皇帝才能好。
所以,不但要设宴谢恩,还要高高兴兴地恭喜太子复位,给对方太子应有的礼数和待遇。
胤祯倒是无所谓,毕竟他已经习惯了,和太子之间也没什么太大的龌蹉;但老大和惠妃估摸着要憋屈死,好不容易将对方拉下马,转头这才几个月啊,又复立了。
废立一场,太子还是太子,却把直郡王给搭进去了,要不是顾虑着族人儿子,惠妃恐怕都想问问康熙:都是亲儿子,何必这么偏心?甚至区别对待。
好赖老八还没彻底完蛋,惠妃虽然地位不如往时,但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也不敢将人得罪死了,该有的待遇还是有的。
相比于良嫔这个婆婆,明慧和惠妃这对婆媳明显相处得要更和谐一些,大概是因为良嫔更多的以儿子的心意为准,而惠妃更多的是考量到明慧这个八福晋背后的势力,老八又不是惠妃的亲儿子,对方纳不纳妾,生不生儿子惠妃并不是那么关心,双方有心交好,又没有亲婆婆对儿子的维护之心,自然相处愉快。
对此,明慧也有自己的说法
郭络罗明慧:就是大哥被幽禁,我们才要更多的往惠额娘宫里尽孝啊,不说看揆叙和叶赫那拉氏的面子,就是为了爷孝敬养母的名声也不能疏忽啊。
郭络罗明慧:惠额娘是爷的养母,养了爷十几年,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若是大哥落魄了我们就翻脸不认人,叫皇阿玛和其他人怎么看我们夫妻?我们不但要一如既往的孝顺惠额娘,而且要比以前做得更好,更加周到
郭络罗明慧:至于额娘那边,到底是亲生的母子
明慧给了老八一个眼神,不是亲的一点疏忽都要被人戳脊梁骨,亲生的,就断怠慢一些,人家也不会多想。总归,养母的待遇是要稍稍比生母好一些才能堵住宫里人的嘴的。
一番话,将八阿哥胤禩堵得无话可说。明慧做得不对吗?没有,她做得很对,政治正确,皇阿玛以孝治天下,将他养在惠妃膝下的也是皇阿玛,他的每一个荣耀也都该有惠妃的一份勋功章。
论情论理,论利益,都该这么做。
何况,和出身高贵的嫡妻相处,良嫔也未必自在。
他倒是想叫若曦进宫多安慰安慰良嫔,但如今正是敏感的时候,又不是年节,倒是不好引人注目。
//
不过明玉倒是有些愁,因为老四胤禛会有这一劫,说到底是老八在背后做鬼,她作为八福晋的亲妹妹,面对德妃和四福晋,总归有些尴尬。
不管德妃多偏心小儿子,总归老四也是她亲儿子,唯有儿子们在外得力,德妃在后宫的地位才会稳固,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根本分割不开。
为了避免到时候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明玉干脆带上儿子弘明进宫给德妃请安。小家伙如今虚岁三岁,活泼可爱得紧,又尽挑着明玉和胤祯好看的地方长,可不把德妃的心给萌化了。明玉每次出宫,德妃都要托她大包小包地给这小子稍礼物。
可见德妃这个做奶奶的上心。
这不,一听弘明这小子过来,德妃也不守着等儿媳妇儿们都到了再出来的规矩,梳洗打扮完,便迫不及待地抱着这小子坐在餐桌上,还招呼明玉跟着一起再用点早膳。
根本没有那个心思为老四阴阳怪气儿媳妇。
当然,或许老四是倒霉了,但胤祯可没有。直郡王胤禵落马之后,兵部就剩下胤祯一个皇子掌部,原因和之前调老八掌内务府之事欲将太子党筛除是一样的,大阿哥胤禵入主兵部多年,又让部分人手转投八爷党,皇帝这时候正是忌惮八阿哥党羽的时候,哪里能放着兵部不管?就不怕哪一天被人刮了?
所以明玉担忧的德妃因为老四看她不顺眼根本不存在,毕竟两个儿子都有野心,照这样下去迟早得兄弟自相残杀,由老八来做这个将老四打压下去的人,总比将来由胤祯下手来得让她好受些。
祖孙三个吃完早膳,四福晋也到了永和宫门外。
德妃抱着手里拿着九连环正拆着的小孙子坐在正座,见四福晋进来,明玉率先起身打了个招呼
郭络罗明玉:四嫂,安!
四福晋笑着点头柔声道
嫔妃:四福晋:明玉。
然后两人走到殿中齐齐屈膝福身
郭络罗明玉:儿媳给额娘请安!额娘万福金安!
嫔妃:四福晋:儿媳给额娘请安!额娘万福金安!
德妃抽空扫了她们一眼,温声道
德妃:起磕,一家人,不必多礼,都坐吧。
说完,就继续逗她的小孙子。看得四福晋也是眼馋不已。
离开之前,德妃还跟两人透露,若是今年选秀之前两家府里能争取再给她怀上一胎,那她就不跟皇帝要人入府。
毕竟,若是庶子和嫡子让她选,她自然是选择嫡子,但只有一个孩子,总归不大保险。
皇家夭折的孩子太多了,德妃也不敢堵。
至于四贝勒府,府里虽然看着有李侧福晋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但弘昐体弱,弘时年幼,还不定能不能长大呢,大格格是个女孩,也不保险。
临上马车前,明玉想了想,还是道
郭络罗明玉:四嫂若是有空,不如也到府里坐坐,咱们是亲妯娌,合该亲近亲近
明玉这么说,四福晋自然没有不可的,也就应了。
而明玉的想法也很简单:不管最后四阿哥能不能上位,和四福晋打好关系总是没有坏处的。十四和老四的关系一般,要是她们妯娌再疏远,放到皇帝眼里可不怎么好看。
二来,今年的金手指还没用到,她准备送四福晋一个孩子,若是四爷顺利继位,她和四福晋交好,将来继位者是四福晋的儿子总比钮祜禄氏的儿子来得亲近;若是四爷成了普通皇子,就相当于她搞掉了四福晋的皇后之位,补偿给她一个孩子不过分。
至于她自己为什么不用?当然是因为她已经疑似自然有孕,用不到这东西。
所以德妃说那话的时候,明玉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
如今她和胤祯还未到感情破裂的时候,可能是吃了同一颗好感度药丸的缘故,两人对彼此的情绪都很敏感,在胤祯明显无外心的情况下,明玉并不希望有第三者介入她们夫妻。
一来,若是妾室入府,明玉便要开始计划借着这次生产不再和胤祯同床。但作为二人关系破裂的导火索,明玉并不觉得胤祯会对这位妾室有多好。
二来,她的孩子还小,虽然暂时不知胤祯会怎么做,但妾室入府就要做好会有庶子出生准备;对明玉来说,这个时间自然是越迟越好。
无论是为了心里那一点晦涩难安的男女之情,还是为了她在十四贝勒府的安稳生活,今年还是不进人来得好。
毕竟,在嫡长子未明确立住的情况下,女人的野心坑定会时不时冒出来,因为人都会有侥幸心理,虽然爵位只有一个,但或许弘明最后跟弘晖一样半路夭折了呢?
//
而胤祯的想法也很简单,如今他对明玉有心,自然不愿意为了可有可无的别的女人伤她的心,但男人变心,喜新厌旧也不是一句空话,这份心,现在不知未来事,现在这个年纪的他没办法保证期限是一生一世。
但他愿意在这份心还在的时候多给明玉一些优待和保障,无论是孩子还是权力。
无论以后如何,凭着嫡福晋的地位和孩子,有生之年,她总是这府里最说得上话的女主人,其他人不会有机会骑到她头上。
//
复立太子之后,日子也并无太大的不同,每日官家理事之余,明玉偶尔也会到前院旁听胤祯请来的老先生如何给弘明启蒙,弘明聪慧过人,颇有读书天赋,明玉有基础,倒也不觉得无聊。
不是胤祯和明玉对弘明要求严苛,不肯叫孩子好好过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是实在没有办法,清廷一向要求后代子孙不可怠慢一日读书骑射,孩子过了六岁就要到上书房跟着其他皇孙和同年龄的皇子一起读书,不打好基础,将来孩子到了上书房落后于其他堂兄弟,岂不是打击了他的信心。
皇五子胤祺是个笨人吗?不是。可因为自小由太后抚养,不通满汉语言,初到上书房报道时因为听不懂汉语而自卑,至少有一段时间是很懵逼的。
孩子嘛,喜好总是很直白,鄙视弱者。
何况,也不是说胤祯和明玉就整日的叫弘明读书,只是请了先生教认字,又背了文章,通俗易懂地将书里讲述的道理说一说,一天两个时辰,也不让孩子这么小就练字。
明玉觉得,孩子养成劳逸结合,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对于他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身体也能发育得更健朗。
而到这小子到上书房读书的时候,应该是康熙五十一年,正是二废太子的时候,以明玉的打算,那个时候胤祯也该展露头角了,作为胤祯的嫡长子,弘明只能尽量展示自己的聪慧和本事,让康熙看到他的好处。
最好是让康熙生出培养他的心气来。
甄嬛传之寿终正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