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被台上台下这么多人夸赞,老郭深感是自己脸上有光,忍不住笑了笑。
郭德纲:单口和评书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体,老郭说的单口乐子比较多,而云阳说的虽然笑点没那么多,但是这些新鲜的,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和内容却用另一种方式拉住了人们的好奇心。
再加上结构编排很不错的故事段子,人们就好像看见了另一个版本的济公传一样。
李云阳:“说是这天,五毒老道跟着戏班子进了恭王府。他呢虽然是进城来寻亲的,但临来前老师父跟他说过,要想找到亲人,得顺着梨园子走,这个您各位都还记得吧?”
李云阳:“您各位都应该知道,梨园指的是戏曲行当,但是您各位可未必知道,戏曲行当为什么被叫做梨园。”
李云阳笑了笑道:
李云阳:“说起这件事咱们还得回到唐朝。唐朝皇家禁地有这么一块地方,因为种了很多梨树,被人们称作梨园。”
李云阳:“唐明皇李隆基很喜欢曲艺,就把几百号,差不多就是我们德芸社这么多的演员都给放进梨园,又从各地请来名家给他们培训,后来这些人散是满天星,到了各地开宗立派,所以对外都自称是梨园子弟,这行的至圣先师就是唐明皇李隆基。”
李云阳:“各位,听相声涨知识着呢!”
李云阳继续在台上讲着五毒老道的故事,但台下却有人上了心。
一个专程从香江过来的商人缓缓点了下头
观众:果然是有啊,这已经开始为接下来的大戏做铺垫了。”
观众:不错,德云社也开过不少鼓曲京剧评剧的专场,但是像这样提前一场就做铺垫,这绝对是请了名角要来弄大戏啊!”
台下专门冲着那个谣传来的人议论纷纷。
在后排的角落处,也有一人看的直点头。
观众:“不错啊,这个姓李的演员对梨园行当懂的还真不少,这在现在的年轻人里面可是真少见了。”
观众:“那是,别的地方不说,起码在华夏这块地盘上,除了小姐您之外,我也没见过还有年轻人能这么懂行了。”
随行的秘书看着自家那一身包裹严谨的小姐轻笑道。
这位小姐虽然穿着大衣戴着口罩和墨镜,但就身上那股气质,让人但凡看到就会立刻注意,这绝对不是一般家庭能出来的人。
观众:“那是,我也是听说有戏才专程过来看一下,没想到这个叫李云阳的演员还这么懂行。不错,可以再观察一下。”
台下的议论声丝毫没有影响到台上的李云阳,故事继续慢慢进行。
李云阳:戏班子进了恭王府要唱堂会,但是这堂会都没得唱起来,恭王府出现了命案和诡异的事情,五毒老道出手,解决了各种事儿。并且还跟王爷交上了朋友。
李云阳:好歹是总算要到了开堂会的日子,但坏情况突然又发生了。
李云阳:“我不知道您各位注意了没有,在咱们这个戏里的剧班子中,有这么一位角儿,他叫小谭谭。今儿个这出戏第一场就应该是他演的武老生。演的这出戏叫什么?咱先不谈,我跟您说一下这位小谭谭的本名吧,他就是咱们京剧界大名鼎鼎的谭鑫培老先生!”
李云阳:“只不过呢,这会儿他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并不出名,但是功夫已经练出来了,戏班子少了他,这出戏就唱不了。”
李云阳这一番话说出来,台下顿时又是一片哗然。
李云阳:要说谭鑫培是谁,在座的人里面除了老戏曲迷之外,可能没几个人知道。
李云阳:但是这么一番交流下来,所有人都知道了谭鑫培孙子的名字,那就是谭富英!
但凡听过老郭相声的人,基本没有人不知道这位。那可是京剧界的表演大师,演老生的里面无人能出其左右!
李云阳:而谭鑫培老先生只是因为时代太过久远了,才不被人所知,实际上在京剧刚刚出现的那个年头,谭派京剧那是天花板级别的,而作为创始人的谭鑫培,更是得到了四海独一人的绝称!
观众:李云阳这出戏里面居然连这位老先生都出现了,这可真是给了奔着戏曲来的人们,一个不小的惊喜。
此刻台下有人搭腔:
观众:李云阳,那谭老先生既然上不了场了,五毒老道是不是要替换他?”
李云阳:“哎,这位观众您说对了。戏班子今天演的这出戏叫打金砖。我不知道您各位有没有懂这一个行当的。但是我师傅于大爷还有高老师曾经演过这么一出戏,就是他们俩人扮演亲爹姚期和母亲,高老师扮演姚刚,您还记得不?”
李云阳这番话说出来,在场不少观众都点了点头,那一出戏他们也是印象深刻。
观众:先是郭老师上来,姚刚你是我儿,我是你爹,我是你爸爸,我是你亲爸爸。
观众:紧跟着于老师拦住郭老师,也开始占高老板的便宜。
观众:但是这么一番话下来,台下却有几个老先生表情不好看了起来。
观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打金砖这出戏除了谭家之外就没有人能唱好!”
李云阳:“不错,自打谭元寿老先生前两年去世之后,这出戏就已经绝了,真以为武老生的戏是那么好唱的吗?”
谢谢收藏
德云社:德云大师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