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堪:
1⃣哭笑不得

【拼音】
kū xiào bù dé 123
【含义】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
【示例】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七:“工宣队来问:为什么要搞1+1=2以及1+2=3呢?他哭笑不得,张皇失措了。”
【出处】
①元·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②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二回:“(金耳兰)正在进退两难、哭笑不得之际,见了秋谷,好似见了前世亲人一般。”
【近义词】
①啼笑皆非
2⃣狼狈不堪

【拼音】
láng bèi bù kān 123
【含义】
狼狈:困顿窘迫的样子;堪:忍受,能支持。形容非常困顿、窘迫。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伍修权《我的历程·在延安军委总部》:“他们发现我们公布的材料十分具体准确,他们的阴谋计划已在全国以至世界公众面前暴露无遗,使他们狼狈不堪。”
【出处】
①《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②宋·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实狼狈不堪。”
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那提调狼狈不堪,到了岸上,见了钦差,回完了公事话,正要诉苦,才提到了‘海航管带’四个字,被钦差拍着桌子,狗血喷头的一顿大骂。”
【近义词】
①焦头烂额
【故事】
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
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生活。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也是祖母供他读书的。因此,李密与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丢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后,李密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她。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过残年。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
3⃣羞面见人

【拼音】
xiū miàn jiàn rén 123
【含义】
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感到羞耻
【出处】
《南齐书·刘祥传》:“司徒禇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
体谅:
1⃣恻隐之心

【拼音】
cè yǐn zhī xīn 123
【含义】
看到别人遭受苦难而产生的怜悯同情的心情。
【示例】
①郁达夫《钓台的春昼》:“船家似乎也动了恻隐之心,一句话也不发,跑将上来,他却突然给了我一盒火柴。”
②王金年《党委书记》:“丁一夫动了恻隐之心,忍不住瞟了工人们几眼,只见他们全都穿着背心,浑身是汗,在紧张地忙活着。”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近义词】
①悲天悯人
【反义词】
①铁石心肠
2⃣高抬贵手

【拼音】
gāo tái guì shǒu 123
【含义】
恳求别人原谅通融时的客套用语。意为您把手抬高一点,我就过去了。
【解析】
“高抬贵手”和“手下留情”都指祈求别人原谅、通融。“高抬贵手”偏重于通融,强调祈求使顺利通过;“手下留情”偏重于原谅,强调祈求原谅饶恕。
【示例】
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喂,朋友,那边是要比这边舒服些,您总得帮我这点忙吧?请您高抬贵手,给我这一点面子。”
【出处】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近义词】
①手下留情
②网开一面
【反义词】
①赶尽杀绝
3⃣将心比心

【拼音】
jiāng xīn bǐ xīn 123
【含义】
将:用。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解析】
见“设身处地”。
【示例】
陈白尘《云梦断忆·忆眸子》:“将心比心,他睡不着觉,而又听我鼾声不已,真是卧榻之旁岂容‘黑帮’‘鼾’睡呢?”
【出处】
①宋·范成大《偶至东堂》诗:“饥时吃饭慵时睡,何暇将心更觅心。”
②《朱子语类》卷一六:“前官之待我者既不善,吾毋以前官所以待我者待后官也……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近义词】
①设身处地
【故事】
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怀畅饮。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庄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说:“无妨,此刻宴乐饮酒自不必拘泥妇人之节。”并让所有的人都取下头冠,当灯火再亮时,将士中无一人戴头冠。真是难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数年之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处劣势,突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这位将士就是当年调戏庄王爱妾的那人。庄王当年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之心和令人叹服的人情味;他并没有期求回报而却得到回报,这正是他事业成功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搞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别人。
4⃣略迹原情

【拼音】
lüè jì yuán qíng 123
【含义】
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示例】
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鲁迅《坟·我的节烈观》)
【出处】
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
【近义词】
①略迹原心
5⃣能近取譬

【拼音】
néng jìn qǔ pì 123
【含义】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出处】
《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近义词】
①推己及人
牢记:
1⃣记忆犹新

【拼音】
jì yì yóu xīn 123
【含义】
犹:还。对往事的印象还很清晰,好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形容印象深刻。
【解析】
见“历历在目”。
【示例】
巴金《谈〈第四病室〉》:“开始写《第四病室》的时候,因为‘记忆犹新’,我的确有‘重温旧梦’的感觉。”
【出处】
宋·刘克庄《跋章南举千藁》:“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
【近义词】
①历历在目
2⃣刻骨铭心

【拼音】
kè gǔ míng xīn 123
【含义】
铭:在石头或器物上刻字。像镂刻在骨头和心上。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
【解析】
“刻骨铭心”和“没齿不忘”都有记在心上,永远不忘的意思。“刻骨铭心”强调记忆之深刻;“没齿不忘”强调记忆时间之长。另见“刻肌刻骨”。
【示例】
①冰心《〈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后》:“只有从心里咬牙切齿地痛恨敌人的人,对于自己的亲人才会自然地生出刻骨铭心的热爱。”
②叶圣陶《小病》:“双方刻骨铭心想着的,只有彼此指认的优点。”
【出处】
①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②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曲:“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
【近义词】
①刻肌刻骨
②没齿不忘
【反义词】
①置之脑后
【另见】
①刻骨镂心
②铭心刻骨
③铭心镂骨
④镂骨铭心
3⃣铭记不忘

【拼音】
míng jì bù wàng 123
【含义】
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这次事故让我终身铭记不忘
【出处】
梁晓声《表弟》:“我相信,他将庆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现过那么一个女孩儿,他将对我终生铭记不忘!”
【近义词】
①牢记不忘
4⃣念兹在兹

【拼音】
niàn zī zài zī 123
【含义】
兹:此,这个。本作“念此在此”,指怀念这个人,在于他有这些功劳。后用以形容对某事十分重视,念念不忘。
【示例】
柯灵《文坛巨星的陨落》:“战斗、工作、疾病,曾经使他疲乏到无欲望状态,‘曾有爱我者因此暗中下泪’。但他锲而不舍,念兹在兹的,还是工作。”
【出处】
《尚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
【近义词】
①念念不忘
【反义词】
①置之脑后
②置之不顾
成语大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