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传统的贴金工艺主要用于装点了宫殿、庙宇;当前南京金箔在食用、化妆、建筑、工艺、装饰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金箔生产至今仍有大量的工艺流程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正是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了南京金箔参与国际竞争时的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 中国出口的真金箔名扬世界,已远销到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埃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发展,金箔制作部分走上了工业化轨道,拓宽了金箔的新用途。 但打箔是高技巧高体力消耗的劳动,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一行业的很少,因此整个金箔业后继乏人,同时金箔的衍生品有了多种替代,导致其市场日益缩小,加上金箔的传统工艺不断遭到打箔机器的排挤,金箔的锻制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需要加以保护。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这一带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金箔锻造技术就是指将黄金捶打,制成超薄的金薄片。金箔常用来装饰佛像或是器具。金陵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很高,从古到今,一直为手工捶制,是我国特种传统工艺。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南京金箔系用真金经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打开子、装家生、打了戏、出具、切金箔、检验包装等十多道工序锤炼而成,其中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经科学测算,943张金箔厚仅一毫米,一万张金箔重仅178.125克,打制技艺之精可见一斑。
2006年5月20日,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
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纯金箔,厚度为0.12um。金箔有“红金”、“黄金”之别。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
人们对黄金的赞美中常常也在无形中体现了黄金的特殊工艺,如:“金枝玉叶”、“金碧辉煌”,所描述的就是黄金工艺的一个重要品种——金箔。
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防潮湿、耐腐蚀、防变霉、防虫咬、防辐射,用黄金制成的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古法制金箔是先将金提纯,再经千锤百炼的敲打,成为面积2.5平方厘米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经6-8小时的手工锤打,使金叶成箔,面积相当于金叶的四十倍左右,再裁成方形即成。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河北迁西清东陵慈禧陵墓铭文,就是典型的金箔制品。
传统工艺制作金箔,是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经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厚度不足0.12微米。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