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伊始概论
超小超大

印度河-恒河文明

外喜马拉雅山麓上,发源了一条河流,它叫做印度河。印度河流经克什米尔,往西南方向注入阿拉伯海,冲击下来一片肥沃平原,这是古印度文明的龙兴之地。

约公元前2500-1750年,达罗毗荼人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哈拉巴文明。随着时间的发展,各村庄周围都大肆修建了城防,进入到早期城市阶段,城邦演变成国家,但小村落仍然众多。而且,在国家产生以后,印度河文明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为主的政治、经济中心。

哈拉巴城市的建筑,有的较豪华,有的较简陋,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阶级。私有制的出现,使得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哈拉巴文明经过长期的改革和发展,将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明的城市规划水平极为高超,分为卫城和下城区,对居民区、粮仓、手工作坊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城市的卫生系统已达先进水平,城市排水系统内有石灰石,可以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总排水口放在了城外,避免污水对城市造成二次污染。

印度河两岸多采用苏美尔人的灌溉方式,像苏美尔人开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样,种植小麦、大麦、椰枣等。这些作物是达罗毗茶人的主要食物来源。畜牧业上,达罗毗茶人驯化了狗和驴,各种家畜被饲养。哈拉巴文明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也学会了冶炼术,可以冶炼金、锡、铜等金属,唯独不能冶炼铁。青铜武器和工具被大量使用,和石器并用。青铜的普及,使得哈拉巴文明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首饰。哈拉巴文明已经出现了手工业技术,但技术仍未娴熟,直到古印度人兴修了城邦后才迅速发展,制陶工匠已经能制彩陶。哈拉巴文明的商业贸易十分发达,金从南印度进口,银从伊朗高原和阿富汗高原进口,古印度也和两河文明展开了贸易,两河流域出土了大量的哈拉巴印章。

达罗毗茶人是团结的,各城市之间少有兵端,使得他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但哈拉巴文明却发生一件世界未解之谜。三万多人口的摩亨佐·达罗一夜之间消失,并且横尸遍野。人们一直没有查出原因。至今史学上流行三种说法,一说是外族入侵,但入侵此处的雅利安人是几百年后的事情,如果是文明入侵,不至于街道上横尸遍野,而且能留下别的东西,如果是野蛮人入侵,不可能征服强大的哈拉巴的文明;另一说是史前核爆,遗迹是被爆炸夷平之状,地面上出现了因高温而成的玻璃,印度传说也说“耀眼的光芒、银色的云、奇异的夕阳”“无烟的大火,紫白的极光”,多本史前书籍也描述为“箭雨发射在空中,化成光包围了敌人。太阳异动,散发出异常的热气”。史学家们推测那时候人类熟悉原子能,和比广岛原子弹大上千百倍的炸弹,因为滥用核能而招致毁灭;另一说是球形闪电,摩亨佐·达罗先被有毒气体袭击,以致街道横尸遍野,然后被大气层中的一千多个球形闪电连番轰炸而毁。至今史学界众说纷纭,没有准确定论。

达罗毗茶人一直和北部的游牧民族作斗争,文明衰落后几百年,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趁着这个机会,于公元前1500年翻越兴都库什山,通过开伯尔山口,入侵了印度河流域,他们是雅利安人民族。

古代的交通受地形的限制很大,当时西亚、中亚和南亚的唯一通道就是开伯尔山口,翻过兴都库什山的开伯尔山口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可以长驱大进。历史上,外族都是通过开伯尔山口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便是如此。可印度人却死都不在开伯尔山口修建关隘。

雅利安人本来是古印欧人的一支,古印欧人是最早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在东欧平原生活,往西欧、北欧方向的演变为凯尔特人(今法国人和爱尔兰人先祖)和日耳曼人(今英国和德国人先祖),往小亚细亚方向的则灭亡了爱琴海文明,往伊朗高原方向的则由雅利安人演变为波斯人并灭亡了巴比伦,再翻过西奈半岛灭亡了古埃及,往东亚方向的则演变为大月氏等亚洲游牧,往中亚方向的就演变成了雅利安人。四大文明古国有三国被雅利安人所灭。

雅利安人的“雅利安”意思为“高贵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将本地土著视为低等下人,称之为“达休”,意思为贱民。雅利安人将当时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据点尽皆摧毁,毕竟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

雅利安人转入定居生活后,变为农耕民族,像达罗毗茶人一样种植大麦,采用畜力耕种、沟渠灌溉、施加肥料等先进农业技术。这一时期,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铁在早期吠陀时代出现,但极其稀少,铁器不普及,商业还是以物换物为主。

雅利安人在没入侵印度之前,仍保留着原始时期的军事民主制。但自从入侵印度之后,氏族部落就瓦解了。随着战争的不断增多,军事首领和贵族的权利膨胀,社会开始走向分裂。氏族部落真正瓦解,私有制也从萌芽变为果实,涌现了大量的债务奴隶,雅利安人从军事民主制走向了奴隶制。雅利安人进入了晚期吠陀时代。

公元前1000,雅利安人的势力扩张到了恒河平原,与恒河本地土著交融,这一时期铁器才被大面积普及,恒河平原的森林与沼泽被开发为农田,经济支柱业变为农业。雅利安人此时已经开始按照历法种植作物,并且较前代丰富,种植了水稻和棉花,印度日后也变为世界的主要产棉区。手工业也蓬勃发展,大流士一世侵入印度的西部领域,进口了大量的金属,足以证明采矿业和冶炼业发达。商业也随之发展,原来的以物换物方式被金属货币交易取代,奴隶制也带动了高利贷业。

氏族部落瓦解后,一些部落过渡到国家,像哈拉巴文明一样修建城邦。城邦国家的上层贵族为了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分工,稳定印度本身的社会体系和宗教观念,在军事民主制和氏族制度瓦解后,制订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臭名昭著的制度——瓦尔纳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深刻影响两千多年来的南亚人民,影响范围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种姓制度以血统论等级,社会地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僧侣贵族,负责宗教、教育和农业)、刹帝利(军事、行政贵族,负责军事、赋税和守护拥戴婆罗门)、吠舍(普通雅利安人,负责商业和养前两个阶级)、首陀罗(非雅利安人,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地位低贱,负责服务上等阶层)。除了四大种姓外,还有“第五种姓”,为“达利特”,即前文的“贱民”,在种姓制度下他们不算是人民。

种姓制度一旦确立,种姓就会世世代代相传,不同种姓之间的孩子被称为杂种姓。阶层流动变为僵局,低阶层上升到上阶层基本不可能。而事端一般都是同阶层的人引发的,高种姓和高种姓打官司,低种姓和低种姓打架。而种姓制度直接影响印度人的观念,是种姓的歧视。只要种姓低,就什么也不行,比如婆罗门认为首陀罗特别懒,没必要给予福利养懒人。在婆罗门、刹帝利眼里,吠舍是和首陀罗一样的低等人,但吠舍也同样歧视首陀罗。于是,吠舍和首陀罗一直闹事,不大可能出现低种姓故意打击高种姓的事情。

雅利安人确立种姓制度,最初的想法的协调分工,让社会有序运转。但是后来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族人入侵印度后,为了压制印度教和统治印度人民,将种姓制度僵化,彻底将社会变为实打实的阶级社会,种姓制度变得等级森严,沦为了上层的工具。印度被英国殖民后,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思想,种姓制度就被批判。于是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便废除了种姓制度,规定歧视低种姓是非法的。但种姓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文化根深蒂固,高种姓还是会不自觉歧视,低种姓仍然会不自觉自卑,在实际的社会运作里,仍然能起到不可动摇的地位。

种姓制度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假如外族入侵印度后,印度本地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就会立刻将外族首领绑架在自己的利益上,化敌为友,将外族高级阶层变为印度的婆罗门贵族,本地贵族则会转危为安。而外族统领,久而久之也和印度人交融,文化会相互影响,所以印度也算是依靠种姓制度,使自己的文明变为另一种的璀璨了。

婆罗门和刹帝利还有一种关系,婆罗门主管宗教,传递宗教思想,刹帝利是婆罗门的主要教徒,因此刹帝利才拥戴和守护婆罗门。婆罗门传递的宗教,是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经典是《吠陀经》,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信仰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种姓制度的形成,婆罗门教功不可没。婆罗门教中,婆罗门是造物主的嘴巴,刹帝利是造物主的手,吠舍是大腿,首陀罗是脚,达利特什么也不是。婆罗门教主张“善恶有报,生死轮回”,但和佛教不同,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婆罗门教鼓吹阶级分化。婆罗门教有一野蛮的祭祀方法,叫做人祭。总之,婆罗门教是阶级的产物。

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引起印度本地人的非常不满,他们掀起了反婆罗门教的运动,不接受婆罗门的管理,婆罗门教开始动摇。公元前三世纪时,孔雀王朝统治印度,佛教和耆那教的广泛传播,使婆罗门教衰落,至印度南北分立时,婆罗门教才开始复兴,刹塔瓦汉王朝和案达罗王朝将婆罗门教奉为国教,发展到笈多王朝时,婆罗门教极度繁荣,并且转化为今天的印度教。

雅利安人的部落演化为国家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里,还有德干高原上,十六个国家林立于此,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代。摩揭陀国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同时,反抗婆罗门教的沙门新思潮发生了,思潮中诞生了许多宗教,佛教就是从沙门新思潮中诞生的。沙门,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总称。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是刹帝利种姓出身,释迦摩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摩尼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29岁时感叹人生无常,随大师学习,但认为仍然不能解脱。于是他便到王舍城外的一棵大树下坐禅,想了七天七夜,然后找到以前一同学习的同学,宣扬自己所想的宗教,收为弟子,创立了佛教。此后释迦摩尼一直在恒河上游地区传教,八十岁去世。

摩揭陀国的君主阿阇世支持佛教,在王舍城外举行了佛教徒的第一次结集。阿阇世又奉行扩张政策,在北印度确立了盟主的地位。公元前四世纪,难陀王朝统治了摩揭陀国,使印度的大半区域都服从他的统治,德干高原上的小国也都惧怕难陀王朝。

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入侵了印度,统治了印度西北部地区。雅利安人与波斯帝国起了兵端。波斯帝国衰落后,马其顿王国领袖亚历山大大帝吞并波斯帝国,发动了亚历山大远征,将波斯帝国的印度属地也拿了下来。至此之后,古印度就迎来了一个新时期:孔雀王朝。

哈拉巴文明是伟大的,雅利安人是强悍的。他们都创下了不可磨灭的成就。然而哈拉巴文明的灭亡,至今尚未可知。而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但后面的统治者却将它僵死。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婆罗门教和沙门教,各成纷纭。

文明伊始概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各国国家历史 连载中
各国国家历史
炅灵_25557744964887554
简介:介绍各国简介
2.2万字2年前
穿越水浒当好汉 连载中
穿越水浒当好汉
雪域雄鹰领主
简介:黄飞,一介学生,因酷爱水浒,崇拜梁山好汉,终口里脑海被水浒、梁山、晁盖、武松等将的满满的,机缘巧合,一次恶梦醒来,竞发现自己在水迫梁山,还随身自己崇拜的好汉身上,从此一段奇幻之旅开始了………
52.0万字2年前
历史上的秦始皇 连载中
历史上的秦始皇
一诗,一歌,一世界.
简介:千古一帝秦始皇,众说纷纭,究竟历史上的他是什么人呢?
2.7万字2年前
宽容(美国历史学家,亨德利克威廉房龙著) 连载中
宽容(美国历史学家,亨德利克威廉房龙著)
悠闲永存
简介:《宽容》是美国历史学者房龙的一本流传很广的著作。这本书作者自认为是回顾了历史上宽容这种美德被作践,被尊重的历史,提及了许多历史著名的人物,从而提倡宽容的精神。作品较为充分地展现了作者文学性的历史叙述和自己对人类命运的特有关切。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本书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别人的评价:书是去年看的了,突然间就想了起来。第一次,接触此书,是在高中时吧,语文课本里选了它的序言。像一篇童话式的寓言,还以为,书里都是这个样子的呢,后来看了才知道,实际上是房龙用文艺性笔法所写的一部反抗无知、偏执和暴虐的檄文。他在书中阐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宽容。揭示了一幕幕因为固执己见所带来的悲剧。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认可的信仰,不应该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我们应该宽容的对待与自己不相同的观点。房龙没有采取一般作家写此类作品时的笔调,如采用描绘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等,而是用幽默的笔调来叙述那些不宽容的历史,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不经意间流露出了悲天悯人的思想。从欧洲早期对基督教徒的迫害,圣巴多罗里昂大屠杀,种种种族的,社会的,个人的不宽容,让我们在触目惊心中,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昨天,善待今天,期盼明天。如果我们怀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这个世界是否会少一些猜疑和杀戮,少一些流血和牺牲?正如房龙在书中所说的:总有一天,宽容将会成为法则。
11.1万字2年前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 连载中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
吴溪桐
简介:(此书在网上所有版本上为一个人所写,有书迷(我也不指望)请加QQ3241944428)作者毕业于泰州中学,现就读南京农业大学(防止冒名顶替)下面正文,希望大家不喜勿喷。毕竟这样不容...
26.9万字2年前
系统带我回二战 连载中
系统带我回二战
用户7817981969
0.1万字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