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茸大大:仙人掌科 仙人掌科(拉丁学名:Cact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石竹目的一科。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或乔木状植物。该科有140属2000余种,大多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沙漠或干旱地区,以墨西哥及中美洲为分布中心;少数分布在北纬53°加拿大的和平河,以及海拔3000米积雪的高寒地区。只有苇枝属产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及斯里兰卡。中国栽培的有600余种,供观赏。仙人掌属和量天尺属等少数属种在南方诸省亦生。 中文学名 仙人掌科 拉丁学名 Cactacea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石竹亚纲 目 石竹目 科 仙人掌科 分布区域 美洲热带、亚热带沙漠或干旱地区 收起 基本概述 仙人掌科(Cact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石竹目的一科。 仙人掌 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或乔木状植物。该科有140属2000余种,大多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沙漠或干旱地区,以墨西哥及中美洲为分布中心;少数分布在北纬53°加拿大的和平河,以及海拔3000米积雪的高寒地区。只有苇枝属产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及斯里兰卡。中国栽培的有600余种,供观赏。 仙人掌属和量天尺属等少数属种在南方诸省亦生。 进化来源 该科的进化来源尚未查清;有些特征与番杏科、毛茛科、石竹科的某些植物相似,可能有亲缘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与石竹目有共同的祖先,大约在1.3亿年以前分化成独特的一支。N·L·布里顿和J·N·罗斯分该科为3个族,而C·巴克贝格和H·克赖恩茨等则主张把3个族升为3个亚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灌木或乔木,地生或附生。根系浅,开展,有时具块根。茎直立、匍匐、悬垂或攀援,圆柱状、球状、侧扁或叶状;节常缢缩,节间具棱、角、瘤突或平坦,具水汁,稀具乳汁;小窠(areoles)螺旋状散生,或沿棱、角或瘤突着生,常有腋芽或短枝变态形成的刺,稀无刺,分枝和花均从小窠发出。叶扁平,全缘或圆柱状、针状、钻形至圆锥状,互生,或完全退化,无托叶。花通常单生,无梗,稀具梗并组成总状、聚伞状或圆锥状花序,两性花,稀单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花托通常与子房合生,稀分生,上部常延伸成花托筒(receptacle-tube,或称花被筒perianth-tube),外面覆以鳞片(苞片)和小窠,稀裸露;花被片多数和无定数,螺旋状贴生于花托或花托筒上部,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或无明显分化;雄蕊多数,着生于花托或花托筒内面中部至口部,螺旋状或排成两列;花药基部着生,2室,药室平行,纵裂。雄蕊基部至子房之间常有蜜腺或蜜腺腔。雌蕊由3至多数心皮合生而成;子房通常下位,稀半下位或上位,1室,具3至多数侧膜胎座,或侧膜胎座简化为基底胎座状或悬垂胎座状;胚珠多数至少数,弯生至倒生;花柱1,顶生;柱头3至多数,不分裂或分裂,内面具多数乳突。浆果肉质,常具粘液,稀干燥或开裂,散生鳞片和小窠,稀裸露。种子多数,稀少数至单生;种皮坚硬,有时具骨质假种皮和种阜,无毛或被绵毛;胚通常弯曲,稀直伸;胚乳存在或缺失;子叶叶状扁平至圆锥状。[1]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洲热带至温带地区,唯丝苇Rhipsalisbaccifera(Soland.exMill.)Steam1种(或3-6亚种,一说3种)间断(或替代)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东非热带、马达加斯加、马斯克林群岛和斯里兰卡。通常认为该种在东半球的分布系早期鸟类携带所致。本科大部分属种已被引种到东半球,其中约10属,40余种在欧洲南部、非洲、大洋洲和亚洲热带地区逸为野生。我国引种栽培60余属,600种以上,其中4属,7种在南部及西南部归化。
秋茸大大:山茶花(学名:CamelliajaponicaL.),别名山茶,山茶科山茶植物,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其原产于中国东部,在中国南方,朝鲜、日本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达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中文学名 茶花 拉丁学名 CamelliajaponicaL.CommonCamellia 别称 山茶、山茶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侧膜胎座目 亚目 山茶亚目 科 山茶科 族 山茶族 属 山茶属 种 茶花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英文名称 Japanesecamellia 亚属 山茶亚属 花期 10月份到翌年5月份 花语 理想的爱,谦让 收起 形态特征 30张 山茶花图册 茶花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组成长约2.5-3厘米的杯状苞被,半圆形至圆形,长4-20毫米,外面有绢毛,脱落;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几离生,长2厘米,外面有毛,内侧5片基部连生约8毫米,倒卵圆形,长3-4.5厘米,无毛;雄蕊3轮,长约2.5-3厘米,外轮花丝基部连生,花丝管长1.5厘米,无毛;内轮雄蕊离生,稍短,子房无毛,花柱长2.5厘米,先端3裂。 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爿裂开,果爿厚木质。花期1-4月。培育品种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干美枝青叶秀,花色艳丽多彩,花型秀美多样,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 14张 山茶花图册 15张 山茶花图册 生长习性 茶花惧风喜阳、地势高爽、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适温在20-32℃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7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 山茶花 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中国中部及南方各省露地多有栽培,已有1400年的栽培历史,北部则行温室盆栽。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 主要品种 山茶花 茶花品种大约有2000种,可分为3大类,12个花型,2013年中国茶花品种已有306个以上。《花镜》载茶花品种有十九个:玛瑙茶、鹤顶红、宝珠茶、蕉萼白宝珠、杨妃茶、正宫粉、石榴茶、一捻红、照殿红、晚山茶、南山茶等。茶花型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曲瓣、五星瓣、六角形、松壳型等。 花有红、黄、白、粉,甚至白瓣红点等色: 68张 山茶花图册 67张 山茶花图册 单瓣类 花瓣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结实。其下只有1个型,即单瓣型。 大花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色大红,花朵小。花期3-4月。 垂枝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椭圆形。枝条柔软下垂。春季开花,红色。 紫花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种。花蕾心脏形,花色紫红。花期2月。 赛金光:山茶的栽培品种。叶长椭圆形,卷曲状,叶尖下垂。花复色,白底间桃红条点,偶有桃红色花。花营长椭圆形。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美人茶:山茶的栽培品种。叶长椭圆形,有光泽,叶缘有钝锯齿,较稀。花色大红或水红,喇叭形,较繁多花期1-4月。 复瓣类 花瓣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50片。其下分为4个型,即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松球型。 红牡丹: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椭圆形,先端尖,略下乖,叶缘具细锐锯齿。花粉红色或红色。花期3-4月。 松子:山茶的栽培品种。嫩枝紫红色。叶椭圆形,探绿色,叶尾突尖。花大红色,略暗些。花期3-4月或12月至翌年3月。 东方亮:山茶的枝培品种。叶深绿色,有光亮,叶缘具钝密锯齿。花韧开肉红色,渐肉白色。花期1-3月。 重瓣类 大部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其下分为7个型,即托桂型、菊花型、芙 蓉型、皇冠型、绣球型、放射型、蔷薇型。全盘荔枝:山茶的栽培品种。叶倒卵形,边缘具细密锯齿。花大红色。花期3-4月。 白宝珠:山茶昀栽培品种。枝细柔下垂。小叶椭圆形。花纯白色。花期2-3月。 花牡丹:山茶的栽培品种。叶深绿,椭圆形,叶面上有黄斑。花鲜红底色,上洒白斑块。花期11月至翌年1月。 白芙蓉:山茶的拽培品种。花白色,有红色条纹斑,五彩缤纷。花期2-4月。 心愿:山茶的栽培品种。新品种。花淡粉红色,重瓣,中型花。中花花期。 凯夫人:山茶的变种。新叶淡红色,带红斑或云斑。中至大型花,花瓣带小锯齿。中花花期。
秋茸大大:美人蕉 美人蕉(学名:CannaindicaL.):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全株绿色无毛,被蜡质白粉。具块状根茎。地上枝丛生。单叶互生;具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总状花序,花单生或对生;萼片3,绿白色,先端带红色;花冠大多红色,外轮退化雄蕊2-3枚,鲜红色;唇瓣披针形,弯曲;蒴果,长卵形,绿色,花、果期3-12月。是亚热带和热带常用的观花植物。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壤中生长最佳,也适应于肥沃粘质土壤生长。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 中文学名 美人蕉 拉丁学名 CannaindicaL. 别称 红艳蕉、小花美人蕉、小芭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姜亚纲 目 姜目 科 美人蕉科 属 美人蕉属 种 美人蕉 变种 黄花美人蕉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收起 基本介绍 花期:夏、秋季 美人蕉 花语:坚实的未来 花色:白·红·黄·杂色 国内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常有栽培。 美人蕉(生物) 国外分布:原产印度,美人蕉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根茎类草花。地下根茎横卧生长、肉质肥大、富含淀粉,多分枝,有明显的节,节上侧芽萌发能力强。单叶互生,叶特大,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脉。花两性,顶生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或狭圆锥花序,花大,直径10-12厘米,花具萼片3枚,小而绿色;花瓣3枚,通常狭而尖与萼片相似,花瓣与萼片联结成一管状;有退化雄蕊呈花瓣状,通常2-3枚,最大的1枚成为唇瓣,其余1-2枚狭而旋卷,仅一边有发育的花药;雌蕊管合生。花色丰富,有白、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或复色。朔果外被软刺,种子黑色。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可达100~150厘米,根茎肥大;地上茎肉质,不分枝。茎叶具白粉,叶互生,宽大,长椭圆状披针形。阔椭圆形。总状花序自茎顶抽出,花径可达20厘米,花瓣直伸,具四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鲜黄、橙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复色斑点等50多个品种。花期北方6月~10月(北方);南方全年。 中文种名 美人蕉 拉丁学名Canna,indica 科名美人蕉科 采集时间2009年10月07日 采集地点四川省西昌市,长安乡 采集人王凯,樊云川 更多 主要品种 美人蕉 美人蕉品种很多,到19世纪初已有近千个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 水生黄花美人蕉:株高1m左右,叶为绿色,花为黄色,一般生长于河边、湿地,水位在十公分左右,喜湿,耐寒。 水生红花美人蕉:株高1m左右,叶为绿色,花为大红色,同样生长于河边、湿地,水位十公分左右,涨势最好,喜湿,耐寒。与旱生美人蕉的相比,水生美人蕉更适合妆点人工湖,湿地公园、河道等水景绿化。 大花美人蕉:又名法美人蕉,是美人蕉的改良种,株高1.5m,茎叶均被白粉,叶大,阔椭圆形,长40cm左右,宽20cm左右总花梗长,小花大,色彩丰富,花萼、花瓣被白粉,瓣化瓣直立不弯曲。 紫叶美人蕉:紫叶美人蕉(C.warscewiczii)株高1m左右,茎叶均紫褐色,总苞褐色,花萼及花瓣均紫红色,瓣化瓣深紫红色,唇瓣鲜红色。美人蕉的果实为略似球形的蒴果,有瘤状突起,种子黑色,坚硬。 双色鸳鸯美人蕉:引自南美,是美人蕉属类中的珍品,因在同一枝花胫上开出大红与五星艳黄两种颜色的花而得名。
秋茸大大: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为木兰目、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是上海市市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白色到淡紫红色,大型、芳香,花冠杯状,花先开放,叶子后长,花期10天左右。分布于中国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河南等地。 中文学名 玉兰 目 木兰目 拉丁学名 MagnoliadenudataDesr. 别称 白玉兰、木兰、玉兰花、望春、应春花、玉堂春、玉兰 科 木兰科 二名法 Magnoliadenud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属 木兰属 亚属 玉兰亚属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种 玉兰 分布区域 中国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河南、湖南、贵州 英名 Magnolia 果期 8-9月 花期 10天左右 生物习性 喜光较耐寒、爱干燥、忌低湿 原产地 中国中部各省 花语 报恩 收起 形态特征 玉兰争艳5 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黄色长绢毛。叶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徒长枝叶椭圆形,长10-15(18)厘米,宽6-10(12)厘米,先端宽圆、平截或稍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成楔形,叶上深绿色,嫩时被柔毛,后仅中脉及侧脉留有柔毛,下面淡绿色,沿脉上被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明显;叶柄长1-2.5厘米,被柔毛,上面具狭纵沟;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4-1/3。 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厘米;花梗显著膨大,密被淡黄色长绢毛;花被片9片,白色,基部常带粉红色,近相似,长圆状倒卵形,长6-8(10)厘米,宽2.5-4.5(6.5)厘米;雄蕊长7-12毫米,花药长6-7毫米,侧向开裂;药隔宽约5毫米,顶端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淡绿色,无毛,圆柱形,长2-2.5厘米;雌蕊狭卵形,长3-4毫米,具长4毫米的锥尖花柱。 聚合果圆柱形(在庭园栽培种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弯曲),长12-15厘米,直径3.5-5厘米;蓇葖厚木质,褐色,具白色皮孔;种子心形,侧扁,高约9毫米,宽约10毫米,外种皮红色,内种皮黑色。花期2-3月(亦常于7-9月再开一次花),果期8-9月。[1] 生物习性 玉兰树的枝叶和花朵 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干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1公斤干叶可吸硫1.6克以上。因此,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河南(伏牛山)、湖南(衡山)、贵州。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林中。现中国各大城市园林广泛栽培,其中河南省南召县是中国林学会授予的“中国玉兰之乡”。[
秋茸大大:光叶子花 光叶子花(拉丁学名:BougainvilleaglabraChoisy.),别名:宝巾、簕杜鹃、小叶九重葛、三角花、紫三角、紫亚兰、三角梅,是紫茉莉科、叶子花属藤状灌木。茎粗壮,枝下垂,无毛或疏生柔毛;刺腋生,长5-15毫米。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品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强,不仅在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培。原产巴西。我国南方栽植于庭院、公园,北方栽培于温室,是美丽的观赏植物。花入药,调和气血,治白带、调经。(文中图片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中文学名 光叶子花 拉丁学名 Bougainvilleaglabra 别称 三角梅、三叶梅、毛宝巾、簕杜鹃、三角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中央种子目 科 紫茉莉科 属 叶子花属 种 光叶子花 分布区域 原产巴西,中国引种栽培 收起 形态特征 光叶子花 藤状灌木。叶互生;有柄,长约1-2.5cm;花顶生,通常3朵簇生在苞片内,花梗与苞片的中脉合生;茎粗壮,枝下垂,无毛或疏生柔毛;刺腋生,长5-15毫米。[1]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3-6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柔毛;叶柄长1厘米。 花顶生枝端的3个苞片内,花梗与苞片中脉贴生,每个苞片上生一朵花;苞片3枚,叶状,紫色或洋红色,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5-3.5厘米,宽约2厘米,纸质;花被管长约2厘米,淡绿色,疏生柔毛,有棱,顶端5浅裂;雄蕊6-8;花柱侧生,线形,边缘扩展成薄片状,柱头尖。 瘦果有5棱。种子有胚乳。花盘基部合生呈环状,上部撕裂状。花期冬春间(广州、海南、昆明),北方温室栽培3-7月开花。 生长习性 光叶子花 不同的气温、不同光照、不同水分条件下进行相对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光叶子花盆花因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而进入被迫休眠状态;在非休眠期,光叶子花因光照不足出现非正常落花,加上水分充足而花朵早谢;在x休眠状态的三角梅对光照强弱不敏感,但因温度低而显寿命长,因水分少也显寿命长。[2]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品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强,不仅在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培。只是在北方花色较单一。[3]或存在地域性,非泛指。 地理分布 原产巴西。中国南方栽植于庭院、公园,北方栽培于温室。 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花语之花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