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四年 公元前768年 十月初
秦襄公率秦军主力攻打岐山 在使用子蒙的策略后,将犬戎骑兵山顶的力量消耗了一部分后,夺去了山腰大营,然而,面对犬戎步兵在山顶的积极防御,秦军发动了四次强攻都被犬戎击退。秦军伤亡两千人后,秦襄公面对山顶犬戎的阵势,无奈之下做出了退兵的决定。而犬戎与义渠的谈判,却意外的获得了成功,犬戎国在承认义渠夺取北部国土的法理条件下,双方达成了停战,犬戎向义渠国上贡,但不称臣。在这种情况下,犬戎决定修生养息,与周围国家保持一定态度的和平,虽然,和秦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但很明显,秦国不想在冬月前出兵,猃狁也不愿意在冬季调兵,就这样,形成了一点和平的局面。而东方各诸侯国,都回到自己的国家,面对自己的国事,至于东出策应秦国,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包括周平王自己。
秦国 汧邑 十月初七 政事堂
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血腥鏖战,秦军在岐山顶上,遭遇了短暂的失败,秦军彻底退回国境线,只是在丰水两岸设立了几个观察哨,两天内传递四次有关岐山犬戎的消息。古色古香的政事堂建立于秦襄公三年,那个时候的秦国处境比之现在,不知困难多少倍,如今的局面,都是具有战略思维的秦襄公开创的,秦国的诞生就是在夹缝里求生存。如今,秦军已经撤回国内,秦襄公嬴开要在今天召开一个会议,商讨国内的经济问题!秦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穷国,国家一直处于军国管制,所有的一切都要为军事服务,里类似于今天的朝鲜国。黑色的大厅里,中间生着一点就着的大火池,秦国的文武两班大臣,分列左右,文官代表上大夫孟彦,中大夫甘兴,上卿白宿,客卿周泰,以及汧邑令花凯,剩下的都是各地的毫族代表。武官以嬴开的哥哥为代表,分别是大司马世父,前军大将子蒙,左军大将候镇,右军大将白申,后军大将公孙虎,以及秦国亲军大将蒙鹿,以及剩下的各地驻军代表大臣。嬴开气色比在岐山时好了不少,六万大军折损了一万四千人,把犬戎在岐山的几乎所有骑兵,全部给葬送了。每次一想到这里,嬴开就很高兴,因为犬戎没有骑兵就相当于丧失了机动力,没有机动力的犬戎,单靠步兵根本无法展开进攻。他稳稳的坐在上首,开门见山道:“诸位爱卿,孤自岐山退兵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秦国不算大国,先祖几乎就是在戎狄之中,建立的这个国家,血战频频,有一次险些灭族。但是,秦国为什么一次次可以挺过来,直到现在,依然在西部顽强的存在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到这里,他望着下面的各位官员,想看看他们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上卿白宿突然出列,躬身道:“启奏君上,臣以为,这西部诸戎,唯我大秦乃是中原国家,先天就具有优势,我们采取的农耕和游牧并行的策略,和那些只知道游牧的狄戎没有可比性,我们事田亩,养耕牛,收粮食,使百姓不受饿殍之苦,至于继续游牧,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养马,何来骑兵,无骑兵,安能与犬戎骑兵争雄西部。”嬴开听了他的话,缓缓的点了点头,而左下首第一位的孟彦缓缓道:“白上卿的话,只对了一半。”白宿一看,乃是自己的老师孟彦的回话,顿时,反驳的心思就没了,恭恭敬敬的向孟彦施了一礼,道:“宿愿闻老师高论!”孟彦看了看他,又抬头看了看嬴开道:“呵呵,君上,老臣不敢说什么高论,无非就是两点,一,秦国地处四战之地,仍能以用兵,保护自己的子民,无非就是上则君主贤明,中则官员配合,鼎力支持,下则百姓拥戴,将士用命。二,中原各国都在争斗中,无暇顾及秦国这个三流国家,所以,在将来的发展中,人口乃是国之重事,所有的事都绕不开人口!君上所虑之事,无非就是用人口填补秦国这几年血战重损失的丁壮。我国目前不停的吸收周的遗民,但收效不大,半年才收了不到五千人,所以,缺口还有很大,不管是农耕,还是战争,没有人,就什么都没有!”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对嬴开道:“君上,老臣所虑者,无非就是此事,此事乃万事的根本,请君上务必详查考虑!”嬴开听了他的话,犹如重锤击打全身一般,虎躯一震,良久,他才说道:“刚刚上大夫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把孤浇了个通透,是呀,没有人,哪里有国呀!孤命令。”他说到这里看到了长使马原,道:“你快记!”马原点头称是,忙拿出竹简,和笔,快速的开始记录!嬴开站了起来,来回踱步,慢慢道:“孤命令,一,军中凡是独子者,必须复员之,父子者,兄弟者,各复原其一,二,凡是因为战争,变成奴隶的人,在秦国为奴二年,就可为秦自由民,越一年,可为秦国人,凡是失国者,入秦一年,可为自由民,二年,但凡定居者,可为秦国人!各位爱卿,如此处理,不知妥当否!”众人相互瞅了瞅,上大夫孟彦脸色变得非常高兴,道:“善”!他们就这样一直讨论到了深夜,嬴开给他们管了一顿夜宵,所谓夜宵,就是用野菜,羊肉,米和胡饼熬成粥,一人两三碗,喝了就畅所欲言,直到二更,孟彦困的实在受不了,代表百官向嬴开辞行,嬴开定下了规矩,取消逢事议事的旧例,变成了每月四次的论事会。秦国的这种会议变得越多,秦国的官员效率就越高,仅仅一个冬月,秦国就解决了人口问题和后勤问题,为将来东出再造条件。
三更天,刚刚送回了睡眼惺忪的各个大臣,嬴开坐在政事堂门口的台阶上,看着一个个离开的大臣,心中五味杂陈,岐山一战,功亏一篑,没有打穿犬戎的防线,这变成了他的执念和遗憾。他已经四十多岁,拿武器作战,体力从今岁下降的很厉害。他的儿子赢旭,善于躬耕,脑子清楚,思维明快,突然,他有种强烈的愿望,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的决定!他看着满天繁星,悄悄的对自己说,这辈子,一定要为秦部族做点什么,不能就这么死了!说罢,他居然躺到台阶上,睡着了……不好意思,今日白转夜,明日继续更新
春秋旧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