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看来晋王并不打算这么善罢甘休,刚刚大胜归来,就提出整顿吏治。虽说提出得有些突然,但可见晋王对朝廷事务比较有想法,这次受挫,下次还会找机会重新提出。”
行宫中,一身龙袍的李柷手中拿着一撮鱼食,正在喂食花园中的鲤鱼,而在一旁,李青阳正在躬身汇报。
原来在刚刚结束的朝会上,李存勖最后提出要整顿吏治的建议,在朝臣中引起了很大的议论。
整顿吏治,李柷自然不反对,因为可以趁机打击贪腐、培植亲信,但李存勖提的时机不对。借着大胜的契机,提出整顿吏治,无疑会让人觉得这是在争夺权力,而不是真的想整顿吏治。
“你说的没错,李存勖跟他父亲不同。若是之前,他或许不会这么冒进,但其刚刚大胜而归,仗着击败梁军的威望,就想谋夺更大的权力,其心可诛。”李柷淡淡道,对于李存勖的举动,他早有预料,只是时间上没有猜到。
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对方应该缓缓,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挑出,让李柷不得不接受整顿吏治的建议。可李存勖因为被李柷反将一军,着急之下,竟突然提出整顿吏治,比他的预料要早了一些。
“陛下,切不可让晋王得逞,否则他会趁机扩大在朝堂的影响力,进而威胁陛下。”李青阳着急道。
“爱卿莫急,整顿吏治一事,朕也是赞成的,只是不会让李存勖主导。他的目的,朕清楚。
不过整顿吏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有他去当先锋,能给朕吸引不少矛盾,也不用朕去顶着压力去做这件事。”李柷安抚道,并没有太着急。
李存勖想要整顿吏治,无非是想革除弊端、趁机扩大势力范围,但其刚刚大胜就这么做,那些河东老人怎么看?要知道朝廷如今的顽疾,基本都在河东集团身上,想要让朝风焕然一新,就必须对河东集团一部分人动手。
即便是李存勖在河东集团有不少人支持,但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处理不好,李存勖反而会人心尽失。
“陛下的意思是先让李存勖去趟这趟浑水?然后坐收渔翁之利?”李青阳猜测道。
李柷没有回答,而是问道,“爱卿在朝中可熟识一些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俊彦?不需要职位太高,在六品至八品之间,年龄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
“陛下这是?”李青阳不知道圣上此举何意。
“这段时间,朕开始处理政务,但政务繁杂,朕感觉精力有些不足,就想设立一内阁,下设数名学士,协助朕批阅一些奏折而已。”李柷解释道。
“内阁?学士?”李青阳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试探道,“陛下,这内阁学士,是不是跟翰林学士的职责一样?”
“不太一样,翰林学士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但内阁学士有品级,朕计划暂定正五品。”李柷解释道。
“正五品?”李青阳心思一动,连忙道,“陛下,臣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不知道可否自荐?”
不太一样,那就意味着有很多方面的职能是相同的。别看翰林学士没有品级,但却能参与很多军国要事,甚至不与中书省商议,实际上已经不只是起草文书诏制了,还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分割外朝宰相议政之权,可谓名副其实之“内相”。
李青阳觉得,这个内阁学士肯定有前途。虽说他现在担任的中书舍人权力不小,但他更好看这个内阁学士。
在如今的局势下,圣上设立内阁,肯定有其深意。
“哦?爱卿打算自荐?”李柷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在天井关结识的道士,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你的条件倒也符合,进士出身、三十九岁,算你一个吧。
若是还有其他的合适人选,你可以推荐一二。”
“陛下放心,臣一定给推荐合适人选。”想到这个内阁学士的分量,李青阳顿时就很有动力。
李柷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肯定不会让李青阳一个人去推荐,于是他便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张承业、韩偓等人,让几人帮自己留意一下。
而他设立内阁一事,也很明显,自然是培植亲信。虽说没有在朝堂上说,但消息灵通之人不少,所以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李存勖耳中。
。。。。。。
“你们说这小皇帝是想干什么?居然在这个时候设立什么内阁,还要选出几名内阁学士,来帮其处理政务。”李存勖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意外。
刚刚被小皇帝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他,对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生怕这个内阁也是什么针对他的举动。
“殿下不必担忧,这所谓的内阁,其实就跟翰林学士院的翰林学士一个意思,是圣上想要培植亲信,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郭崇韬一下就看出这个内阁的本质,觉得并不奇怪。
就如李存勖培植亲信一样,圣上肯定会培植亲信,但又不是直接任命翰林学士或者中书舍人,所以就成立了这个所谓的内阁。
“小皇帝要配置亲信,本王也不能落后,本王也得招募一批人作为幕僚。”虽然知道李柷设立内阁的用意,但李存勖想对手都要培植亲信,他自然不能干看着。
“殿下可以从最近几年的进士或者明经之中拉拢一些人,作为幕僚。”郭崇韬建议道。
“这个办法可以,此事就由郭侍郎你去负责,只要愿意听从本王调遣,一定不会亏待他们。”李存勖大手一挥直接拍板决定了。
但有一点,他和郭崇韬等人都没想到,那就是拉拢的这些人该给什么品级。目前晋王府的那些职位都已经有人担任,若是再招收一部分有才之士作为幕僚,肯定无法给予品级。
即便是李存勖可以以朝职品级来对待,但这都得不到朝廷的承认。朝廷不认晋王府私设的官职,进士或者明经出身的有才之士又有几个愿意不要官职和声名来晋王府担任幕僚。
若是李克用在世时,倒还没问题,因为其掌握朝廷大权。但如今李存勖只掌握了一部分朝廷大权,即便是李存勖掌握吏部,但事关晋王府官职的事,可不仅仅是吏部同意就行,还得皇帝批准才行。
对此,李存勖现在肯定考虑不全,毕竟他是跟着李柷的脚步走。晋王府无法给予的职位,李柷却可以,一封圣旨下去,就能给予内阁学士一个正当的名分。
“这个事先不管了,本王找你们来是有其他正事的。”李存勖看着眼前的郭崇韬、任圜、卢质、马绍宏等人,神色凝重。
“殿下请说!”任圜看了一眼其他几人,认真说道。
“你们也听说了,本王决定整顿吏治。从父王担任河东节度使以来,常年征战,疏于吏治,导致如今朝中上下,贪腐盛行、冗官众多,正值朱温建立伪梁,朝廷和地方的官员不少人心思浮动。
正好本王刚刚大败梁军,朱温短时间不会对河东用兵,所以本王决定趁着这个时候整顿吏治。奈何前些日子本王在朝堂上一提,小皇帝并不支持,但为了朝廷,吏治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顿的时候。
所以,本王就想让你们想想主意,如何去逼迫小皇帝和朝中大臣同意整顿吏治。”李存勖正义凛然地说道。
“殿下一心为国,奈何圣上不明殿下。”马绍宏立即恭维了一下。
对于这个宦官,郭崇韬、任圜等人有些不满,什么时候都不忘拍马屁,关键是李存勖并不责备,这就很无奈了。
“殿下,若是圣上反对,恐怕想要推行并不容易。”郭崇韬担心道。
“本王自然知道不容易,所以才让你们来商议一下对策,如何去逼迫小皇帝同意整顿吏治。”李存勖不满郭崇韬一开始就泼冷水,主意还没出,就泼冷水,还是自己这边的人吗?
“殿下,若不找个由头,逼陛下去不得不同意整顿吏治。”卢质建议道。
“那你们可有主意?能让小皇帝接受本王的建议。”李存勖一脸期冀地看着众人。
一旁的任圜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口道,“殿下,臣倒是有个主意,但不知道算不算好办法。”
“什么办法,先说说看。”李存勖催促道。
“殿下应该知道我大唐自建立初期,便逐渐完善了官员致仕的制度,虽说安史之乱之后逐渐废弛,但这个制度一直在。”任圜解释道。
“任侍郎,你别话说一半。”李存勖见这位副手打哑谜,有些不耐烦。
“任侍郎不会是针对刑部司空尚书吧?”一旁的郭崇韬猜测道。
任圜惊讶地看了一眼郭崇韬,点头道,“正是司空尚书。按照我大唐的惯例,官员七十岁便可致仕,而司空尚书已经过了七十,到了致仕的年龄。
司空尚书历任懿宗、僖宗、昭宗和圣上的四朝元老。其担任刑部尚书以来,态度一直偏向皇室,特别是在逆贼李克宁被除去后,主管刑部之事更加上心。
若是能让司空尚书致仕,刑部尚书一职便空缺出来,到时候殿下就可以趁机推荐信任之人接任。”
大唐第一暴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