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来吧,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李柷来到李妙薇面前,扶起已有身孕的对方,便对其余行礼的三女笑着说道。
秦国夫人刘氏和晋国夫人曹氏,李柷自然认识。刘氏早过了年轻貌美的时期,倒是曹氏风韵犹存,显然年轻时也是一个貌美的女子,不然也不会深得李克用的喜爱。
李柷虽然把大自己六岁的杨氏收入后宫,但不代表他对刘氏和曹氏感兴趣。就算是年龄稍小的曹氏,都比何太后的年龄大。他没有明宪宗朱见深那爱好,把一个跟自己母后同岁的人纳入后宫,大几岁就行了,还大十七岁,李柷还没那么重口味。
至于这韩氏,李柷则是多看了两眼。
要知道这位晋王妃在历史上李存勖继位后并没有成为皇后,反而被封为了淑妃,貌似也没跟李存勖留下一儿半女的。可历史上李存勖有子女,难道是这韩氏不能生育?
八卦归八卦,但这韩氏真的挺漂亮,而且出自太原本地的大家族,据说是昌黎韩氏在太原的那一脉,有着鲜卑慕容家的血统,跟后世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是同族。
是不是同族,李柷不知道,但肯定血缘关系八竿子都打不着了,那都隔了多少辈了。
“谢陛下!”
秦国夫人和晋国夫人两人没有太紧张,毕竟也不是第一次面圣,倒是晋王妃韩氏有点紧张。因为她刚才明确感觉到有一道充满侵略性的眼神在自己身上看了个遍,那眼神的主人是谁可想而知。
“朕倒是没想到两位国夫人和晋王妃来看望皇后,早知道你们在这里叙家常,朕就该晚点过来,不打扰你们叙旧了。”李柷笑着道,看向皇后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温柔。
“皇上又看我了!”
虽然只是短短一瞥,但韩氏明确感觉到那道视线在自己身上多停了一会儿,女人的直觉是很准的。都说这皇上沉迷于炼丹、为人阴狠,可现在一看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看向皇后的眼神那么温柔,不像是装的。
反观晋王,根本就不疼惜他,不时还发火,动作也很粗暴。。。
韩氏连忙反应过来,自己都在胡思乱想什么,但不管她如何让自己冷静,但依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位温柔的少年天子。
李柷并不知道自己作为男人下意识多看了两眼,就让眼前这位晋王妃胡思乱想。虽说他羡慕曹操,但他现在还做不到曹操那样毫无顾忌。
而他对于皇后李妙薇的态度改变,的确跟其怀孕有关。虽说他对这个可能是来监视自己的皇后没什么感情,但既然对方怀了自己的孩子,他不可能做到不管不顾。
因为秦国夫人等三女的存在,李柷并没有在皇后寝宫逗留多久,找了个借口要去何太后处请安,就离去了。
他倒不是只是随便找的借口,而是真的去了何太后那里。他去有正事的,因为这段时间琼王李祥那小屁孩一直吵着要出宫,何太后被缠的没有办法,只能让二儿子李柷来管了。
“母后的意思是让老十出阁开府?”李柷犹豫了一会儿问道,“这会不会太早了?他满打满算也才十二岁。”
十二岁就出阁开府,倒也不是不行,但现在皇室羸弱,此时李祥出阁,不就给李存勖机会吗?十二岁的李祥,哪里会是有着不少幕僚辅佐的李存勖的对手,对方只要用点伎俩,说不定能废了李祥这个亲王。
“主要祥儿一直吵着要出宫,说是宫里太闷了。皇儿你现在事情也多,又没那么多时间陪他玩,所以他就来烦母后,母后现在也没辙了。”何太后无奈道。
因为长子的死,何太后对于李柷这个次子一直有些怨言,加上平时也不怎么亲近,所以便对李祥这个儿子很是溺爱。
“现在朝中局势诡异,此时老十出阁不安全。年满十五岁前,他出阁开府的事不要再提,既然他很无聊,跟着道观中那群道童一起学习读书吧。
作为朕的胞弟,当朝亲王,若是他连基本的读书认字都不会,有些不合身份。”李柷想了想,便决定下来。
对于那群十几岁的道童,李柷可是寄予了厚望的。不要当他们真的是一群道童,要是那么简单就好了,李柷可是一直在让人教这些道童读书识字,到现在也有些成效。
等这些道童的基础稳了之后,他还会让人教他们学习兵法和治国之策这些。当然忠君爱国的思想也是重中之重,到时候,这群人不一定是他手下最能干的人,但一定是最忠心的人。
因为对这群人期望很高,所以李柷的要求也很严,把李祥送去,也算是打磨打磨这位胞弟的性子。
“跟道童们一起学习?是不是不太合适?”何太后有些迟疑,虽说她不知道跟道童学习有多苦,但觉得这身份不符合,感觉不太合适。
“也该好好管管他了,若是连基本知识都不懂,他出阁之后只会成为别人针对的对象。”李柷没有多说,何太后也不是傻子,肯定能猜到李柷的意思。
“行吧,那就依皇儿之言。”想到如今皇儿李柷和晋王李存勖开始争权的事,此时李祥出阁,的确不合适。
。。。。。。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就当高升例行喊话准备结束早朝的时候,跪坐在下面的刑部尚书司空图却是颤颤巍巍起身,旁边的大臣连忙了一把。
李柷也看到了这位四朝元老,不知道对方怎么想起在这个时候起身,难道有事起奏?
司空图起身后,仿佛做了一个决定,来到中间空地上对着李柷微微行礼,“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
看到司空图出来,旁边的李存勖等人则是面露微笑,显然他们的计策应该是奏效了。
“爱卿请说。”李柷怀着疑惑,笑着问道。
“启奏陛下,老臣承蒙陛下厚爱,以年迈之躯担任刑部尚书一职。但臣今年已经七十有一,年岁已大,恐年岁无多,想回家颐养天年,还请陛下同意老臣致仕。”司空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说道。
“什么?爱卿要乞求致仕?”听到这个消息,李柷有些惊讶,不禁站了起来。
这好端端的,司空图致仕干什么?虽说到了七十就应该致仕,但李柷并没有逼他,用得着在这个时候致仕吗?
不仅是李柷,张承业、韩偓等一众官员都有些震惊,这个事可不是小事。若是司空图此时致仕,无疑刑部尚书一职便会空缺,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番争斗,平生风波。
就算是他要致仕,也得提前通一下气,哪有这么当着朝臣直接开口说的。
“陛下,自大唐建立以来,官员便有七十岁致仕的规定。臣作为刑部尚书,自然应该遵守,还望陛下恩准臣致仕。”司空图用力大声说道。
司空图想致仕吗?他其实不想,他知道这个时候致仕,对于圣上来说不算好消息,他也想多担任几年,等培养出合适的接班人再致仕。倒不是留恋权柄,只是当今圣上雄心勃勃、励精图治,有心中兴大唐,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致仕而影响圣上的大计。
“爱卿此言差矣,虽说七十岁是致仕的年龄,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爱卿这时候致仕,难道是想撂挑子给朕看?”李柷有些不悦,以为是司空图故意这么做的。
“陛下。。。”
司空图还想再劝,李柷听也不听就打断道,“致仕的话就不必再说,朕不会答应的。除非是爱卿真的病到连路都不能走、话不能说的地步,否则爱卿的致仕,朕不会答应的。”
对于圣上的态度坚决,司空图有些感动,但想到坊间的传闻,他也有些犹豫。
这时,吏部侍郎任圜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柷看了一眼任圜,淡淡道,“说吧。”
“陛下,既然今日提到致仕一事,臣认为应该严格执行。臣近日核查各地官员情况,发现超过七十岁而未致仕的官员不少,长期下去,丁会出现年迈的官员渐多,年轻的官员无法升迁,势必会引起朝局动荡。
为了吏治清明,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格执行致仕制度。”任圜也不管这是否得罪人,便在朝堂上大声请旨。
正如任圜所说,如今河东境内到致仕年龄而不致仕的官员不在少数,大多是跟随李克用打下河东基业的老臣,虽说大多官职不高,但资历较老,若是严格执行致仕制度,势必牵连甚广。
这任圜是吃多了?就算是你是吏部实际的掌权者,也不没这胆子吧?
很快就有人把目光放在了在那里高抬着头并未说话的晋王,想到数日前,这位晋王可是当众提出要整顿吏治,难道还没有放弃,真要在朝廷大干一场?
“陛下,臣认为这致仕制度只需要在中下级官员中严格执行便行,朝中四品以上的高官,比较短缺,在致仕的年龄上可以放宽数年,不必严格执行。”就在一众官员考虑该如何应对的时候,孟知祥便站出来驳斥任圜,并跟李存勖对视了一眼。
大唐第一暴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