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雷般的烟花弹,很震撼人心。
但让李渊感到更震撼的,却是他的好儿子,李世民!
关于宁书成的事情,他这个当皇帝的,还要刚才通过李内侍的汇报才能得知一些。但李世民不但早就知道了,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从洛阳把宁书成的烟花炮仗给弄到了长安来!
这代表什么?
说明他这个身为九五之尊的大唐皇帝,对天下和臣民的掌控程度,还不如他的儿子!!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是最复杂、最微妙的。一方面是父子亲情,一方面却又是世间最大权力的诱惑。那诱惑太大,大到足以让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古往今来的很多真实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尤其当太子已成人、皇帝却还正当壮年的情况下,有几个当太子的能甘心忍耐几十年才接班?
自古那么多被废掉的太子,大多都不是因为无能,恰恰相反,而是太有能力、太有野心,冒犯到了父皇的权威!
李渊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这些道理他却是很清楚的,而且非常敏感!
“你身为太子,竟沉迷这些玩物丧志的东西,还亲身冒险,不知爱护自身安危……真是太令朕失望了!”
李世民兴奋的走到父皇跟前,正准备说些什么,却被李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斥责。
“父皇?这可不是玩物丧志,这些烟花不光能娱人耳目,而且在战阵之上也有妙用啊!”李世民不服气的辩解,“就如这闪光雷,刚才儿臣是对着天空燃放,所以只有响声可怖,但如果平拿过来对准敌人呢?”
闪光雷,是后世逢年过节时民间常用的一种炮仗,又叫冲天雷、飞天炮等。造型很简单,就是在一个用纸卷成的细长筒里,倒着装七八个大号的鞭炮,用一根火绳串联起来。随着火绳燃烧,一个个大鞭炮在火药反推作用下依次爆射出去。
这东西的造型和原理,还真的有些像火绳枪。
但后世穿越来的人,见过火枪,能把这个跟火枪联系起来很正常。而李世民却只是个古人,压根连火枪都没听说过,而且他得到这闪光雷也才一天而已,竟然就能从这种玩物联想到火枪的用法,当真是匪夷所思!
真不愧是武能马上打天下、文能治国安邦的千古英主!
可惜,李世民这一番热心,却是媚眼抛给瞎子看。李渊既没那样的眼光,又刚对李世民起了戒心,根本就不想听他解释。
“我儿,你身为储君,乃是满朝文武、天下万民之表率,当知你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模仿,你岂可如此沉湎玩乐?若是天下人都学你一般,我大唐江山还补是要如前朝一般,二世而亡?”
“父皇!”
这话说得太重,李世民心里又是憋屈又是惶恐,赶忙跪下,准备继续解释。
但李渊根本不给他开口:“什么都不用说了,朕罚你回府闭门思过,十日不许出门!”
大袖一挥转身而去。
李世民愤恨的望了父皇的背影一眼,随即赶忙把那怨毒的眼神收起,一双握得指节发白的拳头也收回袖中,以免被父亲的心腹太监看到。
但他内心深处,原本已经枯萎的仇恨种子,再次开始发芽生长——那种子是很久前种下的,几年前差点长成毒藤,让他杀兄弑父!不过当时李渊反应比较快,赶忙提前废了李建成,改立他为太子,才让他把那毒藤又缩了回去。
而如今……
惩戒李世民之后,李渊也没忘了宁书成。
本想褫夺宁书成的爵位,把他贬为平民,顺便再治他个妖术惑众的罪名!但李渊也觉得这罪名太扯淡了。
最关键的诗,刚刚李世民才给宁书成说过好话,而他又刚惩戒过李世民,要是再把宁书成罚的太狠,难免被联想成是杀鸡儆猴。万一李世民把这联想成是要废太子的警告,逼得他铤而走险,那可就不好了!
而李渊虽然怕李世民影响他的权力,却又并没再废太子的勇气和决心。优柔寡断的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大事化小。
于是最终对宁书成的处置,就是罚他三年俸禄,并派条件传口谕去洛阳训斥一番,勒令他闭门读书,要是再敢传出他寻花问柳、胡作非为的传闻,就罚他这辈子不许踏入仕途!
……
五天之后,前往洛阳传旨的太监回来了。
带回的消息,差点没把李渊的肺都气炸——那厮得了口谕之后,竟然当晚就又跑去青楼胡天胡地!而据传旨太监打听到的情况,说是宁书成平日其实很少出入青楼的,也就是说,他那晚就是故意的!
这不就是直接打皇帝的脸吗?
更气人的还在后面——第二天,被宁书成光顾的青楼,就传唱出几首新诗词来。
第一首: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第二首:
“黄金殿上,偶失圣君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第三首:
“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片绢字难偿。
不屑与人称量。
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
真是白衣卿相!”
第四首:
“浊醪篘得玉为浆,风韵带橙香。持杯笑道,鹅黄似酒,酒似鹅黄。世缘老矣不思量,沈醉又何妨。临风对月,山歌野调,尽我疏狂!”
每一首都是上等的绝妙好诗词。
比之前做给那些青楼花魁们的词还要好,而且也不再是被李渊看不上的“深闺怨妇般”的婉约风格,一首比一首豪放!
这些,都是很符合李渊胃口的呢。
但这些诗词里的意思,却不但让李渊喜欢不起来,还气得他眼前发黑!
醉唐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