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里说: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你有多久没有静静地面对自己了呢?其实,偶尔一个人的时光,也是可以很美好的。
一个人独处,可以回忆流年往事,有一份静然心态,面对悲欢。与自己作伴的日子,虽然少了喧嚣和热闹,但好在不用被其他人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独处中你可以放空身心、放空思想;不为名利困扰,不为世俗所牵绊。一个人,怀一颗澄澈的心,既看清别人,也看清自己。
独处不是灵魂上的缺失,而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时的快乐。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在独处中让自己开出花来,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苏轼的《点绛唇 闲倚胡床》有句很美的词:“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高质量的独处,胜过低质量的社交。独处之人,老早就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会比较随缘。
我是个喜欢独处的人。尽管我也有时自责不合群。但是,我所有的快乐几乎都来自于独处。
姜子牙享受独处,成就了周武王的霸业;诸葛亮独处南阳,为刘备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周国平先生曾说:“人活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与人交往,他们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
越是独处,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自制力,专注力。当你选择独处,专注做最重要的事,在时间的沉淀下,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那些无法享受独处,害怕自己独处的人,始终不会清醒地认识自己。
孤独也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要对自己做深刻的反省和清醒的认知,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独处是对定力的考验,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其实,“不合群”也没有什么不好,你看那些独来独往的人,往往都是活得比较纯粹清楚的。
劣质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对自身的一种损耗,聪明的人懂得择友而交。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想安安静静过自己的生活,不去理会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
人到了一定年龄,要学会取舍,舍弃无用的社交,虚假的酒局,保持圈子的干净。在安静的氛围里,内心会安定下来,这样安定的状态下,可以培养智慧。
中年以后,就会渐渐明白生命的本质是孤独,在绝大部分的岁月里,我们终究要一个人度过。
朱自清先生说过:“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生活在这纷扰喧嚣的世界,有时真的需要有自己独处的空间,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什么都可以想。
孤独,是从功名利禄的虚无中解脱出来,让内心回到某个原点。
中年的我们,从无知变成了成熟,从慌张变成了从容。在岁月的沉淀和磨炼下,我们越来越享受独处的魅力。
生活繁重,我们都应在尘世的喧嚣助攻,找到这份难得的静谧。不要与谁为伴,就自己一个人的旅程,可以天马行空,自在逍遥。
独处,是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它把人对外界的渴望,转为了对内心的渴求。
与其费尽心力追逐别人的脚步,不如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机会。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从而避免漂浮于尘世,浮躁自己的灵魂。
陈年酒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