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调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狭义:指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
广义: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等广大地区。
2.背景:
(1)西汉初年,西域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4.概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比较:
--时间-目的-结果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
5.影响:
(1)凿空之行:开启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2)民族关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3)对外交往:开辟了丝调之路,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张骞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括的精神。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二、丝绸之路——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之路:
1.背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趋频繁。
2.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中亚、西亚→欧洲
3.交流的内容:(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1)物资上:
中国-丝绸,瓷器,茶叶……→西方
西方-香料,琉璃,胡椒,胡萝卜……→中国
(2)文化上:
中国-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西方
西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
4.影响: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促成了这种文明的互相渗,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5.海上交通:
(1)形成:汉武帝时期;
(2)向东航线(从山东-黄河→朝鲜、日本)
(3)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中南岛→马来半岛→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设置西域都护:
(1)时间:公元前60年;
(2)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2.班超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73年;
(2)原因: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
(3)结果: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3.甘英出使大秦。
…………………………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一件大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2、两条丝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经营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畅通和文化经济交流做出贡献非凡。
…………………………
关于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