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形成的背景(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
(1)封建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2)新兴地主阶级的强大。
2、战争的特征:
时期——目的——规模
春秋-会盟称霸-兵力少,短时间内决定胜负
战国-兼并统一-兵力多,时间 长,死伤多
影响:
春秋:出现一些疆域较大诸侯国 。
战国: 国家逐渐趋于统一。
3、著名战争:
(1)桂陵之战(齐魏)[田忌、孙膑]
(2)马陵之战(齐魏)(孙膑,庞涓)【减灶诱敌】[齐国强大起来了]
(3)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4.“七雄”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
5.影响:(春称:争霸⇒战国:兼并)
消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积极: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二、商鞅变法(改变生产关系,确立新制度)
1.背景:(1)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地变
3.概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革央主持变法。
4.内容:
(1)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基层管理,加强专制统治)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改革内容合法化,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2)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
③统一度量衡;(方便税收和交换)
(3)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军队战斗力 ,实现强兵,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触动奴隶主旧贵族利益)
5.结果: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成功原因:
(1)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2)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3)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得力的措施。
三、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两大系统工程构成,分成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3.功能: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方面的作用。
4.影响:
(1)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充分反应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3)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池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5.目的: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世袭制→军功制
土地变成私有。
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科技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
…………………………
关于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