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分封诸侯最多的是谁?洪秀全领导下的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分封诸侯达2700位,堪称是“滥封”,全国遍地都是王爷。要知道,中国常用汉字也就3000多字,洪秀全手下的王爷就有2700人,实在够狠。且不说财政开支多大,光是给这些诸侯王取名字都是很困难。为此,洪秀全只好“滥取名”,多数王爷没有实际封号,统一称为“小王”。这“小王”并不是说他们很“小”,而是在“王”字前面加上三点水,是为“汪”字。一大堆“汪汪”就是这么来的。不知大伙有没注意到,在2700位王爷中,没人受封为秦王、晋王、齐王、赵王、魏王、楚王,这是为何呢?
先来谈谈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之由来武王、周公旦两次东征获胜后,开始大规模分封,将同姓贵族、功臣、先代帝王后裔、部落首领等分封为“侯”,此为分封制之开端。春秋战国时期,存活下来的诸侯国君都自称为“王”,如秦王、齐王、赵王、魏王、楚王、韩王、燕王,等等。分封制所带来之弊端,不言而喻,可受“血缘政治”以及“宗法观念”之影响,除秦朝外,历朝历代都封王。其中,王爵中秦、晋、齐、楚这四王最为尊贵;赵、魏、燕、韩、宋、梁、周、吴等低一个档次。所以,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是分封制之遗留。历史上,秦王、齐王、赵王、楚王、魏王大多是“裂土分封”,要么是赋予实权,地位相当显赫。
洪秀全志向远大,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不能满足洪秀全自称为上帝次子,下凡来创建人人平等的“凡间天国”,共享太平盛世之荣光。那么,凡间是哪里呢?是已知的全世界,包括英国、法国、美国、沙俄等强国在内的“地球”。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都是管理中国内部事务,领地也在中国范围之内,远不能满足洪秀全之欲望。永安封王,是洪秀全第一次册封,杨秀清东王九千岁,辖东方各国;萧朝贵西王八千岁,辖西方各国;冯云山南王七千岁,辖南方各国;韦昌辉北王六千岁,辖北方各国;石达开翼王五千岁,暂时无辖区,寓意羽翼天朝。看到了吧。洪秀全志向远大,东、西、南、北都要管,还让送给石达开一双“翅膀”,飞来飞去,保护天朝安全。
图谋中原失败,洪秀全没了问鼎之雄心,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没必要封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则很骨干,东、西、南、北四方“各国”听不听洪秀全指挥不说,能拿下中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很不错了。洪秀全是位理想主义者,充满幻想,可不是傻子,他知道东、西、南、北这些“王爵”有点虚。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开始走务实路线,将精力集中于消灭满清,恢复中华。为此,洪秀全加封“剩男”秦日纲为燕王,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带援兵快速北上支持林凤祥、李开芳,一举拿下北京。封“大财主”胡以晃为豫王,寓意“河南之王”、“中原之王”,希望他荡平中原。然而,胡以晃过早牺牲,压根就没能去河南。秦日纲呢?勇猛有余,智慧不足,率援军北上时,在杨家店被清军八流将领击败,直接灰溜溜回到天京,搞得杨秀清相当恼火,直接削爵。北伐惨败后,洪秀全没了问鼎中原之雄心壮志,也就没必要封秦、晋、齐、赵、魏、楚等与燕、豫相类似之“王爵”了。
缺少雄心壮志,偏安一隅,又想集权一身,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不能封南王冯云山给太平天国设计出“军师负责制”政体,天王洪秀全是国家“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实权掌握在杨、萧、冯、韦等“军师”之手。“天京事变”后,军师负责制遭到破坏,仅存的杨、韦两军师自相残杀,没一人活下来。从此之后,洪秀全便不再玩军师负责制,也不想玩分封,李秀成直言:“被东、北、翼三王弄怕”。可以说,洪秀全想要集权了,想要做真正的专制君主,类似明清那种高度集权的君王。此外,洪秀全也没了进取心,只想呆在天王府,享受着江南大地之“温柔”。这在洪秀全后来册封的王爵中可以看出,忠王,显然是让李秀成忠于自己;辅王、侍王,显然是想要杨辅清、李世贤为自己服务;康王、安王、福王、喜王,等等,自然是享受之意了。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爵”不但表明进取心强,还有分割权力之意,洪秀全怎会分封?
可见,洪秀全前期不封这些“王爵”,表明自己心怀全天下,要创建出“凡间天国”;后期不封,则是自己已经丧失了进取心,只想偏安一隅,当专制君主。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