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祖籍山西晋中祁县,绛州龙门县人。隋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出授六合县丞。面对天下大乱,弃官还乡。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年,因病去职,躬耕于东皋山(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自号“东皋子”。贞观十八年(644年),去世,时年五十六岁。
个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风骨。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三仕三隐:
在隋业十年中,王绩应孝悌廉洁举登第,任秘书省正字。但是没多久,因为现实中 的仕途并不是设想中的那样美好,以身体有疾为由,请求调往别处任职,当了扬州六合县丞。最终在隋大业十年后期,王绩讬以风疾辞去官职,归往故里。这就是王绩人 生中第一次归隐,王绩在首次罢官回乡后,遭到了同乡人的嘲笑可见这与其短暂任职有一定关系。综合来看,王绩弃官的原因并不简单,一是初入仕途的王绩没能适应官场的生活。王绩出生在一个“六代冠冕”的名门望族,家族自带的荣誉感与优越感必定对王绩此次辞官产生了影响。初入官场,王绩还没能够完全摆脱以前在家闲适读书的书生气,对于官场如战场的仕途常态没有很好的适应。二是和当时隋朝动荡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王绩看到了朝廷内外的勾心斗角、昏暗腐朽,这让他内心受到了冲击而不愿继续任职。
王绩第二次出仕是在唐武德五年让他又一次出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其 好友薛收的造访。薛收当时是天策府记室参军,朝廷诏令京官以及总管刺史各举荐一名贤良之士,薛收与王绩同乡,又是同窗挚友,对王绩的才华也十分欣赏,加之王绩符合应诏条件,于是就推荐了王绩。然而,促使王绩再次出仕的最根本原因是由隋入唐的朝代更迭, 新朝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唐朝的建立,结束了隋朝的暴政和动乱,局势稳定,政治清明,再一次激发了王绩想要施展政治抱负之心。然而此时王绩已经隐居八年之久,其思想与精神信仰上有了明显变化,因此就为王绩第二次归隐埋下了伏笔。再次入仕的王绩,仕途并没有明显起色,待诏门下八年,一直未被授职。让王绩能数载居留于此,原因是什么呢?小编认为,这和王绩平生最大的爱好之一饮酒有关王绩钟爱饮酒的嗜好,成为了他待诏的主要动力。但是王绩饮酒为乐的背后包含着的,是些许的无奈。久诏不用有悖于他二次入仕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因贪酒而长居于此,似乎只是托词,王绩仍对仕途抱有希望。命运却没有让王绩再悉心等待去,贞观四年王绩四兄王凝得罪了朝阁重臣长孙无忌,王绩在官场上受到了排挤,再次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与纷争,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借以风疾辞官,退隐还乡。
王绩第三次出仕是在贞观十一年,此时的他已经 47 岁,近知天命的年纪,王绩为何又有意涉足官场呢?唐太宗即位后,选贤任能,整顿吏治,用了较短时间稳定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 国家政治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曙光。所以当他看到贞观蒸蒸日上的政治局势,又动了积极用 世之心。王绩虽然努力入世,但是三仕三隐的他在政治上依然毫无作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王绩一生的坎坷,也正是有这样的坎坷人生,才让王绩有着豁达的心胸,被世人所敬仰。
[摘自‘历史客栈王小二’]
古诗词小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