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几天前王珪才对他说了太子不是太子之际这句话,今天就如此。
很明显就是一种提示。
“这老狐狸,到底想暗示什么,暗示魏王已经和吴王彻底结盟?”温彦博怒而冷哼。
于宁志只觉得听了温彦博的话,脑海有些恍惚,有些东西似乎蒙上了一层迷雾,能看得到一些,却不能看得通透。
“王爷,你要地方王珪。”岑文本与李恪走在一起,提醒道。
长孙冲也说道:“不错,王珪这个人绝对不应该站出来,直接弹劾太子,甚至还要逼着太子去尚书职务,天上掉馅饼,总是感觉不踏实。”
李恪点了点头,然后对岑文本说道:“岑大人,朝廷一定会先修关中到陇右这段官道的,你们陇右要做好准备。”
“臣明白,请王爷放心。”
……
太极宫。
长孙无垢亲自给李世民研墨,她看着丈夫在纸面上写下王珪二字,不由微微皱眉。
李世民连续写了十张纸,然后才停下笔。
“观音婢,你觉得王珪这只老狐狸到底想做什么?”李世民苦笑着询问道:“这是我第一次看不懂这只老狐狸。”
“老狐狸忽然间变得大方了,大方地让我感到不安。”
长孙无垢在丈夫说话之际,递上毛巾。
温和缓慢分析道:“恐怕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王珪的目的。”
“此前王珪虽然一直在支持青雀,但是只要涉及到恪儿想做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掺和的。”
“即便掺和,也都是要恪儿那边予以并州系一定的好处。”
“先家后国,唯利是图,士族人的本性。
“这一次他支持青雀工部的工程也就算了,清查核算地方账目,就是又一次的清查整顿吏治,王珪当然不可能不明白,真的推行,一定会对地方的士族造成打击和损害。”
“既然他是先家后国的人,那就绝对不会出于公心公义,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他们一定会从这件事情得到更大的利益。”
“通过清查天下吏治士族损失的利益,他在图更大的利益!”李世民接住话茬说道。
他紧接着握住妻子的手:“不是观音婢你给我分析,虽然我知道王珪所谋更大,但也不可能这么条理清晰。”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继而面色沉凝道:“即便如此,但从他忽然出手,弹劾承乾,甚至让承乾……”
话音戛然而止。
“承乾!王珪他是想要动储君之位!”帝后二人不约而同的齐声道。
“好啊!”李世民紧接着冷笑道:“王珪这只老狐狸也终于忍不住了,一个阴弘智,让我有机会在关陇系上砍下一块肉,让关陇系痛彻心扉。”
“朕倒要看一看,并州系和关陇系的火并,要给朕什么惊喜!”
……
东宫。
李承乾愤怒道:“王珪这个老狐狸,终于代表李泰向孤,向关陇系发起挑战了,舅舅今天我不得已大踏步退让,我不甘心!”
“接下来的地方账目清查核算,我要从并州开始!”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可以,正好可以试一试王珪的反应。”
他们并没有把王珪那句太子不是太子之际,双方可以合作的话告诉李承乾。
在没有搞清楚之前,他是不会说的。
免得外甥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于宁志坐在一边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注意到后,询问道:“宁志在想什么呢?”
“辅机兄,我在想王珪现在对我们发起挑战,难道他就不担心吴王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吗?”
“王珪为什么忽然表现出一副迫切想与吴王结盟的举措?”
于宁志连问两个问题。
长孙无忌的眼睛渐渐眯起。
于宁志察觉到后,将眼神收回来不再说话。
他知道,长孙无忌肯定明白他这两个问题背后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长孙无忌眼神余光瞥了眼于宁志,不动声色地没有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啪啪!
就在此时,李承乾忽然拍了拍手,有太子府侍女进来。
双手捧着盒子,放在于宁志面前的案牍上。
于宁志不解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笑着说:“先生,这是孤的一点心意,孤知道先生喜欢练字,这文房四宝都是地方进贡父皇,父皇历年来赏赐给孤的。”
“正所谓宝剑配英雄,红粉赠佳人,这贡品文房四宝放在孤这里也是浪费,只有先生使用才是相得益彰。”
于宁志哪里不知道,李承乾是知道他要被长孙无忌等人推举入中书省才表现出如此的礼遇。
要知道,那天他与温彦博等人因为双轨并行发生冲突之后,李承乾就逐渐开始冷落他。
这种前后的反差让于宁志多少有些不习惯。
“宁志,太子的一番美意,收下吧。”
“不错,不错,以往我们有什么不愉快,那都是为了太子,大家也都别往心里面去。”
……
这时温彦博等人纷纷开口,释放善意,委婉的表达了歉意。
在此之前,他于宁志虽然是太子的老师。
可同样他于氏雍州出身,也让温彦博等人将他视为异类。
现在太子转变态度,温彦博等人也开始转变态度了。
于宁志也是士族人,这种事情见多了。
倒也没什么反感或者受宠若惊。
他略作沉吟,拱手道:“臣谢太子赏赐,不过还是等臣真的进了中书省,臣再向太子讨要。”
“也好,就这么决定了。”长孙无忌担心李承乾被婉拒不高兴,笑着开口说道。
李承乾心中的确有些不舒服,不过还是爽朗说道:“舅舅说的不错,等先生入中书省,承乾亲自将此文房四宝赠予先生,先生就可在中书省使用了。”
……
魏王府。
“岳父,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你们瞒了我什么?”李泰眼神犀利的盯着王珪。
王珪很平静的答道:“支持魏王你上位,并州系已经开始为此准备起来了。”
李泰眯起眼睛,并州这个坚定态度,一直都是他想要的,可真的在王珪表态后。
他反而充满了戒备。
……
在许多人的猜测不解中,年终述职、年关大宴,元宵普通同庆相继过去。
元宵第二日的早朝。
君臣礼毕后。
长孙无忌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刘洎老宰辅的不幸离世后,中书省缺少一位宰辅,辽东现在还暂由卞国公渊男生代领,臣以为十分不妥,许尽快遴选贤才,前往辽东。”
声音落下,议论声响起,一个中书省宰辅,一个辽东大都督。
一个封疆大吏,一个位极人臣,早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了。
终于要开始了。
大家都能想到,关于这两个人选,绝对是要争破脑袋的。
李世民略作沉吟,询问道:“既然辅机你提议,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中书省宰辅,臣推荐侯君集、于宁志作为备选,供陛下参考。”
“至于辽东大都督,臣暂时没有人选,或许王宰辅以及其他各位宰辅心中有合适人选。”
李世民不由微微皱眉,长孙无忌提及王珪,虽然也说了其他各位宰辅。
可真正提到名字的只有王珪。
朝堂没有人听不明白,这是对王珪释放善意,要将辽东大都督的人选留给并州系。
很显然,双方之前并没有商议,否则长孙无忌不需要当庭用这种方式暗示王珪。
李世民在王珪与长孙无忌身上瞟了一眼,心中琢磨:辅机这是向王珪释放善意,应该是想要王珪支持他的宰辅人选,是否也是想要缓和与王珪的关系?
他想到了年节前,王珪猛烈弹劾长子之事。
李泰狐疑的瞥了眼舅舅长孙无忌,然后急切的看向王珪。
又便宜不占王八蛋。
辽东这么大一块肥肉,而且去了辽东,还能接触辽东精锐,拉拢成为他的势力,没有道理不接受。
就算是裹着蜂蜜的砒霜,他李泰也敢吞!
“陛下,臣心中的确有一个辽东大都督人选。”在所有人的注意下,王珪大声说道:“辽东需要一个老成持重者,遍观朝堂,臣认为昔日秦王府十八大学士,吏部左侍郎于宁志最合适!”
“至于中书省宰辅。”
长孙无忌的脸色已经变了。
王珪转身看向尚未离开的雍州刺史岑文本:“岑大人是贞观十一年取得拥有,陛下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七年了,五年时间,岑大人从吴王手中接过河西的指挥棒。”
“河西的繁荣没有衰退,蒸蒸日上,岑大人功劳卓著。”
“加之岑大人当初便是宰辅,更熟悉胜任宰辅一职,臣以为因将岑大人调回中书省。”
“疯了吗!”
“姓王的是什么意思!”
“不知好歹,他竟然敢如此拧着来!”
“这不是败家嘛!我们士族中,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败家老东西!”
……
一时间,朝堂内低声的议论响起。
所有人都觉得王珪疯了,同时也十分困惑王珪到底想做什么。
身为五姓七望太原王氏阀主,竟然要把恪党调回朝中。
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长孙无忌的脸色有些僵硬。
他早对王珪吐露打算,告诉王珪他准备推举于宁志入中书省。
所以在给皇帝的备选人中,他加了侯君集,因为他很清楚,侯君集绝对不会入皇帝的眼。
他又把辽东大都督让给并州系,让给另外一个外甥李泰。
王珪没有承情也就罢了,提出的人选这么刁钻。
与岑文本竞争,于宁志没有一点优势。
功劳比不了,也没有当过宰辅的经历。
“王大人,岑大人调回中枢,谁来任雍州刺史呢?想要干好雍州刺史就必须熟悉雍州,遍观朝中,恐没有这样一个人选。”温彦博语气冷硬说道。
暗含一丝警告。
王珪笑道:“何必从朝中派,雍州本地的官员,吏部考核过,户部审查过他们的账目,无疑证明各个都是杰出的。”
“郝瑷还得到过陛下亲自授勋,我倒是认为,郝瑷接替岑大人就是个很恰当的人选!”
王珪侃侃而谈给出了答案。
一席话,让所有人看向王珪,就如同看到了鬼一般。
难不成太原王氏也投效了吴王李恪吗?
岑文本恪党!
郝瑷恪党!
于宁志于氏家族就在雍州。
虽然是太子之师,可真要说于宁志是谁的人,还真难说!
好嘛!
你王珪真大方,真是士族阶层最出息的败家玩意儿。
一口气提拔了两个,又半个恪党!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