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是谁第一个要玩枕头大战的。
枕头大战,一种流行全球的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减压聚会方式。枕头大战组织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通过网络招集陌生人,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枕头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集合。将枕头撕开一个小开口互相击打,将枕芯全部散光时截止。
在家里玩枕头大战没问题,让柯林在居间惠和知树面前出丑丢脸,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贝蒙斯坦:是哥莫拉最先拿起枕头的,都是哥莫拉的错。
柯林:嗯?!
哥莫拉:是克劳贝恩说日子无聊的,都是克劳贝恩的错
柯林:嗯?!
克劳贝恩:是贝蒙斯坦在网上看到枕头大战,说要玩的。是他的错。
柯林:😡
“哒~哒~哒”胜利队的战靴踩在地板上,诡异的与柯林自己和怪兽的心跳声重合。
暴雨可拍吗?可怕。不过比暴雨更可怕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平静。下雨时你要出门会带雨伞或者雨衣,但是在阴天黑云压城城欲摧时,不管下不下雨你都要准备好雨具。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是很累的。
柯林:这是贝蒙斯坦的房间对吧?
贝蒙斯坦:嗯嗯嗯
柯林在床底,天花板一阵摸索
柯林: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没收了。
贝蒙斯坦:啊!!!
柯林:有意见啊。
贝蒙斯坦:没有,没有
贝蒙斯坦:别了,棉花糖、别了,辣条、别了,猪肉干……我会想你们的,555555😢
柯林:把家里收拾干净,不然,你懂的
。。。
居间惠这一边,居间惠很快就买好了生活用品。雷厉风行,
居间惠:。。。
知树:。。。
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当初在交会时能忍住了
激动的灵魂
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
沉沦
心碎离开
转身回到最初荒凉里等待
为了寂寞
是否找个人填心中空白
我们变成了世上
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后各自曲折
各自悲哀
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
爱得那么深
于是梦醒了 搁浅了 沉默了 挥手了
却回不了神
如果当初在交会时能忍住了
激动的灵魂
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
沉沦
我们变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咳咳咳,洗脑神曲一不小心唱出来了。
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段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反复出现并且不受大脑控制,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叫作earworm(耳朵虫),形象得把这种现象描述成大脑中爬进一只小虫子。精神分析专家西奥多·雷克把这种现象的精神动力特性称为“萦绕在心头的旋律”,该现象的另一个科学名称是“不由自主的音乐想象”,简称INMI,是由神经科专家奥利弗·塞克斯在2007年提出来的。
不过,“耳朵虫”并非出现在耳朵里,而是一种纯粹的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达特茅斯学院的心理学家发现,当“耳朵虫”出现时,大脑的反应和听到音乐时的反应类似,都引发了大脑听觉皮层的活动。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只是通过想象,负责听觉信息处理的听觉皮层也会活跃起来。这种“听觉想象”活动生动地重现了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
这种反应是大脑接收到信息后情不自禁的一种反应,一旦被激活,便会引发“认知搔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让人忍不住回想这萦绕在心头的旋律,但“耳朵虫”也不是恐怖的东西,它是人类正常的身心反应。
出人意料的是,旋律的上口与否对人们记住它的程度并没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很少的歌曲被不同用户列举为他们的耳朵虫曲目。人们是否记得某一首歌,更关键的因素是,他是多久之前听到的,以及重复听到的频率有多高。
“耳朵虫”和强迫症或精神疾病里出现的“幻听”也有所不同。虽然有些强迫症患者脑海中也会持续地出现的音乐旋律,但带给人的感受是非常痛苦,难以摆脱的。但耳朵虫通常是无害的,只是短暂地出现,并不会给人带来长时间的折磨。而精神疾病中的“幻听”往往是真的能“听”到声音,而“耳朵虫”只是在脑海中想起的旋律而已。
原来“耳朵虫”并不是真的虫,只是大脑接收到信息后情不自禁的一种反应。而且看来所有人都难免和它邂逅,并且一时半会也摆脱不掉。在毕曼的调查中,46.67%的人会选择听或唱其他的歌来赶走耳朵虫,25.71%的人会用读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另外18.1%的人则选择任由它而去。效果最好的恰恰是最后一种,这正顺应了心理学上的自我控制的逆效应。越想赶走的想法就越难以摆脱,反其道而行之,却能起到消除的效果。
迪迦里的雷奥尼克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