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妈妈给我讲的,我妈妈听以前一个老太太和姥姥聊天时说的。
这位老太太姓于。年轻时是妓女,她的工作场地,文艺一点叫青楼,以前都叫窑子,招妓叫逛窑子,妓女称为窑姐。
据说这个老于太太年轻时长得很漂亮,就是好吃懒做,不愿意干活,索性去窑子里当窑姐了,挣了很多钱。最后嫁了个木匠,一生没有生孩子(以前没避孕套,瑶姐怕怀孕都是常年吃药,久了就导致不孕了),认了三个干女儿。晚年时三个干女儿挣着照顾她,比有些亲女儿都亲。因为这老太太超级有钱,年老时把钱和粮票往炕上一撒,谁照顾她谁就拿走。
这个老于太太晚年经常去我姥姥家,几个老太太坐在床头上聊天,知道她是干啥的,但没人瞧不起她。笑贫不笑娼这句话在那时就灵验了。农村妇女就愿意“挖人墙角”,现在话说就是八卦别人隐私,由于老于太太和我姥姥好,我姥姥出了名的厉害,也没人敢问得太过。
于老太太也想得开,看着这帮老姐们被好奇心憋得不行了,就给她们讲了一些她干窑姐时的事(儿童不易的就不讲了),这帮小老太太就都来了兴致,满屋子人没一个说话的(课堂纪律相当好了)。我妈妈她们也都一起听了,其中一件很灵异的故事,妈妈至今还记得。

那是老于太太刚干窑姐不久,所在的那个窑子就是几间连着的土房(类似于现在的洗头房,不高档),有一年秋天,夜里风雨交加,窑子里的十多个窑姐们都懒散地躺在炕上,小油灯被吹的一晃一晃的,好像随时都要灭了一样。今晚注定没什么生意,老鸨子(鸡头)也无聊地织着毛衣。
就在老鸨子准备关门回家休息时,有人敲院里的大门,老鸨子就打着伞出去开门了。开门后进来一个身穿雨衣的人,老鸨子就把人让进屋了。因为那人穿的黑色的雨衣,(带帽子的那种),扣着帽子,再加上天黑黑的,也没看清脸。老鸨子也没像电视里那样,笑呵呵地喊着,大爷过来玩呀?(那不是废话么?来这不玩难道听课?)
那人进屋后看了一圈,这会儿功夫老鸨子借着幽暗的灯光,看见那男的脚上穿着一双大皮鞋(那年头皮鞋是有钱人的象征)。老鸨子马上来了兴致,就指着炕上的姑娘说,大兄弟,随便选。那男的也没说话,可能不差钱,也没问价钱,就指了指炕上的于老太太(当时是于小姐)。老鸨子就喊她下炕,去里屋接客。
于老太太当时是店里头号红牌,可以选择接不接,当时她就说不接,第一,下雨阴天的,那人衣服上都是雨水和泥点子,于老太太嫌脏,还有就是于老太太虽然懒,但是不傻,而且很有心眼!从她晚年就能看出,这女的很聪明,其他瑶姐在年轻时把钱都花光了,老了混得很惨,她那时就知道攒钱留着养老用。
正因为她聪明,她当时就觉得那个男的,不,对,头!进屋这么久一言不发,而且他穿着那么大的皮鞋,走路居然一点声音也没有!雨衣也没发出摩擦的声音!!!但其他人居然没发觉这一点。
老鸨子一看于老太太不干,就问那男的换一个行不行,那男的也没说话,老鸨子就叫了另外一个姑娘,陪着那人进里屋了。过了很久那个窑姐才出来,老鸨子上前问,那人呢?还没给钱呢,那窑姐也是一脸疑惑,说那人先出来的,你们没看着么?
老鸨子当时傻了,里屋到外屋就一个门,不可能出来一个大活人看不到!老鸨子进了里屋看了一圈,也没见到人,开始没感到太害怕,主要是生气,以为遇到了嫖完没给钱就跑了的主儿。
看了一会儿,发现墙上挂着一件黑色的雨衣,不用想肯定是那个男的进来时穿的那件。老鸨子拿起了雨衣,不拿还好,一拿就吓了个半死,那雨衣的材料是纸做的,上面打了层蜡,这是寿衣店给死人做的衣服!

当时接客的那个窑姐也吓得不行了,他接客时就发现那男的身上一直冰冷冰冷的,还以为是淋到雨了。
老鸨子马上叫起其他窑姐,几个人出了窑子,赶快回家了。(以前老鸨子养着窑姐,吃住在一起,工作时和平时住的不是一个地方),接客的那个窑姐回去后大病一场,没几天就死了,死状极其恐怖,据说是先从下身开始,然后整个身子都烂了。
由于这件事太邪了,窑姐们陆续都走了,老鸨子也害怕了,所以也没拦着,最后老鸨子也不在那干了。讲到这时于老太太就说,“这人那,无论啥时都要长心眼儿,一个不留神,后悔都来不及了,我要当晚去接客,可能死的就是我喽!”
成为巨星从写小说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