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变量数量/降维
1.操作步骤
(1)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导入变量。
(2)描述里Statistics全选,相关性矩阵中勾选系数、显著性水平、反映象、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3)抽取——方法:主成分。分析:相关性矩阵,输出全部勾选,抽取选基于特征值。
(4)“旋转”选项卡,方法选最大方差法,输出全部勾选。
(5)“得分”选项框,方法选回归,勾选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6)输出结果,找到成分矩阵,复制到Excel中,在Spss中新建一个数据文件……
(7)转换——计算变量 X2/SQRT(4.568),数字是因子贡献率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在新数据文件的数据编辑器窗口得到一个特征向量。一般有几个主因子就要定义几个特征向量。
(8)在原数据文件数据编辑器窗口,描述——描述统计——描述,将参与因子分析的原始变量选入“变量”列表,并选中“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就可以得到标准化变量。
注:前面只选取了2个主成分,此处截图选取的数据和主成分数都不同,但表达更清晰明了。
(9)从特征向量矩阵可以得到主成分的计算公式。(系数是Y1)
Z1=0.47x1+0.17x2……0.45x8
(10)转换——计算变量,会出现计算变量数据框,在“目标变量”和“数字表达式”依次输入上述公式,分别点击确定,就可以得到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2.结果分析
(1)相关系数矩阵
分析:
表格的上半部分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负数就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正数则表示两变量成正相关。
表格的下半部分是显著性水平(即P值),和0.05作比较,小于0.05则说明两个变量是显著性相关。
(2)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分析:
KMO检验可以检验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说明偏相关性越好,因子分析效果越好。
>0.6,有效性可以接受。
>0.8,有效性非常好。
(3)反映像矩阵
分析:
只看相关性矩阵部分的对角线,如0.623a是KMO系数,>0.6 则说明有效性有所欠缺。
(4)总方差解释
分析:
从>1的特征值来筛选,一共有2个。这两个主成分总共解释了总方差的88%以上。
(5)碎石图
分析:
和上面的总方差解释结合来看,重点看拐点,从图可知2是一个拐点,从而得知我们选择公因子为2没有问题。
(6)成分矩阵
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成分出来,此表展现了它们的分布情况,包含了提取后各个主成分和变量之间的所有相关系数,如0.827>0.374,表明总人口属于第二主成分。
(7)载荷图
分析:
是一个二维图,辅助成分矩阵来看,靠的近的变量可能属于同一主成分。
(8)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分析:
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得分情况,如果因子载荷≥0.3则是显著相关的关系,再根据这个标准给每个因子归类。
学无止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