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造纸作坊依然设在溧水,还在原来的地方,但规模扩大了十倍不止。工部派出一名员外郎和二名主事来管理具体事物,技术方面当然是这个九品功曹张顺,这样四个人的领导班子就形成了。
张顺建议将老工人招回,便于尽快生产,三人没有意见。泡在水坑的竹子还有很多,张顺让老人带新人,很快就造出第一批纸,员外郎和当地司马勾通,派兵丁护送进京。
司马哪敢说不字,派了二百兵丁,随着一名主事赶往京城。当李世民见到这一大批白花花纸的时候,心情又澎湃起来,让那些蛮夷小国看看,我大唐又将出现变革。
李世民先将朝庭上的竹简全都入库封存,以后办公一律用纸张,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行,这多好的东西啊,方便快捷又不占用空间,同样是竹子,竹简和纸张就没有可比性。
李文义这段时间也没闲着,除了工部的日常办公,奔波在长安街改造和棉花深加工上。有一次他舅哥刘天华找他,说张月娥看到他们有小孩,自己还没有,心情始终消沉。
李文义想正好将棉花那摊活给她去做,说不定心情好就能有小孩,虽然在唐朝女人不管事的,但相对其它朝代还是是很开放的,李文义就要开这个先河,让女人也顶半边天。
他就将能用棉花做的各种衣服之类的,全都教给张月娥,人要是有事情做,心情就会大好,学习东西也快,本身就心灵手巧,在李文义的教导下,没过几日就全都掌握。
他就让男人们弹棉花纺线,女人们跟张月娥学织布,做各种衣服和鞋帽,那可是一千多人的队伍,几天货物就堆积如山。李文义从护卫和书吏的亲人中选出四人,在四个坊市开了铺子,让他们管理,其它人充值在四个店铺当伙计。
人们对这个店铺很希奇,进去猛的一看不起眼,仔细一看全是用的着的东西,小孩的婴儿枕,各种动物形状都有。老百姓穿的布褂,又厚实又便宜,深受百姓喜欢。
还有过冬用的棉鞋,棉裤,夹祆,棉袍,棉帽,棉手套等应有尽有,实在不买这些,还有缝衣服的棉线和做被子用的棉花。这四个店人们天天不断,多数是中青年妇女,这些操持家物的主力军。
这其间李文义让唐月氏国的遣唐使,给李世民上了表,说明月氏的生存状况不太好,请天朝皇帝能派工匠援助一下,解决月氏的现状。
中国人历来都是要面子的,就让李文义派五百能工巧匠支援,李文义早就选好了人选,派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些人踊跃报名,原因就是去了可以讨上三四个老婆,还不用花钱,这便宜事谁不去。
当然官方也是派了一位礼部郎中,和中郎将去协调,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李文义还给他的女人们带去一批丝绸,各种谷物和蔬菜种子,她们那边是没有的,给她们也带去一批白纸,还写了一封书信,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他的主要工作重点,还是在朱雀大街的改造上,每个环节他都检查到位,仔细的指导他们。告诉他们移植树木要大小适中,别大小不均看着也难看;在移植树木和花草时,底部一定要带上一些土;垃圾点上一定扣个盖,旱厕的蹲坑一定放一个木制马桶,便于清理。
张大柱也是真卖力气,李文义指哪儿他就打哪儿,将工程疏理的面面具到,比李文义想象的还要好,不到一个月全部竣工,就等着李世民的验收了。
李文义看到还剩下一点树木,和一部分花卉,就临时起意,让工匠们在一片废弃的水洼周围,建起了一座小公园,在水洼上面搭建个凉亭,又砌了一座假山,又在里面撒了一些小鱼,移点荷花过来。
坐在小公园的长椅上,李文义一看这个小公园对于朱雀街的绿化,真是点睛之笔,自己都佩服自己这神奇妙想。
大唐小能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