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批年轻人,把走出去的思想带入偏远的农村。那么放羊娃就还是放羊娃,羊还是羊?
所以说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当时的人们对80年代那批年轻人褒贬不一,现在看看他们起的作用还是真的不小,由于他们的影响出去打工形成了一股打工潮。
当然,这也离不开当年那批下乡的知识青年。知识青年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他们有的出生在大城市,有的出生在农村,他们把各地的风俗文化,还有各地的人文文化都带入了农村。
知识青年在农村的那段期间,他们把农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自己所有的美好的思想,都投入到了建设自己家园当中,所以当时的农村建设很美丽。
那时的人思想很单纯,他们一切听党的指挥,说到农村去,他们就到农村去,那时的人没有贫富差距,也没有那么多的个人思想。
他们以生长在农村,作为一件人生最自豪的事情,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非常的高尚,所以他们没有瞧不起农民。
反倒是他们认为农民非常的朴实热情,就和自己的亲人一样,他们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这片淳朴善良的土地上。
好些个知识青年在当地都成家立业,他们真的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农村,扎在了这片,哺育着中国大多数劳苦大众的土地上。
80年代末除了收音机,他们获取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又多了一项电视。
新闻联播成了知识青年必看的节目之一,当时好多农民不理解,还问他们,你们看这有什么意义吗?国家大事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不知道。新闻联播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变化。哪些政策什么时候落实?下一步准备落实什么样的政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不奢求农民能理解,但是他们想改变农民的生活,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的富裕。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扎根的知识青年已经不甘于现状。随着他们了解国家政策的越来越多,他们知道了学习对人未来的影响力。
知识青年的子女,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了他们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家庭里给不了的那种先进的思想。
现在高中的这批同龄人里,就有好多都是知识青年的子女,而且很步调一致的,这是青年家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在中上等。
他们受父母的影响,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不光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所以他们在根正苗红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对报效国家还是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动力。
可是还有很大一批孩子,没有上学,因为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没有,知识青年家庭孩子,渴望那么强烈。
在80年代,两极分化的开始,显现的还不是很明显。可是谁能想到,20年以后进入21世纪,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差异,居然真的是天地之别。
那些年我们曾是兄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