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问题出在哪里?很简单,就出在了“分母”上。我们都知道,一个分子式,要有分子分母才是完整的。两个完整的分子式之间,可以进行约分子或约分母的计算,但不完整的分子式是不能作运算的。比如,两个分子,20和40,一眼看去,40比20要大。但如果前者的分母是20,后者的分母是200,最终又是哪个大呢?从制程上讲,单独的分子是没有意义的,如衡量产线能力的指标,产能,不良率,稼动率等,都是分子除以分母的结果。这位IE专家在筛选数据时,就犯了这个错误。从表面上看,“时间H”是分子,“次数”是分母。但实际上,两个值计算所得到的“平均”值本身就只是分子,只不过是相对较复杂的分子而已。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重新收集数据,前面收集“因素次数”及“因素时间”,最后收集“计划次数”及“计划总时间”作为大的分母待用。
现在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份报表的区别:
区别一:时间跨度。前者是以天为单位,只分析了8天的数据。后者是以月为单位,折合成天数,数据量是前者的将近10倍。8天的时间跨度与三个月相比,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相差很大的。
区别二:报表格式。前者是将待分析的因素作横向排列,后者是将其以纵向排列。根据EXCEL的计算原则,将时间作纵向排布最利于后续的计算。很多对EXCEL不熟悉的新人,在设计格式时,往往会倾向于将时间以横向排布,以为这样子更直观,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样操作对于数据的筛选非常不利。而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这种不利因素就更为突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时间按横向与纵向分别建立两份报表,时间跨度都是3个月。当时间按纵向排布时,你可以很轻松的筛选到所到的记录;而当时间按横向排布时,查找数据将会变得很困难。
区别三:前者8天的数据采集,用了将近4小时;而后者三个月的数据采集,只用了不到10分钟;从效率上讲,两者相差240倍。在分析的过程中,用不同的分析工具,所耗费的时间差距是非常大的。象本例中,IE工程师由于不懂得EXCEL工具的使用,所有的数据是先从报表中筛选出来,然后用计算器一项一项相加,再将结果人工输入到报表里。这是最慢的方法。还有些人,懂得部分工具的应用,会用到一些公式自动计算,这会相应的提升效率。但关键还是在于工具的合理选择。
管理相对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