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知道。”
崔德九挑衅地继续说道。“你们中国心目中大大的民族英雄,他又能说明什么呢?”
张浩看出来了,这位韩国佬是存心跟他过不去,索性闭口不答了。“哈哈哈……”崔德九大笑起来,他觉得,张浩这小子生气的样子挺可爱的。
但又对他的偏执思维有点担心,在江湖上不能有这样偏执极端的思维方法,这是很危险的。
“浩浩啊,作为韩国人我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是非常敬佩的,并且很推崇的,你还年少,心底单纯,洁白无暇,又有偏向的思维方法,我怕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
“我才不傻呢!只怕是近在咫尺的人心怀叵测吧?”
张浩没好气地答道。
“崔哥,我可以进去吗?”
有一个人边说边推门而进。
“哎呀,小李!快来,快!我来介绍一下,这英俊少年就是我儿子!”
“崔哥,不用介绍,你俩呀,就是一个模子刻出的,长得一模一样!”
他也说边向张浩仲出了手,热情地握住张浩的手接着说:
“难得的事气质也遗传了,我是你爸爸的好友,叫我李叔叔吧!”
崔德九说:
“浩浩啊,这位是这家酒店的老板。”
“您好,我叫张浩。”
?!
“你随母姓了?”
“不是,我随父姓,中国汉族人!”
“那你的父母当中谁是朝鲜族呢?”
李东柱好奇的问。
“我的父母都是汉族。”
“太少见了,那你是在朝鲜族村子里长大的?”
当时确实有很少数的汉族人在朝鲜族村里。他们与朝鲜族人一起生活劳动,孩子们也上朝鲜族学校,所以,这些孩子们不仅说的非常的流利的朝鲜语,还会写。还有些孩子了解中国朝鲜族的由来和朝鲜的历史。
“李叔叔,我不是在朝鲜族村子里长大的,我是在山沟沟里的汉族屯子长大的。”
张浩刚说完话李东枉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有啥不可能的,这说明我儿子聪明呗。”
崔德九得意地护着张浩,李东枉瞟了一眼他忽然向张浩问道,
“你上的可是朝鲜族学校?”
但马上看见了张浩摇头,他两个眼睛睁的很大,觉得不可思议。
“但我有很多朝鲜族的大伯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我与他们交流的比较多一些。”
张浩是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小时候,经常被民主村的大伯大婶们领过去,让张浩在他们那里住,给他做一些张浩喜欢吃的打糕,米肠……但是张浩最喜欢吃的还是辣鱼汤和香喷喷白米饭,特别是在不幸去世的金婶婶(姜炮手的恋人)从小开始每年逢年过节,都给他和张秀姐姐做一套崭新漂亮的衣服,他不但会说朝语,还有一位在民主村朝鲜族小学校的好心的姐姐不仅给他交了朝鲜文字,还给他教了关于朝鲜族的知识,长时间的耳染目睹,他对朝鲜族的礼节和文化习惯,比较了解。
李东柱听到张浩是孤儿的时候心就酸了,没听他说完,已经泪流满面了。
因为他也是一位孤儿,是在一位远方亲戚家长大的,他也吃尽了苦。
虽然崔德九是通过尹二搜集到的信息已经对张浩了解不少情况,但关于具体的他也是头一回听说。
他也对李东柱这个人也有所了解,这个人也是苦命人,有着比较凄惨的少年时期。
“这可真是,(断了腿的苦命炮子,都掉进一个坑里)。聚到一块儿了!哈哈……”
哈哈……
哈哈哈……
他们三个人相视而笑,因为崔德九说的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自我戏虐的意思,因为其中一位是来自韩国的,另一位是中国主流民主之一的汉族人,自己是少数民族朝鲜族人,他们有着共同的酸痛记忆。虽然他们社会背景不同,身份也不同,但这美丽的东北海滨城市大连,和和融融的气氛下聚在一起了。
“李叔叔,您是大连本地人吗?”
听到张浩的问话,李东柱责怪起来,
“这孩子,以后啊,你别叫我叔叔了!”
“?!”
张浩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茫然的望着李东柱。
“凭啥这位韩国人能当你的爸爸,我就不能当呢?”
“你要干什么?你得了吧你啊,你不够资格当他的干爹!”
崔德九毫不客气的推回了他的话,甚至对李老板怀了敌对的戒心。
“咋了?我和张浩浩之间的事情是中国人之间的事儿,这是我们中回内政!知道不?哼!你一个外国人,最好是别干涉!”
李东柱这个人也硬气的接住了崔德九推过来的话。
“李兄,到此为止!”崔德九的眼里凶光一闪而过。
此树是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