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目前最重要?
西游记这本复杂的书非常容易让人胡思乱想,要命的是,根据书籍内容,人们随便都能解读出一个人生哲理,而且无论什么理都能解到让你不信不行,因为你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推演的话根本无从反驳,简直就是一本道经,但偏偏,它说的又是佛的故事。
周葵记得有个解读唐僧扫塔的解说,小时候看西游记光看猴了,只记得最骚最燃的一个镜头是玉皇大帝从桌子下爬出来伸出左手大喊,“快去请如来佛祖!”
根本不知道有唐僧扫塔这么一段,听说许多人看了还骂导演傻X,哪有人这样扫塔的。但人家导演尊重原著,虽然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段,但还是照拍了。
专家说,这个情节看似有些简单,但背后的事情真是问个十年八年都查不清。
话说的是取经小组途经西域祭赛国,这国家有个比较出名的寺庙叫金光寺,寺庙后有座金光塔,塔顶有颗明珠,其实就是颗佛宝金舍利,除了照明之外没有什么其他功效,甚至谣传的特殊功效都没有。
估计明朝的文化人都爱用这个写作手法,周葵觉得唐寅写诗也是这个手法。你说要是把祭赛国写成金光国,金舍利写成金光珠,不就完美了吗?
这祭赛国国力一般,文不贤,武不良,国君无道,但偏偏能诸国来朝,就因为这祭赛国有佛宝金舍利。人家看他夜里金光闪闪,以为有天神庇佑,所以就认他做大哥了。
这金光塔顶上的金舍利光芒万丈,夜间能照明八百里,是祭赛国的国宝,突然有一天就没了,然后引起了一系列恶性事件,比如诸国都不再认可祭赛国了之类的,导致国家损失很大,国王就要把这些和尚砍头。
一个国家的国运,全寄托在一家寺庙之上,一颗珠子之上,何其悲哀。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主角事件,唐僧师徒没来之前人家一直好好的,知道他们要来了,明珠就没了,和尚早不砍晚不砍,偏偏就等他们来到就要被砍。
然后取经师徒看到本地寺庙和尚这么惨,天下和尚是一家,作为家属,肯定要救他们啊,然后就去调查金舍利丢失原因。
来找金光塔找明珠遗失的线索,然后居然在塔顶遇上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伙计俩变成和尚在吃喝。
这里疑点够明显了吧?偷了宝贝还怕别人不知道特意留下人来引路。
然后黑皮奔波儿灞被猴子逮住,白皮灞波儿奔逃回乱石山碧波潭。
奔波儿灞直接就供出了九头虫和万圣龙王,话说你都当了二五仔了,你就跑呗,去哪里混口饭吃不行?他偏不,你说他这是个什么脑回路。
事物经过一番发展,最后唐僧扫了金光塔,扫塔如扫心,求佛得佛。
小白龙发挥智力在九头虫的媳妇万圣公主手里抢回金舍利,实际上金舍利被偷回来之后唯一的作用就是被万圣公主玩。
万圣公主和奔波儿灞人头给了八戒,这猪拿了双杀。
灞波儿奔的人头让给了沙僧,连忠厚老实的卷帘大将也有了人头。
九头虫神通广大武艺超凡,面对十来个大神围殴应接不暇,最后被二郎神,的狗咬下一个头后逃北海去了,以他的速度,去哪不行?为啥偏要去北海?人们估计那是他的老家,北海有鱼。
轮到万圣龙王了,虽然他先死,但我们留到最后说。要注意细节,万圣龙王刚露出水面被猴子一棒就制成肉酱,一句话都没有,猴子偷袭加全力,龙王直接去世。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是大恶。在我们国度的文明里,用正义杀死一个人要首先明确公开列举他的罪状,以人民,以国家,以道德,以律法,以大义杀死他,就算没有这些,至少也要让他知道他为什么该死。
做到极端的,叫杀人诛心,是让他自己认可自己的罪行,首先把他教育得明明白白,然后让他自己明白自己的确是罪无可赦,最后自觉的忏悔用生命偿还自己所犯下的罪。
而这里呢?万圣龙王犯了什么罪?甚至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就直接被灭族。
连仇人见面都要嘘寒问暖几句啦。比如诸葛亮问候曹操“操,你妈好吗?”之类的,猴子你这是媳妇被偷老爹被杀祖宗被一百遍了吗?仇恨这么大?才刚瞄到人就猛的打死。
类似这样事情猴子不是第一次干了,可见猴子的心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求佛的心?这样也能成佛?
总之就是取经小组不干人事还人人有功劳。尽管我们小时候还崇拜过猴子和它的队友,或许它们很牛X,但一点都不高尚,在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起来以后,它们的确是不配的。
这里的疑问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是个什么级别的人物?他为什么要伙同女婿九头虫去偷一颗只能当电灯泡用的金舍利?为什么身为一个龙王连一棒都闪不开接不住?
永生:就在眼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