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破晓长歌便出发了。
她怀里揣着昨夜写就的拜帖,现在它紧贴她的胸口,滚烫的像块烙铁。
成败在此一举,今日若是不能成事,她恐怕立时就要送命在此了。
都督府门口重兵把守,几乎将三座朱漆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前几日长歌在此蹲伏的时候,尚且没有这么多巡逻的府兵。不过几日光景,都督府已经戒备森严起来。可见,李瑗意欲起兵一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长歌阔步上前,立刻便有府兵上前阻拦。那府兵十分警惕,右手按在腰际的佩剑上,厉声问长歌来意。
长歌丝毫不惧,她昂首挺胸道明来意,说自己是庐江王李瑗的旧友,此番前来拜访,并递了信物上前。
府兵接了她递上的信物,戒备心仍然没有完全放松。但见他独自一人前来,又气宇轩昂、谈吐不俗,于是便答应了长歌替她通禀。
李长歌:多谢。
她拱手道谢。
那装在木匣子里的所谓信物其实就是她自己的东宫腰牌。且不论这枚腰牌是先太子的,还是新太子的,李瑗只要见此腰牌,必定会请她过府。
是要能够面见李瑗,她就有办法说服他共谋大计。
过了不一会儿,府兵出来请长歌进去。
长歌再次道谢,昂首阔步跨过都督府门槛。
接见长歌的是个披甲戴胄的中年男人,腰间佩剑,满面杀意。未等长歌开口说话,他便高声询问来意。
长歌心知这大概就是李瑗的左膀右臂王将军了,于是拱手到:
李长歌:我来见都督,是为了给都督是一条明路。
这话甫一出口,王将军按在剑柄上的手刹那行动。利刃出鞘,架上长歌嫩白、纤细的脖颈,他道是庐江王李瑗忠于朝廷。
长歌临危不惧,面色淡然、半丝惧意也无:
李长歌:若是都督府真的归顺朝廷,那么府门口何至于派遣这样多的守卫?
李长歌:况且,我听说都督府正在积极筹备钱粮、武器和军饷,就连城中百姓亦知即将有战争到来,将军还敢说都督府归顺朝廷?
王将军的眼神愈发森冷的,目中寒芒犹如利剑,像是要将长歌刺穿。
长歌抓住时机,抛出炸弹:
李长歌:逆贼李世民杀兄篡位,罪该万死,今日我愿联合都督,取狗贼首级,告慰先太子在天之灵。
!空气顿时安静了。
半晌,从珠帘后转出个男人来。他国字脸、蓄一把美须,隐隐约约与先太子三分相似。
这就是李瑗了。
李瑗的警惕性远比长歌想象中更高,即便是她已经挑明立场,他仍是推拉博弈,油盐不进。
长歌低笑,他倒是可靠,但是她仍然手握一张底牌
李长歌:若能得到都督的帮助,报仇雪恨指日可待,永宁先行谢过都督。
永宁,是长歌的封号。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仿佛石子落入平静的水潭,激起千层波。李瑗面色大变:
李瑗:永宁……你是永宁?长歌?你都长这么大了?
他似是想要抓住后辈的肩膀,却忽然意识到眼前英俊的少年郎并不是个真正的少年郎,于是堪堪停手。
李长歌:是啊,长歌能够依靠的就只有堂叔一人了。
她轻声低喃。原来庐江王李瑗,竟是先太子李建成视如手足的堂兄弟。
李瑗:好,好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放心,堂叔一定护你周全。
李长歌:不,长歌此来不是为了投奔堂叔,而是为了与堂叔结盟,共谋大事。
李长歌:庐江王李瑗接太子懿旨。
她自怀里掏出拜帖,朗声诵读:
李长歌:今秦王李世民谋逆,特令幽州总督勤王,肃清逆贼。
这封拜帖,是长歌仿照阿耶的笔迹和语气撰写,又落了太子印,乍一看就是一封天衣无缝的太子懿旨。
李瑗接了旨。
如此,大事便成了一半。
综影视之终极穿越系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