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自给自足的适应了两天,才放出通告招收六岁到十岁的孩童入学。因为太小的不好管,太大没精力读书了,一般十几岁的孩童在农村都能帮家里干活了。
因为收的束缚相对别的私塾来说比较少,在农村大部分家庭都能出的起。读书两三年识字明礼找个轻松的工作还行;要是考科举恐怕花费就多了,笔墨纸砚,赶去考试样样都得花钱,考得上就能该换门庭,考不上就只能蹉跎岁月了!
五天的报名时间,也只有二三十人开报名。但不是没有这么多孩童,而是大部分人则是一辈传一辈的去种地,在他们来说种地有粮食才是农民的命。
十天后正式开始教学,每个人发了一本自己手抄的三字经作为第一批学子的入学奖励。以后肯定不会再发了,抄写也蛮费功夫的。
第一天清晨,阳光初照,树上鸟儿轻鸣,学堂上一青衫儒袍夫子右手持书,左手背在身后,声音鸣亮清晰,朗朗上口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台下的学子们也跟着摇头晃脑的学着大声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就这样朗读背诵了一个上午,快到午时才让那些学子停下。
我看了看正在背诵三字经的小弟子们,说道“大家停一下,我说一说书院的规矩。屋外有一铜铃,敲打三声就代表放学了,你们就可以回家吃饭了。一个时辰吃饭时间,一个时辰后就得继续上下午的课。离得远点的要是来不及可以早上带饭来中午在我家热一下,这样中午就不用回家了。明天回家里先准备笔墨纸砚,等背诵完三字经就要学习写字的。老师发的书要爱惜,不可弄脏弄破,不然罚戒尺三下。”
听完木夫子的训话,小学员们都惴惴不安,小心翼翼的捧着自己的书恐怕受一点点的伤害。学堂的学子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放学后大家都回家吃饭去了。
看着自家小弟子们成群结队的跑出书院,心情很是轻快!看着跑到远处的小弟子原形毕露的打打闹闹,摇了摇头,还是想想自己中午吃什么吧!虽然我可以辟谷几个月,但毕竟是尘世,还是要入乡随俗的。
看着厨房内大大小小的各种材料,真是头大!这些都是学员报名时的拜师礼,一般都是肉,鸡蛋,顺便拿一些时令蔬菜。做饭时偷点懒,直接用砂锅做了一锅瘦肉粥,这样饭和菜就都有了!
嗯,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吃完饭休憩一小会儿,看着那片竹林感觉该缺点儿什么。对啊!忘了摆放石桌了,每日在竹林旁闻着幽竹的清香味,提神醒脑啊!
想着便去做,功夫片刻便从山里拿回来一个石桌四个石凳摆放在竹林旁边。又从空间里拿出我的紫竹琴放到桌上,一曲红尘,道不尽人间的沧桑,数不尽尘世的哀凉……曲后余音悠悠回旋于山林之间……
村里人虽不懂音律,却也觉得好听,感觉再听十遍也听不够。从此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年轻的木夫子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看见他也都礼貌的喊声“木夫子好!”
这也算是娱乐大家,造福自己了!
淡淡修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