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调令,梁山伯自然是准备去上任的。
因为这一纸调令,陈子俊对梁山伯的态度大为改观。毕竟,尼山三年求学满,如今距离学业完成还有几个月,朝廷却提前给梁山伯送来了任书,这也代表了尼山书院的光荣。
当然,比起书院的荣耀,山长则更担心梁山伯能否接任茂县的治水重任。
茂县连年水灾,百姓民不聊生。梁山伯虽有治水之才,但山长担心他无人相帮,缺乏经验,性格又憨厚,怕是镇不住啊……
但,让百姓免受水患之苦,这是梁山伯的毕生之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梁山伯都已经决定全力以赴。
知道了梁山伯的决心,山长也不再相劝,他也盼着梁山伯能够早日建功立业,造福黎民百姓。
不过,他也给了梁山伯诫言,“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梁山伯知晓山长的好意,可他仍然觉得,江河之水,可清可浊,可洗缨,可洗足,成败功过,完全取决于自己。
山长深知梁山伯的善良天性,但仕途坎坷,时局多变,官场也好,治水也好,这路并不好走。
山长本想再劝,但梁山伯已经跪倒于地。
师生二人的眼眶都有些微红。
尼山三年时间,提起离别总是伤怀。
但古人有云,虽千万人吾往矣。
前路虽艰险,但梁山伯并不畏惧。
他用着周礼九拜的稽首礼,恭敬地向山长致谢。
谢山长在书院三年的谆谆教诲,也谢山长这三年来对他的多加照顾……
既然调令已至,趁着上任的时间未到,梁山伯想提前下山归家告知母亲好消息,所以便让四九帮他收拾行李,他去向师母正式辞行,也顺便致歉剩下的几个月无法再在书院杂役。
也正好,便是他不去找师母,师母也要来找他的。
因此,请辞之后,师母便将装有玉佩和一首藏头藏尾诗的盒子交给了梁山伯。
师母有言,英台想对他说的话全在里面了,他看了便会明白。
抱着锦盒,梁山伯笑得了然。
怪不得他追到了渡口,英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写给他的信。原来是他着急下山送英台,所以师母还来不及把东西交给他。
原想带着盒子回房再看,但回房见到了王兰,梁山伯只好先将盒子放在了自己的衣箱里。
王兰找他,不为别的,是为荀巨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梁山伯关系好,荀巨伯性子也倔。
虽然梁山伯劝了他留在书院完成学业,但他自己又去找了王兰,告诉她他决定等梁山伯上任后就去帮忙的决定。
“锥子头”的名称也不是白来的,王兰知道劝不了他,也不会阻止他想去茂县建功立业。
但,偏偏这人和自己学了两年,一点儿医理天赋都没有,反倒是梁山伯这个学了不足两月的人更有基础些。
所以,王兰将自己的所有医学所得写成了一本医书,又将自己托梁山伯在日后,等荀巨伯到茂县后帮忙看顾荀巨伯的请求写在了信里,然后一并交给了梁山伯……
翌日一早,梁山伯怕道别让人伤怀,早早的带着四九出了学舍。
原以为不会有人送他,却不想,他走到山口的时候,山长还是来送了他。
踏这着悠扬的琴声,听着山长的临别赠言——
“胸怀天地阔,眉间一字宽;振衣千绝岭,濯足万里江。”
梁山伯再次驻足回望了一眼当日山长题词的对联,带着四九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归程的路……
梁祝之淑质英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