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徇私情
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之战后,赵匡胤的父亲、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赵弘殷率军在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才允许他进城。 [11]
为酒赐名
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孝惠贺皇后)的父亲贺景思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同袍,两家都住在护圣营官舍,交情非常好,来往亲密,赵匡胤自幼便与贺氏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贺家有一种自酿的酒,非常香甜可口,赵匡胤经常去她家喝酒,贺氏成了他的结发妻子。然而贺氏体弱多病,最终在赵匡胤称帝前逝世,年仅三十岁。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思念爱妻,下旨向贺家索要这种酒以及酒的酿法,将此酒赐名“鉴湖春”。 [125]
喜爱读书
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喜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后周世宗柴荣平淮南时,有人向柴荣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柴荣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柴荣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难题,问宰相赵普,赵普答不出。再问翰林学士窦仪,得到了确切的答案,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 [127] 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一天雪夜,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乃是赵匡胤。 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太原(北汉)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宋朝)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赵匡胤深表赞同,于是决定采用“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 [129]
开宝八年(974年)赵匡胤出兵讨伐南唐时,南唐后主李煜派给事中周惟简、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一同前往开封,请求罢兵。徐铉到后,先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赵匡胤从容下诏让使者升殿,让他陈述理由。徐铉说:“李煜以小事大,就好比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并没有什么过失,为何被征伐?”赵匡胤听后,应声而答:“既然是父子,为什么在两处吃饭?”徐铉无言以对。 [130-131]
镖师的掌上明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