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中原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蒙古及其他民族的影响和冲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定《大明集礼》,力图恢复汉族礼仪文化,并采取一系列去蒙古化的措施。服饰方面“复衣冠如唐制” [153] ,并制定了具有明朝特色、等级严格的冠服制度;礼仪方面革除胡跪,恢复汉族传统的稽首、顿首、空首的跪拜方式,并按等级实行五拜、四拜、再拜之礼;姓名方面严禁胡姓,甚至连汉族复姓都遭池鱼之殃 [154] ;语言方面杜绝胡语,钦定《洪武正韵》;婚姻方面禁止收继婚。通过复兴汉文化,朱元璋成功驱除了蒙元的阴影,并建构了新政权的合法性。 [155]
重视教育
朱元璋从元朝灭亡中看到,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登基后,就采取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山东日照县知县马亮任职考满,入京觐见皇帝,州里给他下的评语是“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针对这个鉴定,朱元璋的批示是:农桑乃衣食之本,学校是风化之源,这个县令放着分内的事不做却长于督运,这是他的职责吗?结果,那位马县令不但没有晋升反而被“黜降”了。 [156]
对待国子学官,朱元璋的标准更高,除了关注国计民生,还要具备参政议政的素质。有一次朱元璋召儒臣谈治国之道,大家畅所欲言,只有国子学官李思迪和马懿沉默不语。朱元璋极不高兴,把他们给贬了。之后,在下发给国子监的“通报”中说:身为人师,应该“模范其志,竭胸中所有,发世之良能,不隐而训……”李思迪和马懿,出身草野,能与皇帝议论国事,皇帝这么虚心请教,他们竟连一句话都不愿说,对皇帝尚且如此,还能指望他们尽心尽力教学生吗? [157-158]
重兴科举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设科取士,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无定规。 [159] 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考试文体通用八股文,虚内容而重形式,因而明代科举制又称八股取士。
重视翻译
元朝统治者虽把阿拉伯书籍引进中国,却束之高阁, [160] “其间西域书数百册,言殊字异,无能知者。”于是,朱元璋决定派遣使臣去西域再聘专家,他说:“尔来西域阴阳家,推测天象至为精密,有验其纬度之法,又中国书之所未备,此其有关于天人甚大,宜译其书。”《聚真堂马氏宗谱》载明初礼聘满觊天文学家:“洪武元年,为创立政府,成立钦天监,派钦使到阿拉伯满觊(麦加)政府聘请精于历学专家,乃聘到准带地方古来氏族学者”。洪武帝翻译引进的科学图书即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中的一部分书籍,使这些“远出夷裔,在元世百有余年,晦而弗显”的著作能够“为中国之用,备一家之言”。 [161]
夫君是山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