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择臣,臣亦择君;君择臣以才,臣择君以明。我想试探那位在常人口中颇具美名的刘皇叔究竟是何人物,究竟值不值得我托付终生。
而刘备确实没有令我失望,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来到草庐请我出山,我几次闭门不出他也未曾有过丝毫怨言。直至第三次来访,我才终于接见刘备,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语气诚恳,眼眶微红着开了口:“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他缓缓吐出的片纸只字使我心潮澎湃,灰暗而迷茫的前路似乎一下变得明媚起来。我已然下定决心,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草庐,便扬起马鞭,驾马随他远去,开始一段新的征途。
彼时刘表病危,我认为趁此机会夺得荆州方为良策,但主公却坚守道义,宁死不从。我长叹一口气,颇为惋惜地摇了摇头,人言“识时务者为俊杰”,一时间我竟有些犹豫我是否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而面对曹操起兵樊城,主公的所作所为使我的犹豫顷刻间烟消云散。有徐州屠城一事在前,为百姓安危,主公决意带领他们一同过江,躲避曹贼的追杀,谋求新的生路。
可这哪是如此容易之事。带领百姓数万余人,一日只能走十余里,何时才能行至江陵请求支援?众将皆劝主公放弃百姓,他却毅然决然地摇了摇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我攥紧了手中的羽扇。恍惚之中,我仿佛重新回到了童年,与叔父一同不安地端坐马车里,无可奈何地望着外面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若是那时在徐州,亦有这样一位能人志士愿意挺身而出,是不是他们的结局便不会命丧黄泉?
我为主公定下前往江夏向刘琦公子求助的策略,而后虽几遇危难,但好在最终平安脱险。在江夏我遇见了前来吊丧刘表的鲁肃,他邀请我前往江东共抗曹贼。
江东。听闻这个词语,我心中荡起阵阵涟漪,目下之况与江东联结确为最佳良策。而我亦藏着些小小私心——若前往江东,是不是便能见到公瑾?
与鲁肃乘船数日来到江东,辩驳文官的刁难后我便面见了吴侯孙权,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他在战与降间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我的三言两语虽然激起了孙权的斗志,但并未完全消除他心中的阴霾。此刻我便知道,凭一己之力似乎难以使孙刘结盟,同心抗曹。
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帮手。
我转过身,迎着徐徐吹拂的江风,用羽扇掩饰住轻笑的嘴角,缓缓开口道:“在下闻吴侯兄长孙策孙伯符将军临终之时曾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公瑾,我相信,我很快便能见到你了。
初之卷 END
炽煜夏:诸葛亮对孙权说孙策遗言这一段我是抄自09年的《三国演义》动画版,而演义原著中则是吴国太对孙权说的。我就是传说中的究极缝合怪——
炽煜夏:然后向大家致个歉,其实番外本来是打算从亮童年一直写到北伐结束的,但你们也发现了,我太菜了,前期都写得不太好……所以就到这匆匆停笔。
炽煜夏:其实也只是想让大家看看亮的成长与内心抉择所向,等我练练文笔,多看看书说不定后续还会补上。现在写恐怕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三章共计3000字的番外其实也不少了吧(心虚)。初之卷的故事大致就到这结束,明天开始就是【日更】现世之卷喽!
亮瑜:曲终未必人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