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风:……?
小厮:?!!!!!
陆大公子头顶缓缓敲出一个问号,灵魂疑问:“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刚刚吓完人的姑娘很淡定:“不知道。”
陆子风又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知道。”
陆子风问出了致命一击:“那你知道你这么说有什么后果吗?”
姑娘玩味的眼神看了过来:“后果……?”
她漫不经心地转悠着手里的茶杯,手指纤细修长,温润的莹白色愈发衬得那本就不俗的茶杯愈发精致玲珑了:“左右我都已死,还能有什么后果。”
陆子风内心一片愁云惨淡:得,这还是个看破人生的鬼。
不过不管这位常思姑娘如何的看破人生,本职工作还是要做的。
于是陆天师开始科普:“鬼并不是不能再‘死’一次的,你知道魂飞魄散吧?”
“那又怎样。”
这是知道了。
陆子风松了一口气,继续苦口婆心:“魂飞魄散就是真的没了,别说转世为人了,就是成猪也没机会了。”
“哦。”
这反应有点不太对啊……
陆子风看着桌边这个淡定的几乎都要反客为主的姑娘,突然冒出一句话:“你别是一心来求魂飞魄散的吧?”
常思掀了掀眼皮瞥了他一眼:“我看上去像是这么没事找事的无聊的鬼吗?”
其实……挺像的……
陆子风抿了抿唇,莫名没敢说出口,但明明自己实力不弱的啊,没道理如此忌惮此鬼……
就好像有什么被他忽略的东西潜意识里在疯狂叫嚣一样……
陆子风眼神缓慢地仿佛在梦游一般在房间里四处游移,他忽然看到了桌上的茶杯,那个刚刚被那鬼很自来熟的倒了一杯茶,还喝完了又被她拿在手中把玩的茶杯……
陆子风不禁打了个寒噤——
普通的鬼是不能拿动阳间的东西的。
除非……
陆子风猛一抬头,却发现那姑娘在盯着他看,而他居然没察觉,也不知她盯了多久。陆子风不由一阵寒意涌上心头,只觉后背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窗外的小厮很是机灵的已经去找长辈们求救了,而他困于那个“18岁的中元节不得出门”的破劫方法,硬是连逃都做不到。
他想不明白的不止拿的了东西这一点,还有阵法的失效——堂堂丽水陆家,阵法世家,怎么可能不布置点阵法保命。
若是说哪个陆家人在陆家被鬼给反杀了——虽然鬼不太可能会自投罗网——那可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陆子风反应过来不说话了,常思在他发现她盯着他后也没再继续盯着了,好歹让他喘了一口气。
一人一鬼就这么安静地对峙了片刻,常思很是突兀的突然起身道:“我该走了。”
陆子风瞪大了眼:这鬼居然还想分毫不伤地从他房间离开???
下意识的,陆子风就想阻拦,却在迈开脚前想到了那个“不得出门”,无奈只好眼睁睁看着那姑娘冲自己矜持地点了一下头,消失了。
陆子风瞪大了眼,看着那姑娘就这么魂飞魄散一般无二的消失,吓得心跳都不由得缓了一瞬。
他眨眼再睁眼,已是华灯初上。
陆子风猛的从床上做起,脑子还有点迷糊:“我怎么在床上?”
没人回答他,屋子里不仅安静而且一片漆黑。
陆子风没去开灯,他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越想越模糊。
于是他干脆不再去想,翻出了一本书来看。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旧羡:“中元节……相沿至今”——百度
旧羡:更多中元节小知识可以转至百度了解哦~
终闻民国无常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