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苏老金的密信,郑成功也是立刻赶到泉州视察,经过一番海上测试,郑成功非常满意这艘战船的性能,于是决定让苏老金生产两百艘这样 的战船,再生产一千门重型海炮,这样能在偷袭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台湾海峡沿海的所有炮台,再以火炮的远距离攻击优势下掩护我军将士安全登岛作战。可眼下的情况是,生产两百艘这样的战船,一千门巨炮所需的费用是巨大的,以苏老金辖区三个省的财力恐怕也做不出来。这时郑成功坚定的说:“苏老将军尽管放心,钱的事由朝廷解决,我们必将倾一国之力来帮你筹备所需物资和钱财。”于是在郑监国上奏朝廷之后,全国各省各州,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出物资,生铁,煤矿都被源源不断运往泉州,而苏老金也安排泉州的工匠日以继夜的不断制造各种零件,由苏毅宋青之安排几个亲卫秘密组装,严防军事泄密,也保证这些战船除了苏毅宋青之几个最亲近的人之外,没有人能造的出来。
可是举全国之力支援泉州的兵工厂和造船厂,这么大的动静怎么会不让人发现呢?这时窝藏在泉州的清廷密探发现这一最大消息,原来自上次太湖大败,清廷便派间谍想混进苏老金的炮工厂学习机密。可惜苏老金的炮工厂守卫极其森严,而所用之人都是自己的亲卫,他只能无功而返驻留在泉州打探消息,现在看着苏老金的工厂又在大量生产战船,和海炮,原本想混进去看看明军到底怎么造的炮和船,可是始终进不去,只能远远看见泉州的港口停满了一排排的帆船(其实是蒸汽机战船,船帆是宋青之故意安排人安装上去的,意在掩人耳目,迷惑敌军的。)尽管没有学到里面的核心技术,还是决定把这一消息上报给朝廷。而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为疑惑,尽管上次太湖一战,明军的战船巨炮确实威力无比,为此他甚至下令全军小心戒备,以防守为主。可是现在明军还要造那么多战船和重炮干什么呢?毕竟此时的沿海城市基本都被明军占据,这海船再厉害,它也攻不进内陆啊。这时他身边的一位谋士发现这里面必定大有文章,于是进言到:“主帅,依在下看来,明军这般大举造船,意在攻打台湾。”此言一出,举坐四惊。大家议论纷纷,他们对宝岛台湾也是略有耳闻,据说那个岛屿独立于海外,虽是明朝的国土,但早已被荷兰人占据。并重兵把守,沿海又遍布炮台,易守难攻。以现在明军的战力和战船,恐怕也攻不下来吧,那么明军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呢?万一攻台失败,他一面要应付前来反击的荷兰战船,一面要应对清廷的大兵压境,腹背受敌,这不是得不偿失吗?素闻郑成功战略眼光长远,居然会做出这么愚蠢的军事行动,原来传言也有假啊!而这位谋士听完众人的议论,又继续进言到:“众将军此言差矣,郑成功文武兼备,目光长远,更不会打没有把握的战役。他这次出兵台湾势必有打赢的砝码,稳操胜券了。而一旦他攻下台湾,必将把云南的朝廷迁都台湾,到时候明军在内陆的军力便不在有所受制,可以肆无忌惮的进攻我们的城池,而那时候恐怕我们的军队也难以招架了。”此话一出,连一向胆大勇猛的多尔衮也现出忧虑之色。真要如谋士所说,那我们清军岂不是败局已定?于是连忙问道:“那依谋士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位谋士想了想说道:“现在看来,也只能孤注一掷了,郑成功攻台,势必要带走一批精锐登台作战,而我们前段时间的几场大败仗都是拜那个闽西南大将军所赐,想必他也定会随郑成功一起攻台,到时候内陆的明军就缺少了主心骨,兵力也会亏空很多,这就是我们发起总攻的最好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等郑成功攻台回来,怕是我们再无回旋之地了。”多尔衮想了想,这位谋士说的不错,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消灭明朝的内陆势力,恐怕就只有打道回府退出关外了。
极品差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