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阮籍三岁的时候,父亲阮瑀就去世了,他们母子生活在长兄阮熙家中,由长兄阮熙抚养阮籍长大。父亲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学而成才,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
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同时也表现为不慕荣利富贵,以道德高尚、乐天安贫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的志趣。
阮籍能文能武,曾在《咏怀诗》中写道。
阮籍:“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
后世的李太白是他的忠实粉丝。太白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不光是都爱喝酒、文武双全,他们的遭遇也是如此相似,都是少年成名、终生不得志。
阮籍性格孤僻,平时不爱和陌生人说话。
这年,阮籍十七岁,他跟随他的长兄阮熙到东郡去游玩。
途中遇到大雨,他们就近找了一家客栈歇脚。
龙套一:阮熙:“嗣宗,天色已经晚了,我看这雨还要下一阵子……”
#阮籍:(关我什么事?)
龙套一:阮熙:“要不,我们去我朋友、兖州刺史王昶(字文叔)家里借宿一晚?”
龙套一:阮熙:“你不说话,我就当你是同意了。”
#阮籍:(嗯?什么情况?)
龙套一:阮熙:“跟我走!”
#阮籍:(不想去……)
龙套一:
#阮籍:哥哥,我……
龙套一:阮熙:“我知道你也同意,不用说了。”
#阮籍:
龙套一:阮熙:“嗣宗,待会儿到了王叔叔家里,别沉着脸,记得叫人。”
#阮籍:嗯。
龙套一:阮熙:“你王哥哥待人极友善,特别喜欢像你聪明的孩子。”
#阮籍:哦。
龙套一:阮熙:“文叔少年成名,能文能武,才二有八岁,就已经做了兖州刺史了。”
龙套一:阮熙:“他学识渊博,比我懂得多、见识多,你不懂要问。”
#阮籍:知道了。
是夜,二人到了兖州刺史王昶家里。
龙套一:阮熙:“文叔,不好意思。那么晚了,还来打扰你。”
龙套二:王昶:“跟弟弟还见外?”
龙套二:“听说你们来这里游玩,本来想去找你叙叙旧的,又怕误了你们的兴致,所以迟迟没有动身。”
龙套一:阮熙:“怎么会呢!文叔要来找小可,小可高兴还来不及呢!”
#阮籍:(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叫哥哥?)
龙套二:王昶:“估计你们的衣服也被淋湿了,弟让人准备了换洗的衣服。”
龙套一:阮熙:“还是老弟最贴心啊。”
龙套二:王昶:“哼,咱俩谁跟谁啊!”
#阮籍:(算了,还是不要插话了。)
沐浴更衣后。
龙套二:王昶:“这是嗣宗弟弟吗?都长那么高了……”
龙套一:阮熙:“是啊,长那么大了,也不知道叫人。”
#阮籍:
#阮籍:(你们给过我说话的机会了吗?)
龙套二:王昶:“他现在怎么不说话啊。”
龙套一:阮熙:“他可能是怕生人。”
龙套二:王昶:“男孩子不应该腼腆的啊。”
龙套二:王昶心下想:(“该不会是哑巴吧?”)
龙套一:阮熙:“嗣宗可怜啊,三岁丧父……”
一语未了,泪如雨下。
龙套二:王昶:“哥哥,都是弟弟的不对。又引起哥哥的伤心事了,真是该死!”
龙套一:阮熙:“不,是小可太敏感了。”
龙套二:王昶:“想必今晚旅途奔波,在你们沐浴的时候,小弟已经给你们准备了下脚处,还望不要嫌弃。”
龙套一:阮熙:“要是没有弟弟我该怎么办?”
#阮籍:(虚伪!)
翌日。
用过早饭,阮熙和阮籍就要起身告辞。
龙套一:阮熙:“快和哥哥打个招呼,我们好走。”
#阮籍:(我想说话的时候不让我说,现在我不想说话了。)
龙套二:王昶:“哈哈,还是小孩子。”
龙套一:阮熙:“都到及冠之年了,连句话也不会说!”
#阮籍:(哥,还差三年呢!)
龙套二:王昶笑着说:“还小、还小呢!”
龙套二:王昶:(看来,这传闻也不过如此。我大胆猜想,这阮嗣宗也不是什么“奇才”!)
魏晋那些男神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