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心里窃喜的携一场大败仗,以及昏迷不醒的胡轸,还特意往自己身上剌了些不痛不痒的口子,血染征袍的回到了董卓的大本营洛阳(当时的写法似乎是雒阳)。董卓当时就蒙圈了,这孙坚莫不是老天派了克我的?华雄战死,胡轸昏迷,吕布重伤。这还仅仅是不久前被徐荣歼灭的孙坚残部,本就多疑的董卓又将目光烧到了所谓全歼敌军的徐荣身上,
“徐荣,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谎报军情?”
徐荣一看,这是董卓刻意给吕布台阶下,言下之意是吕布等人遭遇的是兵力强盛的孙坚,而不是一股溃兵。徐荣心想一味硬杠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但要把战败的罪过甩到自己身上也是不允许的。
“相国,定是那袁绍袁术兄弟又给孙坚增添了兵马,他们俩龟缩在后面唱歌跳舞,不敢来和相国一战,听闻孙坚被相国歼灭,一定是把自己的兵马派给孙坚来阻挡相国。”
董卓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徐荣是真不错,虽说不是西凉人,可是要打仗能打赢,打赢了还不骄傲,又处处顾及董卓的颜面,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再看吕布,勇武是没什么问题,而且手下还有八健将,各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就是这风险实在太大。董卓也不希望走丁原的老路。
吕布那也是七窍玲珑心,既然董卓给了台阶,自然就顺着下来,“正是如此,末将听着好多贼子都是冀州口音。可恨兵马实在太少,不然定将孙坚的人头带回来献给义父。末将听闻,那孙坚又去向袁绍袁术讨要兵马粮草,扬言要杀进洛阳城,活捉……”
“活捉什么?活捉孤嘛?这个孙坚贼子着实可恶,当年同在张温帐下,他就总想借口置我于死地,如今,孤为大汉计,立贤侯为帝,实乃法霍光立宣帝,哪里有什么悖逆之心。这孙坚分明是要趁乱相要挟,一路之上,荆州刺史、南阳太守都被他无故斩杀。此子不除,大汉天下还有公平正义吗?”
饶是一向不怎么要脸的吕布也自愧不如,看看人家董相国,说起谎来多么慷慨激昂,我吕布怎么就学不会哪?
“末将吕布愿为相国分忧,去踏平孙坚,收拾了山东诸贼,还大汉河山。”
“末将徐荣请命。”“末将牛辅……”“末将……”
一时之间哗啦啦跪下一殿请命之人,董卓心里很清楚,眼下胡轸已经算是废了,吕布要担此任,就直接的接过了胡轸的兵马,瞬时成为一派领袖。徐荣还是很放心的,只是这最好的要留在最关键之处。眼下山东诸将大势已成,已经不是凭借勇武赢一两场仗就能扭转的了,内无新卒,外无强援,洛阳已经成为兵法中的死地。那徐荣是要留下来断后的。至于牛辅嘛?虽然是自己的女婿,但董卓一直看不透这个人,董卓曾下令西凉军纵兵玩乐三日,只有牛辅立于自己营前,有敢于出营者立斩。也是这位女婿建议董卓启用周、伍二人,还建议了大封士族,哪怕这些士族的后来人的官比牛辅这个自己人都大了,也没有什么怨言,甚至还多次和董卓说善待少帝,小心因果报应,这家伙是学了西域来的番僧吗?至于其他人,董卓就是给了他们这份权力,他们也是接不住的。
正在董卓左右为难之时,董卓帐下第一谋士李儒看出了董卓的尴尬,出列说,“孙坚想要的不过是高官厚禄,相国昨天刚杀了个三公,赠予孙坚也未尝不可?此计一出,将孙坚拜为上将军,位置居于那袁家二小子之上,以袁家那两位少爷的鼠肚鸡肠,一定和孙坚闹翻。到时,无论是联合孙坚伐二袁,还是各个击破,都比现在容易。下官不才,请相国赐诏书一封,金银若干,只需几顶侯爷的大帽子,可顶百万雄狮。”
一直在装睡的贾诩抬了抬眼皮,想说什么却还是咽了下去,因为他看到了来自第一谋士李儒的目光,那种目光是苍狼决斗的目光。贾诩立刻意识到,由于自己水平太高,虽然从来未曾直接和董卓谏言,但是这西凉的各个骄兵悍将都知道这位贾诩之智谋远超顶着第一谋士头衔的李儒。只是这位贾诩似乎从来不愿意表露自己,也从未向董卓提起那些好的建议都是出自他。可李儒却不能忍,自从李儒说服吕布斩杀丁原,合并了丁原的部曲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李儒寸功未立,偶尔出个主意,事后也被证明是拉了后腿。李儒太需要另一场说服战来翻身了。
李儒不等其他人表态,抢先一步说,“相国,兵法有云,上兵伐谋。不可犹豫啊。”
董卓这边本就是没有想好怎么分配胡轸的部曲,见李儒有其他计策,立刻就顺着说,“如此甚好,能不动刀兵最好,毕竟都是大汉子民。”
李儒下去准备东西,董卓拿出诏书来挥毫而就,写完了欣赏了一下,得意的传给诸将,“诸位,看孤的书法是不是颇得蔡大家的风范?”
“蔡邕不过一书生耳,那里有相国的气势?”
“非太公复生,不能于相国媲美。”
“……”
一顿马屁之后,董卓开心的回去睡之前答应许配给吕布的宫女,吕布则是去司徒王允那里喝闷酒,牛辅等人各自回家,只有徐荣,悄悄的来到了贾诩家里。一向知道贾诩低调做人的徐荣,连进来的时候都是走的柴门。
贾诩沏了一杯水,往里面扔了些茶叶碎,就递给了徐荣。
徐荣早就见怪不怪,接过茶水 ,说,“先生,上次在下向先生提及的绝色佳人,现在就在在下府中,不知先生……”
贾诩眼睛翻了翻,“前面带路。”
徐荣府。
“这就是你家相公说的举世无双的第一大才子?怎么看起来平平无奇哪?”
一女子上下打量着贾诩。
贾诩这人本来不喜欢多说话,当然主要也是看颜值,只要对方长得好看,贾诩不介意客串一次话痨。
“确实平平无奇,不像这位美人,既是王司徒义女,又是吕将军的梦想,听说最近又得了相国的宠爱?赐官貂蝉。”
“这……”徐荣的冷汗直冒。莫不是这贾诩看出了王允司徒的连环计?
貂蝉袖里刀已然寒光闪闪,贾诩倒也不慌,“王司徒不会天真的以为吕布会为了你这么个小女子和董卓翻脸吧?”
貂蝉眼神扫向徐荣,“又是你多嘴说漏了?此人不杀是不行了。”
贾诩没有丝毫慌张,“能死在如此绝色佳人怀里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我想不出,既然司徒来了,哪里有你们这些小卒子说话的份儿?”
“好,好,好。”
三声好落,屏风后闪出了司徒王允。
“不愧是贾诩,果然厉害。”
“要杀董卓,你们请错了人。你们应该请的是李儒,而不是在下。”
“哦,愿闻先生高见。”
“亲近而已。”贾诩说完就不再理会众人,径直离开。
“这……”徐荣看向王允。
王允摆了摆手,贾诩才得已离开徐荣府。
刚出了徐荣府,贾诩的汗就淌了下来。
“好悬啊,色令智昏啊。没想到我贾文和差点就死在这里了。”贾诩吐了吐舌头,三拐两拐来到了一处人家,敲开大门。
是一别致小院,院中散养着鸡鸭,还有一个年轻人在那里读书。
“快把你家的好茶拿出来,吓死我了。你们这些疯子,活着不好吗?一个个的都想杀……那人,不要命了。”贾诩埋怨到。
“文和,不着急,慢慢喝,你的手别乱摸。”那年轻人看着贾诩不等侍女将茶杯倒满,就伸过嘴去接着茶壶里的水,手上也没少揩油。
喝饱了茶水的贾诩,一把薅住年轻人的衣领,问:“你们为啥?”
“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诛就诛你们的,为啥非要拉上我,我就是一个弱小的书生,就像衣食无忧,混吃等死。大侠,放过我吧。”贾诩先是蛮横后又讨好。
“没有用的,有人费尽心力,不过是一个过客,而你贾诩贾文和,是注定走上棋盘的那一个。”
“切,知道你们荀家,是孙卿之后,讲道理是讲不过了。你荀公达又是荀家这一辈的杰出人物,自然是要在这乱世中搅动风云的。可我就是个小老百姓,就想着怎么样领工资,不干活。没有你们那种大志向。”贾诩看了看那个被揩油的侍女,“别说,你这小院不怎么样,你这侍女倒是好看的很。”
这名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日后名动八表的荀攸荀公达,因为董卓提拔士族,荀爽得以以布衣位三公,荀攸也借着光在洛阳小有名气。
日前,荀攸正在和郑泰等人谋划着刺杀董卓。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毕竟天下想杀董卓的人实在太多了。而贾诩的本职工作就是甄别洛阳城里的敌意份子,然后令他们消失。
本来贾诩这人,从来都是铁石心肠,甚至有些狠毒。这也正是董卓选贾诩来做此事的原因。可偏偏那一日贾诩就探查到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刺杀计划,而在一番调查后,锁定了荀攸。
依着贾诩本来的性格,自然是派兵包围剿灭,顺手在把这家的钱财改姓贾。只是贾诩遇到了荀攸,这个乱世之中为数不多和贾诩一样的聪明人。荀攸也知道了贾诩的来意,只是给了贾诩一个建议——文和,多个朋友多条路。
作为一个永远给自己留后路的贾诩,自然就动了心,与其说是面前的荀攸意志相投,不如说是他身后的荀家枝繁叶茂。
要么说荀攸是和贾诩一样的聪明人,还不等贾诩说,荀攸就知道了——所以,是王司徒。
“是。”
“然后,他们告诉了你。”
“我是被迫的,我一点都不想知道。”
“你觉得他们不会放过你。找我来帮你想办法。”
“主要也是看看这位小姐姐。”贾诩看到荀攸胸有成竹的样子,当时又没了正形。
贾诩这才将王允等人的计划说给荀攸,荀攸点了点头,“文和,想必是建议了王允请出李儒。”
“是。”
“可是李儒现在正在去劝降孙坚的路上,以利益来看,孙坚有很大可能投降。这样李儒就成了功臣。”
“是。”
“所以,你找我来是想通过我,借用荀家的势力破坏这次招降行动。”
“是。”
“所以,你早就计划好了,一点也不害怕。”
“是。”
“文和,可知我有一个叔叔。”
“荀彧荀文若。他出手了。”
“是的。”
“那就放心了。”
“我帮你这么大的忙,你也要帮回来哦。”
“放心,上到继承你的家产 ,下到娶你的遗孀,都包在我身上了。”
“如此拜托文和了。”
“只是……算了,还是不说了。”贾诩这人早已把这世间的人心看透,在他看来王允未必是更好的选择,只是他已经在局中,无法再置身事外。
再说回那出关去的李儒,一路上倒了大霉,先是遇到风沙,吹跑了一半礼品,又是遇到强盗,抢跑了另一半礼品。来到孙坚营帐的时候,李儒手里就只剩下一张董卓起草的诏书。孙坚本来就不爽董卓,又有人四处在山东诸将中宣传,说昔有吕布弑丁原,今有孙坚降董卓。就连袁术也听信了这样的传言,将本来调拨的军粮也扣押下来。还阴阳怪气的说什么上将军国之栋梁一人足以。
孙坚自然不能就这么被众人冤枉了,且不说那吕布的名声有多臭,就算是投降也没有这样凭空一纸文书就投了的。虽然这诏书上说封孙坚家每一个男丁为侯,世袭罔替。但孙坚可是昨天才听荀家的人传来消息,董卓又在洛阳杀了一百个侯,说是要过什么百侯节。而且更加关键的是荀家是带着诚意而来,是实实在在的地契,和荀家在荆州暗探的联系方式。
孙坚稍做权衡,董卓之败已经不可逆转了。那么关键就是在下一场战斗中抢到先机,如今荀家将这大好机会送上,孙坚感觉到拿下除了帅一无是处的刘表只是时间问题。当时就狠狠的拒绝了李儒,顺便还打了李儒一顿板子。
李儒灰头土脸的回到洛阳,早有王允在背地里使坏,将那金银财宝都送到了李儒的府门前。这个消息也如愿的被董卓知道,董卓碍于面子,不提此事,只是下意识的疏远了李儒。而王允则毫不客气的一把将李儒拉了过来。
在几番思量之下,董卓最终还是决定自己挂帅,打响了洛阳保卫战。由于董卓麾下事实上已经分裂成了三股势力,董卓、牛辅、王允,牛辅在坐观成败,王允在从中作梗,而孙坚则为了摆脱嫌疑,玩命的进攻。战争的天平迅速倾斜。董卓仓皇出逃,王允紧随其后,牛辅不紧不慢的撤退到孟津。
一向胆小低调的贾诩突然表示,相国先行,我一人断后足以。
董卓对这位贾诩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让自己多遛几遍马冒充人数,一直以来,这家伙好像就是个工资小偷,让他去抓刺客,抓来的都是些小鱼小虾,而且总觉得这人怎么也看不透。据说这人见了貂蝉居然不心动,既然贾诩要留下,董卓自然乐意。而且一起留下的还有最让人放心的徐荣。
贾诩罕见了高调的表示,徐荣就是累赘,只要带领兵马督后,小心来自酸枣方向联军的异动就好,这洛阳城,贾诩一人足以。
董卓也属于那种别人送死,不推一把都不好意思的选手,当时就赞扬了贾诩的英雄主义。
当然贾诩才不要当什么英雄,他留下来的目的,恰恰是要把这潭浑水搅的更浑,贾诩偷偷的将那个传国玉玺留了下来,并且借助荀家的消息网,四处传播,什么观气者见大汉德衰,紫薇星逆行,九鼎不翼而飞,天下无主,传国玉玺飞离大汉皇室,天下有德者居之。
而贾诩这样做,也没有安什么好心,就是想用这传国玉玺来试一试这世道人心。
贾诩将传国玉玺就留在皇宫之中,并且还发放了多份藏宝图。几乎就在这个消息散出去的同时,那些平日里喝酒唱歌的山东诸将突然就有了解民倒悬的觉悟,什么刘岱,桥瑁,进攻起来居然比孙坚还快,据说他们是担心皇帝的安危。
当然所谓天意就是求之不得,众位将军把皇宫翻了个遍,又恨不得把已经被董卓掘过一遍的帝陵再掘一次,却还是两手空空。而一个十岁的小孩子,长得有点特殊,一双碧眼闪啊闪的,摔了一跤就发现了那个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金镶玉。这个碧眼儿就是整个乱世的第三位主人公孙权孙仲谋,后人有诗赞之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一个真实的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