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梨的人,从小生活在美好之中,也在美好之中成长,身旁的乱世的俗气丝毫没有沾染到他。父严母慈,兄友弟恭,家族和睦,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孔融高尚的情操,却也让他错过了了解世间的阴暗和丑陋。
那位得罪了宦官的朋友,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官府来孔家拿人,孔融眼看着哥哥孔褒被带走,最终论了死罪,用他的生命为孔融挡下了这世间的又一次险恶。
从彼时起,孔融就明白了,要拯救这个腐烂到腥臭的大汉,仅仅凭借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影响身边的人,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孔融开始做官,他要在这乱世做些事情。要说作为那个时代几乎是最有名望的人,孔融的仕途还是相当顺畅的,尽管他可能是个一辈子的愤青,怼这苍天,怎被黄天祸乱。怼这大地,怎四面饥民,怼这公卿,怎仍在强取豪夺,甚至怼汉灵帝刘宏,酒池肉林,堪比桀纣。
由于孔融实在是名望太大,而且人品也没得说,也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借口来杀了他。那就只能送他到千里之外。
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擢升孔融为北海太守,又升了官,还有回了家乡。而这道旨意的险恶之处在于——孔融不擅兵,而北海正是黄巾军闹的最凶的地方。说白了,就是董卓实在烦这位孔融,就把他调到最危险的地方借刀杀人。
孔融当然是明白的,自然也是知道自己不擅刀兵的。只是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能够出任一郡太守,便可以护佑一方民众,在这乱世中给他们些许安宁。
孔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将郑玄这样的当地大儒都召集回来,办学授道。
一时之间,北海几乎成为了当年的稷下学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孔融的治理下,很多老人不至于流离失所,很多孩子不至于成为下一顿餐食,可以说,孔融已经将北海治理成了他最初想要的模样。
如果,偏偏就有如果。
那些黄巾军或许可以因为郑玄德高望重而放过,但却不会放过有粮食可吃的北海。在那个年代,有粮食没有武力,就是一种原罪。而孔融治下的北海就是这样的地方。
乱世最先沦丧的一定是人性,强盗拥有着最天然的道理,北海还是被黄巾军渠帅管亥围了起来。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起义,莫过于黄巾起义,这场起义来势凶猛,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其首脑被先后除掉。这到不算奇怪,奇怪的是,此后三十年间,以黄巾军为名的起义时不时就来一下子。
这次这一下子,就来在孔融治下的北海,孔融并非是负遍天下竞风流的曹操,也不是白马长枪公孙瓒,更不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他无法像曹操那样,凭借高超的智谋,以少胜多还将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军”,无法像公孙瓒那样,凭借非凡的勇武,半渡而击将黄巾军一举团灭,更无法像袁绍那样,人多势众还有钱,自己打不过张燕,就雇佣吕布来打。
但孔融有仁义,北海有英雄,英雄定不负仁义。
这位英雄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
话说当时北海已被围困,这位太史慈并非孔融麾下大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孔融确实没有识人之能。不过英雄就是能在危难时刻脱颖而出,太史慈一人一骑就冲出重围。按照孔融事前分析的,能救北海的只有当时还是平原令的刘备。
要说这刘备,虽然日后历经磨难,成长为了一方霸主,开创了绝对是草根逆袭人生。但此时,刘备还是一个接到了孔融的求援信,大呼——北海孔融这么大的名士,居然知道我刘备?
刘备当时就激动的带着自己那点兵马就去了,全然不顾管亥有多少大军,刘备的兵马不多,装备应该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是人家刘备的兄弟厉害啊。关羽张飞二人杀出是何等的气势。
结果就是,我知,我到,我胜利。
管亥的大军就真的被刘备领着拿几百人给打败了。
这时,孔融的短处就又显现出来了,不但没能留住刘备这股强援,甚至连拯救这一切的太史慈都没能留住,中间究竟发生了那些事情,使得太史慈宁可远赴千里之外的扬州为刘繇打工,也不肯留在北海为孔融出力。
而对于刘备来说,孔融还算一位贵人,后来真是这位孔融举荐刘备,才有了刘备去徐州的故事。
而经历了这世间的种种,孔融也看透了,那些四世三公不过是冢中枯骨,过去寄希望于这些大士族提高自己的修养来安定国家,而这些人却是真正的祸根苗。
孔融就亲眼看着这些大士族,如何在这乱世中横行霸道,烧杀抢掠,而他治下的北海也最终淹没在这股士族变军阀的浪潮中。而这个让梨的人,最终又回到了皇帝身边。
虽然官是越做越大,名声是越来越响。但孔融也知道,危险也离他越来越近。
孔融有两个忘年之交,一是狂士祢衡,裸衣骂曹,后被刘表借刀杀人,死于黄祖之手,二是杨修,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之子,天纵英才,据说是死于自作聪明。
而孔融此时已经成为了天下士族的榜样,一个人成为了榜样,而这个榜样并不是当权者曹操所希望看到的榜样,他离死亡也就近了。
孔融还是死了,而曹操给他的罪名是——不孝。
这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罪名,彰显的却是曹操逐渐膨胀的野心,天下不是都以孔融为孝道楷模吗?那曹操就以不孝来治罪。为得就是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士族的心。
时间恰好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同一年。孔融作为北方还在幻想着大汉复兴的士族代表,被曹操赐死。
而孔融之死,对于孔融家族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曹操之狠辣决绝,连孔融未成年的孩子都没有放过,而这个孔融未成年的女儿也留下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名句。
曹操当时或许只是想杀鸡儆猴,只是这个代价是非常巨大的,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曹操的军事集团和他背后的士族门阀的一次决裂。更为重要的是,从此时起,曹操一生最重要的合作者荀彧看到了曹操朕即天下的野心。
曹操几乎在杀死孔融的一瞬间震慑了那些反对者,同时也让他的一些支持者离开。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曹操无法再得到以荀彧为代表的士族的全力支持,使得曹操在之后的各次战争中都小心翼翼,不敢全力出击。
孔融之死,事实上宣告了,起码在曹操这里,士族是不能制定游戏规则的,而这也成为了曹操在之后的十几年内无法发动决定性战役来统一天下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曹操这一刀,当时他是痛快了。也事实上宣布了曹操无法凭借自身的非凡军事才华一统乱世。
一个真实的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