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半天的研讨课,八满才明白了“研讨”的所指。
其实这堂课就是大家拿着各自的复印材料说一下所研究的课题的具体进程,之后老师和其他同学会针对发表内容和复印材料提出一些自己注意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这种研讨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缺点是大家研究的课题都不一样,对别人的研究领域很难有所了解,所以大多数的问题都很难问到点子上。而至于课题下一步应该怎样研究,还要看近藤老师给出的最终意见。研讨课的可怕之处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必须针对发表者的讲话提出问题,没有问题编一个问题也得问!哪怕你是第一次听发表者的讲话,也必须就他的发表内容提出问题来。用近藤老师的话说,提出的问题必须得对发表人的研究有帮助才行,不能问不相干的问题。
今天的发表人是胖林。他研究的是古代的霓蓬诗人模仿茶那诗人写出的汉诗。
什么叫“汉诗”?这是一种与“和歌”相对的文体,和歌用假名写作,汉诗用汉字写作。假名写出来的和歌往往用于表现霓蓬国本土的世事情怀,而汉诗则是要模仿《文选》、《艺文类聚》中的措辞方法,合辙押韵地用汉语写诗。当然,这样煞费苦心地写诗肯定是要“货卖帝王家”的,自娱自乐何必搞得压力满满?客观地讲,古代的霓蓬诗人能用外语写诗,且能引经据典地凑成很多本诸如《怀风藻》《文华秀丽集》这样的诗集来,也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事。
胖林对自己的发表和课题一直都非常引以为傲,因为研究的内容十分高雅,一般人干脆看不懂,所以除了近藤老师也没谁能质疑他什么。当他结束了发言之后,就扶着眼镜看向大家说:
胖林:“大家有问题,欢迎提问。”
近藤老师首先肯定了胖林的努力,道:
近藤老师:“真不错,又做出了这么多的资料来。看出来你用功了。好,现在从金银花开始,大家对胖林的发表进行提问。”
八满对胖林的发表简直是鸭子听雷般的糊涂,他比较来比较去,到底想说什么?八满完全不明白胖林的研究意图在哪里。可不管她听懂了多少,近藤老师都在催促着她赶紧提问。
八满眨眨眼睛,咽了口唾沫,问近藤老师道:
八满:“老师您喝咖啡吗?要不我给您冲杯咖啡?这回不放糖。”
近藤老师嘿嘿地笑道:
近藤老师:“你少来这套!赶紧提问,我等不及了。”
八满见诡计没有得逞,只好来回翻着复印材料,最后她清清嗓子问胖林道:
八满:“刚才林同学的发表很精彩、很值得我学习借鉴。不过,我一个新人,我确实不知道该问点啥。要不,林同学你告诉告诉我,我该研究点啥呗?”
八满的发言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近藤老师也忍不住笑道:
近藤老师:“不带你这么玩儿的。你先提问他的,你的研究课题等下课之后你们再切磋。”
八满见死活都躲不过去这一劫了,只好指着材料上的一句汉诗问道:
八满:“‘天高槎路远。河回桃源深。山中明月夜。自得幽居心。’这个‘桃源’,指的应该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吧。我实话实说,这首诗我没看出好来。从形式上来讲,它确实和陶渊明的归隐风格很像,但如果看精神和内涵,它似乎又没有陶诗那样通透,似乎只是一张精致的画皮。没有精神的诗为什么会被选进皇家诗集呢?霓蓬人对汉诗优劣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似乎和我们茶那人很不一样。这样的诗作在古代的茶那肯定是不入流的……我话说重了,见谅。”
大江歌罢掉头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