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也被称为七月半、祭祖节、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长山村和念村的中元节是有放花灯、焚纸锭的习俗的,每年到这个时候,村里的族长都会给格外重视,早早就做好准备。因为年年都办,所以基本规制都差不多。念村是在岷江周围放河灯,烧纸钱,而长山村因为守着长山,有特殊的祖制,所以历年的规制都会比周边隆重些。
首先要在村里祠堂前的空地上安排有祭坛。
祭坛由数座竹棚组成,共分三座。第一座是主坛,称为“正坛”,也叫“三清坛”,村里会特意请白马寺的僧人在坛中三日三夜不停诵经,以超渡亡魂,告慰长山祖先;第二座是“天地父母棚”,用以供拜天地父母,棚内有各种奉神的灯饰和祭品,村人也会将已故父母的牌位按辈分排好,摆上祭品香烛供奉;第三座为“大士台”,设有一座纸观音化身的青面獠牙“大士像”,用以镇摄鬼魂,以免有为祸的恶鬼或者飘荡的魂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突然出来作乱。同时,还要在棚子两侧以长竹挂起灯笼的幡,作为引路灯,让祖先前来享受贡品。还有一个用蓝色和白色布匹布置的“孤魂台”,用来接引孤魂脱离地狱之苦,据说也会有阴差坐镇,来缉拿逃窜在阳间的冤魂。最後是在空地上点起一个巨大的篝火堆,请镇上知名的神婆来跳驱鬼化邪的舞蹈,从落日最后一丝余晖开始,需要整整跳三晚。而祭祀的人群,祭拜过三棚之后,就会带着贡品和金银纸锭来到篝火前统一焚烧,一边烧还要一边念着所供故去亲人的名字和生辰。而神婆则会绕着人群挥动法器跳舞,寓意驱邪避凶。
那年盂兰盆节,昌黎陪着允生来参加祭拜,允生带着很大的一包纸金锭打算烧给青阳和双喜,发现今年烧纸钱的人比往年尤胜。
因为长山村的盂兰盆节在镇上都是有名的,每年都会有其他村镇的人慕名而来,允生和昌黎便没当回事,一起跟着排队。排了一会,允生就觉得身后慢慢袭来一阵凉气,似一块冰一样的凉气,让他在七月盛暑的天气里生生激出一身倒竖的汗毛。回头一看,原来是昌黎从他身后慢慢贴近,允生知道它蛇身本偏凉,却不想这样的凉,便多看了它两眼。昌黎笑笑,“今天人真多……”
允生一愣,随即点点头,也笑笑回过头去。
允生没有想到,今年的盂兰盆节竟然如此热闹,排了很久的队,人却不见少。可是排着排着他就觉察出了不对劲,总觉得前面烧纸钱的人一直在烧完一个离开一个,也并没有见到什么人插队,可是前面队伍里面的人却没有减少。允生心里默默地开始有了合计,但是他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装作没有发现的样子。
长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