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窑场帮忙的孩子除了张大川,还有二娃。二娃比张大川大两岁,今年十三岁。他爸爸陈铭伦与张大川的父亲一起去拉煤了,所以可以留个孩子在煤窑场帮忙。
同样都是孩子,大两岁的陈二娃却没有张大川的精明和眼力劲。二娃最喜欢的就是偷奸耍滑,能少干就少干。
“喂,大川,正巧现在没事干,咱们到旁边休息一会儿去!”每当一有空闲,陈二娃就这样和张大川说。
“你先去吧,我看看他们有要喝水的没有?我去帮他们舀水去。”张大川说着就向忙碌的大人那边走去。
在大人们闲的时候,看到张大川在旁边,就会教导他说:
“和泥浇水是有讲究的,浇水一定要一次浇透!如果浇二遍水,效果会差很多。”
“洇水不能着急,洇不透影响和泥质量。”
“和泥时不能惜力,和得越匀,做出来的砖坯子越好。”
“大川,给你说下农村四大累:和大泥,甩大匹,抡大坯,打溜须。”
“大爷(大伯的意思),啥是甩大匹和打溜须呀?”遇到不懂的,张大川就会问。
“甩大匹就是染布,打溜须就是溜须拍马。”被问的人解释道。
在当时的环境中,老实巴交的人们对溜须拍马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一不小心,就会拍到马腿上了。
张大川有眼力劲,大人们都喜欢他。也在闲下来的时候顺便教他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和泥最喜欢下雨天和阴天。天公作美,可以事半功倍。因为和泥、踩泥往往需要一整天的功夫。
但是接下来的制坯和晾晒等一系列的工序是绝对不能有阴雨天的。
制坯需要坯母(制坯的模子),坯母有单母、双母、三母和四母之分。
坯母的材料最好的是楸木,其次是槐木。这两种都不易变形。也有用柳木,杨木,甚至泡桐的。
抡大坯也是农村“四累”之一,并且也是一个技术活。
制坯包括:加砂,取泥,摔泥,刮泥 ,扣母,取母共6个步骤。
其中加砂是为了最后取母方便。
取泥需要一次取出稍微多于一个坯母的量,不能太多,太多的话浪费体力;更不能太少了,太少的话二次取泥会形成二皮砖。
“大川,你看,我这个是三个母的坯母。”制坯的人对张大川说。
制好了坯子,用刮尺刮完多余的泥后,上表面就变得平整了。
“扣母要迅速翻转180度,这样才能保证翻转的时候坯子不掉出来。”制坯人继续说道——对于张大川这个懂事好学的孩子,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指点一下。
取母这个步骤需要注意,否则会功亏一篑。
因为坯子是相对较软的,首先要轻轻敲击一下坯母底板面(此时底板面朝上),好让坯母与土坯分离;然后轻轻地缓缓向上抽出坯母,这时不能着急,否则柔软的坯子可能会变形了。
制坯和脱坯最好是微微有云的晴天,但也不是太阳越大越好。因为过大的阳光直射,会使坯子外面与内部水分含量相差太大而裂开。
忙碌的人们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很快整齐的坯子就布满了坯场很大一片区域。
每当看到这些,大家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这些工序和知识,张大川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致都了解了。
而只想偷空玩耍的陈二娃却基本上啥都没学到。
张大川(德尔塔希尔)的传奇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