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帝一无所获,心情十分烦躁的当口,准噶尔却又渐渐不安静起来了。
昔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死后,留有三子。长子多尔札,困是庶出不得立位:次子纳木札因母贵而嗣汗位;幼子策妄达什,为大策零敦多布拥护,纳木札尔的姐夫萨奇伯勒克相助多尔札灭了纳木札尔,遂使多尔札取得汗位,但他的登位遭到准噶尔贵族反对,朝廷为平息准噶尔的乱象,便于当年下安胎太后亲女端淑长公主为多尔札之妻,以示朝廷的安稳之意,多年来,多尔札一直狂妄自傲,耽于酒色,又为防兵变再现,杀了幼弟策妄达什,十分不得人心,准噶尔贵族们忍耐不得,只好转而拥立准噶尔另一亲贵达瓦亲。达瓦亲是巴图尔珲台吉之后,大策零敦多布之孙,趁着准噶尔部人心浮动,趁机率兵绕道入伊犁,趁多尔札不备,将其趋而斩之,抚定部落,自此,达瓦齐自立。
这一来。朝野惊动。
只因准噶尔台吉多尔札乃端淑固伦长公主的夫君,虽然这些年多尔札多有内宠,性格又极为强悍骄傲,夫妻感情淡淡的,并不算十分融洽,甚至公主下嫁多年,连一儿半女也未有出。但毕竟夫妻一场,维系着朝廷与准噶尔的安稳。达瓦齐这一拥兵自立,准噶尔部大乱,准格尔部又是生性好战,野心勃勃的民族,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从来不肯安分俯首,基本上每隔个十几年,几十年就会拥兵叛乱,实在是不安分得很。
现在又来个野心勃勃,得众人拥簇的首领,就更是令人忌惮了。
准噶尔部大乱,端淑长公主也不得不亲笔家书传入宫宫,请求皇帝干预,为夫君平反报仇,平定准噶尔内乱。
然而,端淑长公主的家书才到宫中,准噶尔便传来消息,达瓦齐要求迎娶端淑长公主为下妃,这一言不啻一石激起千层浪,爱新觉罗氏虽然是由关外兴起,兄娶弟媳,子承父妾之事数不胜数。哪怕是刚刚入关初定中原之时,这样的事也屡有发生,当年便有孝庄皇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的流言,便是顺治帝亦娶了弟弟博果尔的遗孀董鄂氏为皇贵妃。
但大清入主中原百年,渐渐为孔孟之道所洗礼,亦要顺应民心,尊崇礼仪。所以顺治之后,再无此等乱伦娶亲之事,连亲贵之中丧夫再嫁之事亦少。而准噶尔为蒙古部落,一向将这些事看得习以为常,所以提出娶再嫁之女也是寻常。
这般棘手的事,皇帝自然每日都在勤政殿与大臣们议政,更抽不得身往后宫半步。
可惜,就算是刘琅嬅记忆中太后尚在,也没能保住这个女儿不受屈辱,名声有暇,何况是端淑长公主身后无任何势力支持的当下呢?
只是,屈居人下,确实是太不把大清看在眼里了
富察琅嬅:皇上,胧月妹妹怎么说都是我大清的固伦长公主,是公主之中难得的身份高贵者,若是任由达瓦齐以下妃之礼娶之,那么以后我大清的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如何守住只能以正妻之位待之的底线?
只有守住正妻之位,继承才能名正言顺。这对皇帝的蒙古布局亦是很重要的一环。
琅嬅也有女儿,她的女儿亦是嫁到蒙古,她的私心不允许她沉默,但道理也是不错的。
成长环境完全不同又是盲婚哑嫁的夫妻二人,是很难发展成为知心伴侣的,何况,又是代表着部落和大清的联盟,朝臣们在朝堂上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难道蒙古人就不会有这样的 想法?
想靠偏爱继承部落无法的情况下,礼法就是他们唯一能钻的空子了。
为什么清朝嫁入蒙古的公主大多无子且早逝?
一个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从规行矩步,处处繁华地紫禁城转而到茫茫草原生活,水土不服总是有的;
一个就是陪嫁包衣嬷嬷们仗着天高皇帝远想着将公主拿捏在手里;
一个便是蒙古首领不愿外族公主生下子嗣,虽然说这个生下来的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但是保不齐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变故,万一这个孩子和母亲更亲近呢,那会不会出现叛族的情况,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可并不排除啊!既然有可能那就要防患于未然,从根源上杜绝这样的隐患,而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与外族公主生育子女,这也是防止其他民族和平演变的做法。
再就是担心日后的内部政治纷争问题,如果到最后继承自己皇位的是土生土长的本族人,可另一方面外族公主也生有孩子的话,哪怕是最后确定了人选,谁能保证这外族公主生的孩子在未来会老老实实辅佐新王,不会有二心,很显然这并不现实,肯定会有矛盾与隔阂,如果处理不当也一定会危及统治,所以干脆就不要让外族和亲的公主生下孩子,这就可避免很多的麻烦。
而对方又有强有力的外援,新王想要处置对方也是轻不得重不得,束手束脚,最后很容易尾大不掉,给新王的统治埋下隐患。
综影视之穿穿不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