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毕加索的名字,我就会想起那幅黑白灰为主打色调的画作《格尔尼卡》,那是一个3岁孩童毕生难忘所经历过的灾难与恶梦,与残酷的战争场景又是那么的吻合。
通常人们对逼真的艺术形象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而对非写实的作品接受与理解上就有一定难度了。这与美术基础审美处于初期的人们初识毕加索的世界名作《格尔尼卡》时的感觉有些雷同。
比如:毕加索的重要代表作《格尔尼卡》,它没有绚丽多姿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对停留在浅层主观感知的观画者来说若想让他们观出美感来有难度。
当我们了解画家创作此画的时代背景时,了解纳粹空袭西班牙古镇格尔尼卡的战争暴行时,就容易对巜格尔尼卡》中所表现的战争气氛,悲惨场景产生共鸣,也就理解画家为何要用沉闷忧郁压抑的黑、白、灰作为全画的主色调了。
而全画中那些显得支离破碎的艺术形象,更加突显了法西斯战争只能对当地人们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与灾难。整个画面无论是失去孩子抱其尸体仰头痛哭的母亲,还是握着断剑尸首异处英勇战斗而倒下直至死不瞑目的战士或张大口极度恐慌惊恐跳楼的人等等夸张变形的艺术形象皆渲染着死神来临的气息。
战争爆发时的残酷画面顿时能使观者如亲临其境,当再深入了解画面中各种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如:五官错位的牛,象征着法西斯;仰首痛苦嘶鸣的马,像征着战乱中的西班牙人民;高悬于顶的灯,像征着向往和平的曙光与希望一一当我们从画面最右方那句毕加索的名言一一"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这句话中就更能理解画家为何将这些艺术形象画得如此夸张与变形几近怪异,甚至找不到一个与真实物象近似的形象了。
但这时观画者不再看重绘画形体的逼真度,而是更加关注绘画战争场景所展现的真实度了。
同时也能理解毕加索对法西斯暴行强烈的情感反应而由此产生的创作冲动,他是在怎样悲愤的状态下停止手头绘画花六周时间,以绘画的语言创作了这一声讨暴行的檄文一一一巜格尔尼卡》
在战争爆发时,毕加索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剑桥艺术史》曾指出:"破碎的形象,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都混合于一体,使《格尔尼卡》成为本世纪少数几幅真正具有大众意义、使用大众语言的大众作品之一。"
1884年,毕加索3岁时,于西班牙马拉加经历了一场地震。那天晚上的尖叫、惊恐、火焰、毁灭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一一爸爸背着他跑出房间,妈妈举着灯照路。那场自然灾害带来的印象,成为他描绘战争灾难的基础。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恰似一幅"冷酷的梦境"。而这些再度证明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那么同理:关于诗歌该怎么去写,怎么去构建才可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或说称得上是诗性的语言大伙该有所领悟了吧!因为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
你可安好我们明天再相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