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开示: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真正的智慧,是要在认知中把存在和认识当作一体来认识,把两边全都认识到,才能见到存在的实相。 心学和科学是人类认知的两极,心学,内达无极;科学,外求无限。两者阴阳统一,相辅相成,皆统一于“道”。
情劫苦啊!陷入其中的人爱不得舍不得,然而你喜欢的,再看一眼还是会喜欢! 然而我们的生命,从万籁俱寂的“静”中来,从了无生息的“无”中来。 从无中生有,从静中萌动。 归根之后,我们又由动转静,由有化无。 心有所求,认幻为真,与理相悖,与道相离,不明因果,往往求而不得。 所谓因缘具足,水到渠成,不求自得。 无欲无求,证悟大道,无得无不得随缘自 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万事万物皆因缘聚。你我相处在同一片天地,喜缘、人缘、福缘、机缘、财缘、善缘,无所不结。无论面对何种境界,不拒不留,顺其自然,这是禅者的态度,也是我们快乐人生的一种精神。
此时的慧可(禅宗二祖)已然了悟! 相传达摩传法与慧可,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内心的开悟,一个是外在的衣钵传承。 关于内心的开悟,有一个安心的公案,也是禅宗的一个著名的公案。 有一次,慧可对达摩祖师说:“师父,我的心一直不得安宁,您能帮我安下心来吗?” 达摩说:“可以,你先把心交给我,我就帮你安。” 慧可愣住了,想了半天说:“心在哪里,我也找不到。” 达摩说:“我帮你安好了。” 慧可从此开悟。
宋儒有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为什么人心惟危,讲普通人的七情六欲,非常危险;道心惟微,要走正道保持无名的境界,非常微细;“惟精惟一”就是要慎独、要精细;惟一就是要专一、要有定力,专一不变,这样才能达到中道。 所以,不管儒家的中道,还是道家的中道,都是不偏不倚,阴阳谐和,阴阳不乱,合乎人心,称之为中道。 佛家、儒家、道家,都是修心。 儒家重在人伦,道家重在天人境界,清净无为,返朴归真,淡泊宁静,减少贪心;佛家由做人到成佛,做人在世间,成佛就要超越世间,成佛就要学菩萨,菩萨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以大智慧不住于世间,以大悲心又要在世间,这个境界很大! 就像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五浊恶世中不随污泥所转。但莲花又不舍污泥,吐出芳香,净化浊土,这就叫大悲,这个精神很了不起,做个菩萨可不简单!
所以“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无所作为,而是什么事都认认真真地做,很负责任地把它做得很圆满,但是心上不染著。
都市小保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