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地点是在一处断崖,尸体是地质公园工作人员早上发现的,发现当时就报了警。
和尸体一起被送回警局的还有坠崖时掉落的随身物品,有身份证学生证以及纸巾。
宋亚轩当天就对这些物品做了化验,并没有在上面发现第二个人的指纹,所以不能确认同行者的身份。
刘耀文:风景真不错啊。
尸体死亡的位置已经用白线画了出来,现在他们三个人只能看到拉起的警戒线和警示牌。
抬头望去,山崖海拔很高,任何人掉下来都会粉身碎骨。
不过刘耀文并不像是来例行公事的,他更像是来欣赏风景的。
这一片并没有人工修建的小道,山路陡峭,黎亦笙走在最前面探路。
灌木丛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山涧两边,山崖下面的路最不好走。
黎亦笙大家仔细搜查,看看有没有遗漏掉的死者的物品。
天气还算凉爽,三个人一人捡了一根木棍去剥开那些灌木丛,一直从中午找到下午,仍然没有什么发现。
刘耀文:要不咱们分头找?
刘耀文认为分头找效率更高,而黎亦笙是在带着目的找东西。
黎亦笙我想找到她的手机。
黎亦笙一个17岁贵族学校的学生,放假怎么可能没有手机呢?
黎亦笙她一定是带着手机来这里的,手机里会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就是不知道手机会掉在哪里。
黎亦笙又看了看这里的地形。
黎亦笙唉,万一掉河里被冲走了,那这个案件办起来就复杂了。
宋亚轩:笙笙,关于这个案件还有几个疑点。
宋亚轩:死者生前和谁打斗过?
宋亚轩:和死者一起到这个公园的同行者是谁?
宋亚轩:报案的是地质公园的工作人员,死亡时间也已经过去了2到3天,同行者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宋亚轩:我认为这个同行者有很大的嫌疑。
刘耀文:有没有这个所谓的“同行者”还说不定呢,你就在给别人定罪了。
刘耀文:在我以往接触的案件中,有些个例属于自身性格孤僻,他们会在固定的时间一个人去固定的地方,这对于他们自身是有意义的。
刘耀文:所以你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认这个所谓的“同行者”。
刘耀文的办案经验是整个警局最丰富的,他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
黎亦笙认为两个人的观点都没错,但问题本身并不在于有没有“同行者”,而在于死者为什么会来这个地方。
刘耀文:就像我说的,有些人认为在特定的时间去特定的地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刘耀文:这是他们的个人认知,不一定会牵扯到其他人。
宋亚轩:但你说了那是个例。
宋亚轩:死者生前与人打斗过,这已经足以证明她和别人有过矛盾,你所谓的个人认知是建立在特殊案例的情况下,而我们现在处理的是一个普通高中生。
宋亚轩有宋亚轩的道理,刘耀文有刘耀文的道理。
每次遇到这种摸不清头脑的案件时,作为法医的宋亚轩倾向于谋杀和他杀,而拥有多年刑侦经验的刘耀文却更倾向于意外和自杀。
这好像是两个人行事风格的规律。
不过那是他们的事,黎亦笙只看证据。
她看着断崖处,脑子里灵光一闪。
黎亦笙或许她手机并没有掉下悬崖。
果然,三个人沿着爬山的阶梯走到山顶时,在一处灌木丛里发现了死者的手机。
TNT:暗迹循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