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采纳张廷玉的建议,在重农这一题目上大做文章,雍正帝下谕各直省督抚,要求所属各州县于每乡选择一两个勤劳俭朴,无过失的老农给以奖赏,以示鼓励。十一天后,再次下谕,明确规定,所选老农授予八品顶戴,而且每年选举一次。他的目的,是希望在农民中树立起“楷模”,以便众人效仿,努力生产,同时也赋予老农督课农民生产的现任,希望起到古代农官的作用。
同时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雍正帝提出了大力推广和奖励垦田,以扩大耕地面积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雍正指出
胤禛(雍正帝):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 各省凡有可垦之地。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员不得勒索,胥吏不得阻挠。
并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早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清政府自雍正二年,致力于宁夏垦荒。二年夏,年羹尧奉命到宁夏察看河渠。同年七月,年羹尧将视察情况上报,指出宁夏水利工程尚无倒坏,虽间有冲决,然修筑甚易,其水利资源可供溉田“不啻万顷”。建议待秋收后水涸之时,由宁夏水利都司查勘修理,得到雍正帝的批准,遂付诸实施。四年浚惠农渠。雍正六年,浚昌润渠,疏流建闸。雍正九年,重修汉延渠、唐渠。
与此同时,清政府积极组织垦荒。六年,雍正帝派单畴书到宁夏,与陕西总督、甘肃巡抚共同商议募农垦荒事,由官府发给牛具、籽种、银两,允许农民将所辟土地永为世业。同时号召宁夏籍的文武官员在原籍尽力开垦。在宁夏地区农业有所发展的情况下,清政府分别于雍正五年、雍正七年新设新渠、宝丰二县。
雍正帝以身作则,采取一系列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希望借此带动起旗人,自食其力,重农务农的风气。
可惜事情每每事与愿违,那些平常游手好闲惯了的旗人,如何肯去种地?
雍正关于由户部拨给那些,无产无业的旗人田地,限期前往耕种的圣旨下达之后,在京师旗人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京城一座酒楼里,一帮子旗人聚在一起,秘密讨论朝廷的新政。
其中一个偏胖的旗人说道
常七:种地,种什么地啊?那地是我们爷们儿该种的吗?说我们不干活?打我太爷爷从龙入关,我爷爷、我阿玛哪一个不是为大清朝,流过血打过仗的呀!我的活,他们早就替我干完啦!叫我去种地,没门儿!
一边说着,还一边抹泪,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应和道
龙套一:常七说得对,常言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旗人每个月,领朝廷那么点粮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很快旁边一人拍案而起,怒喝道
龙套二:哼!是哪个狗/日的,出了这么个,断子绝孙的主意?让我知道了,我非劈了他不可!
屋里众人都纷纷点头赞同。
又有一人站起来摆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说道
龙套三:听说这个主意,是皇上拿定的。
众人闻言惊愕不语。
这时只听门口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
那大:就算是皇上,也不能这么做啊!
众人闻言回头看向来着,却是这帮旗人中间,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人称那大爷,纷纷起身打招呼。
那大叹了一声,缓缓开口
那大:按理说皇上是天是大,我们都是地是小。皇上叫我们怎么样,我们没话说。
说到这里,那大顿了一顿,话锋一转
那大:可是我们旗人领朝廷的俸粮,那是顺治爷手里就定下的。连康熙爷都遵行不移,为什么呀,因为这是祖制。和祖宗比,祖宗是天是大,皇上是地是小!因此,这个主意就算是皇上自己拿定的,那也不对!
众人纷纷附和称是。
龙套二:那大爷到底是八爷、九爷府里的常客,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
龙套三:那大爷,如今这情况,八爷九爷他们,怎么不出来说句话啊?
那大长叹一声
那大:他们也是有苦难言啊!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