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朔说、咪、西、多、拉
甜筒:拉西多
安子皓(女主弟弟)拉拉拉发拉
慕怜瑾(女主):西多拉
张欣妍(总监):你们在唱什么鬼
慕怜瑾(女主):唉!你不知道我们等下要考试吗?
张欣妍(总监):不是吧!
张欣妍(总监):要唱什么歌
慕怜瑾(女主):就是我们刚刚唱的
张欣妍(总监):我记不住
慕怜瑾(女主):好自为之
张欣妍(总监):啊……不要这样吗?
慕怜瑾(女主):曲子书里有
慕怜瑾(女主):快点记曲谱,等下要考
张欣妍(总监):哦
记得周国平先生好像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的吧。
另外,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那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应该是不算太重要得。个人认为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知识。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乐理老师:来啊这节课我们考试
慕怜瑾(女主):好的老师
乐理老师:你们谁先来啊
司空白:老师我先来把
张欣妍(总监):怎么办怜瑾我紧张
慕怜瑾(女主):放轻松
慕怜瑾(女主):一会就考完了
张欣妍(总监):那行吧!
笙歌:太难了,终于快考完了
张欣妍(总监):紧张死了
慕怜瑾(女主):好了你们己经考完了不是吗?
张欣妍(总监):嗯,也是哦
听见蓝山的味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