漻
原皮白*原皮信
漻的意思是:水清而深
我对你的爱轻却深刻
突发思路,好像没什么逻辑。
BE
所有人都认为这场婚姻十分荒谬可笑,包括两个人的挚友,张良和诸葛亮。
李白是当代皇帝最宠幸的皇子,也是太子;而韩信则是圣坛中唯一一位男性“圣女”。
十五岁时,韩信第一次登上圣坛,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祝福的萤火散到圣水中,再把圣水滴向水中,激起微微的涟漪,赐福于大众。火红的长发随风在空中飘飞,薄纱掩盖住俊美的面庞,蔚蓝的眼眸映衬着水华,霓裳盖过他那白皙的皮肤,华丽却不俗气的首饰映着红发,绝然是一个美人。
只一眸,便心动。
祭祀后,李白拦下了韩信,给他一支墨梅。墨梅散发出幽幽清香,韩信一眼看出这就是皇城唯一一棵墨梅树上的。惊讶的看向他,李白毫不犹豫,拉过他的手,在侧脸上给了一个吻,见色起意真的不为过。韩信不禁红了脸,回赠给李白一个香囊后匆匆离开,留下一脸痴笑的李白。
那年,李白才九岁。
待到旧帝退位,新帝登基,李白就不顾所有大臣的抵制,执意取韩信为妻。气得老皇帝大骂“孽子!”
据传,大婚当日,上天祥瑞降临,传说中的神兽徘徊于宫殿上方,停滞于两人手上,成为一段佳话。
可,大婚之后,突如其来的疫病和灾祸,让一切都变得不同了。李白在临死前还在想,要是没有这一场灾难,是不是他和韩信会白头偕老……
终是往日安宁不复,连续几个月的灾疫使李白和大臣们疲惫不堪,也让民众人心惶惶。流言愈传愈广,将矛头指向那场“有逆天道的大婚”。韩信他知道,他都知道。他知道民间说凤凰和白龙是上天的警示,不是上天的祝福;他也知道民间说自己是这场灾祸的根源。他也没有办法,看着每天忙的焦头烂额的李白,韩信叹了一口气,看着手中的医书,轻轻将“慢性毒药”圈了下来,心中早已有了计划。
流言一旦兴起,就难以磨灭。大臣们也开始上奏处死韩信的批文,在朝廷上不断有人向李白恳求处死韩信,而民间的起义军也不断逼近皇城,强烈要求新皇废后并处死。李白阴着脸,婉拒了大臣们的要求,派诸葛军师和赵将军镇压起义军,暂且稳住了叛乱的人民。
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流言到最后就变成了事实。韩信找到了因看到折奏全是赐死他的建议而大发脾气的李白,抱住他,将解药塞到李白手中,毅然决然在折奏上盖了章。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亲吻。
次日午时,韩信被押上刑场。刑场边的人民高声欢呼,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仍是那身霓裳,韩信被绑在石柱上,白皙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痕,望向沉默的李白,朝他轻轻摇了摇头,对着口型:我爱你。
嘀嗒。
诸葛亮感到手上有液体滑过,低头一看,是血。再次抬头看向李白,只见他攥紧到发白的拳头和顺着指缝流下的血。张良显然也注意到了,他和诸葛亮相视一眼,将李白的手强行扒开,止住血。
此时,万箭穿心,血流成注。箭穿过韩信的身躯似乎像是没受到阻力一般,径直穿透,从未减速。李白拦下了想要再下狠手的刽子手们,踉跄的走到韩信身边,解开绳子,抱起韩信,看着他被血染红的脸,只能无奈笑笑。
一旁大臣大惊失色,赶忙拦住李白,道韩信就是瘟疫的来源,陛下不可。李白冷冷的看了他们一眼,大步走过。
张良再见到李白时,李白在不断向墨梅树下的一个石碑上描着什么。走近一看,是“韩信”二字。李白疲惫地抬起头,冲他笑了一下,他说,他怕石头刻了还是会被时间打败,就只能用炭笔多描两下;信信喜欢墨梅,他喜欢这清香,他会闻到的;信信也爱干净,他怕信信嫌弃他自己脏,就帮信信洗了个澡,使用信信最喜欢的墨梅泡的澡……
张良按住李白的肩膀,摇了摇头,问他是不是韩信没了他也不想活下去了,李白点了点头。张良叹了一口气,给了李白一个手环——韩信从小不离身的手环。
颤抖地接过,抚摸着手环上的字,李白终于放声哭了出来。
来日墨梅留清香。
说来也怪,韩信死后第二天,灾疫全消,普天同庆。可本该出面的李白却未曾出现一面。
李白缓缓走上已经荒废许久的圣坛,看向圣坛,恍若当初,二人初见。那圣水仍旧从拿出缓缓流下,但物是人非。
轻轻将手环放入圣水中,李白解下自己的玉佩,也看着它沉入水底,和手环相靠。
圣坛边,是韩信给李白的解药的空瓶。
相约之誓,只余一人。
墨梅仍旧飘香,留在世间,代我赏墨梅清香。
END.
“来日墨梅留清香”的意思就是文章最后一句话。
圣水中两物相靠是象征着两人在一起。
古时候罪人埋葬方式……你懂的。
请求三连!谢谢大佬们!
白信短篇合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